朱蓓麗
【摘要】本文通過舉例的方式闡釋了如何實現(xiàn)培智英語教學的生活化,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根據(jù)智障學生的具體情況,精選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善用生活資源,巧用多種方式,實現(xiàn)培智英語教學過程的生活化;回歸社會,指導智障學生在生活中用英語。
【關鍵詞】培智;英語教學;生活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掌握英語已經(jīng)逐步成為社會公民的一項基本技能。智障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公民的一部分,也有必要掌握基礎的生活英語知識,以更好地提升生活質量。英語教學生活化是將英語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即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精選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并加以適當?shù)恼虾吞釤?,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智障學生從生活中學英語,把英語運用于生活。
一、根據(jù)智障學生的具體情況,精選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智障學生思維遲鈍,認知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在培智英語教學中,應切實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fā),選取與學生自身、家庭、學校、社區(qū)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
1.與學生自身相關的生活內容
學生個人的生活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姓名、性別、年齡、興趣愛好等。在培智英語教學中,可以選取與學生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如My name is Gao Shan. Im a boy. Im twelve. I can draw.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以自我介紹的形式學習相關的詞匯和句型,引導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自然習得語言技能。
2.與家庭相關的生活內容
家庭成員、家具擺設等都是學生非常熟悉且樂于學習的知識。如在學習家庭成員稱呼這一內容時,讓學生把全家福的照片帶到學校,并讓學生向班級同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在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father、mother等有關家庭成員稱呼的詞匯。這樣的教學形式,把課堂和家庭巧妙融合,讓學習和生活自然交匯。
3.與學校相關的生活內容
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場所,在校園環(huán)境布置中,加入相關的生活英語元素。在班級板報中,開辟英語角,把學生課堂上學習的詞匯、句型呈現(xiàn)其中;另外可以在教室、專用教室等地設置雙語化標牌,如Class One Grade Two/Computer Room等;校園標語用中英兩種語言標注,如“Be quiet!”“Save water!”等。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英語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其英語學習的動力。
4.與社區(qū)相關的生活內容
智障學生應積極參與社區(qū)生活,包括去超市、逛公園、看電影等。作為培智學校的英語老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社區(qū)生活中挖掘教學內容。如在教學食物飲料的相關詞匯時,可以滲透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 is it?”“Here you are.”等句型。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運用課堂學習內容,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善用生活資源,巧用多種方式,實現(xiàn)培智英語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的過程就是要把課堂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即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生活化。對于培智學生而言,英語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利用生活資源,巧用多種方式,實現(xiàn)培智英語教學過程的生活化尤為重要。
1.結合智障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英語學習情境
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英語學習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智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成效。如在一堂英語課的教學中,恰逢當天是班中一學生的生日,我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組織教學,指導學生用英語向她表達生日的祝福:“Happy birthday!”并制作賀卡送給過生日的同學,對她說:“Here's a card for you.”班里其他同學也紛紛仿效,贈送了自己準備的禮物“Heres a book/pen/... for you.”沒有死板的講解,師生在共慶生日的真實情境中,自然完成了課堂教學的任務,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根據(jù)智障學生的能力水平,運用實物、圖片等,巧設英語交流情境
智障學生認知水平較低,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在教學有關水果、蔬菜等詞匯時,運用實物或圖片進行教學,發(fā)揮學生的視覺優(yōu)勢,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如在“banana”一詞的教學中,我首先出示了“香蕉”的實物,提問:“這是什么?你們知道用英語該如何表達嗎?”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后續(xù)的詞匯教學也很順利。在學生掌握了對應詞匯后,我繼續(xù)提問:“What's this?”大部分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自然理解了問題的意思,并在反復操練中掌握了會話“A:Whats this?”“B:It's a banana.”縱觀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在老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英語交流情境中,輕松掌握了課堂學習內容,效果良好。
3.引導智障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生活情景進行英語交流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敝钦蠈W生不能自主把課堂學習內容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需要老師的耐心引導。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通過角色扮演,模擬生活情景進行英語交流,成效顯著。如在At the snack bar一課的教學中,讓一學生扮演店員,其余學生扮演顧客,到店選購自己需要的食物,運用會話“A:What would you like?B:I'd like...A:Here you are. B:Thank you.”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智障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課堂在無形中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英語學習不再是單調的詞匯和句型,而是一個個真實的情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回歸社會,指導智障學生在生活中用英語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智障學生很難自主把課堂學習的英語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這就需要老師為其創(chuàng)設機會,幫助他們回歸社會,指導他們在生活中用英語。
1.走出校園,創(chuàng)設英語交流機會
智障學生社交范圍狹窄,生活中運用英語的機會比較少。作為老師,我們應帶領學生走出校園,積極為他們創(chuàng)設英語交流機會。如利用社會實踐的契機,帶領學生走進外資企業(yè),鼓勵學生用英語和外國友人打招呼:Hello!/Hi!/How are you?/Good morning./...并進行簡單的交流:How is the weather?/What do you like?/...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智障學生切身體會到了英語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
2.搭建平臺,展示英語學習成果
智障學生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學校應積極為學生搭建平臺,展示英語學習成果。如在慶元旦活動中,組織學生合唱英語歌曲Happy New Year,在歡快的節(jié)奏中,學生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悅;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英語啟蒙繪本The wheels on the bus,并在藝體節(jié)上表演……通過類似的活動,讓智障學生在生活中用英語,不斷體會成功的喜悅!
培智英語教學生活化是陶行知生活教學理念的具體踐行,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最好體現(xiàn)。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把智障學生有限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課堂教學融為一體,通過學習生活英語知識,必將有效拓寬智障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徐瑩暉,王文嶺. 陶行知論生活教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2]吳慧青. 淺談如何在培智學校開展英語教學[J]. 英語教師, 2013(12):13-15.
[3]吳寧. 培智學校開設生活英語課程的研究[J].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14(1):28-30.
[4]袁建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3(9):99-102.
[5]汪寧梓. 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例談[J].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6(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