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訓龍
【摘要】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素質(zhì)水平關系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建設教研型教師團隊,提升教師能力。研究主要對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中遇到的阻礙進行了分析,重點提出了加快小學教育型教師團隊建設的策略,這樣可以提升小學師資力量,加快教學活動的進行。
【關鍵詞】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阻礙;建設策略
一、引言
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研型教師團隊教師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增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小學教研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教師團隊建設。只有深入剖析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才能加快教研型教師團隊的建設。
二、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中遇到的阻礙
(一)不重視教師團隊建設
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時面臨的重要阻礙為不重視團隊建設,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學校管理人員以及教師自身。學校管理人員在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中投入的精力比較少,很多小學并沒有針對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活動,培訓活動是提升教師能力的重要手段,缺乏培訓使得教師的能力提升緩慢。不僅如此,小學教學環(huán)境相對來說比較差,教師在生活及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學校并沒有及時解決,從而影響了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學校對教師進修工作安排不到位,很多教師沒有參與過進修活動。在教師方面,小學教師的素養(yǎng)有待提升,很多小學教師的學歷水平為???,在業(yè)余時間不重視知識的積累,教研水平提升緩慢。
(二)教學資源不豐富
教學資源是教師團隊建設的重要物質(zhì)基礎,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時缺乏相應的教學資源,制約了教師團隊的建設。計算機多媒體是教學活動開展中常用的設備,這些教學設備的利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積極性?;ヂ?lián)網(wǎng)中存在大量的教學資源,利用計算機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很多小學在發(fā)展過程中教學設備數(shù)量比較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只能采用板書的方式,降低了教學的效果,制約了教師能力的提升。還有的學校在設備購買過程中存在盲目的問題,沒有結合自身情況以及教師需求,造成資金的浪費。當前小學教學活動中課題研究的數(shù)量比較少,教師缺乏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制約了教師教研水平的提升,影響到教師團隊的建設。
(三)課堂利用不充分
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公開課的數(shù)量比較少,公開課是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的重要形式,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做好筆記,沒有其他人員參與到教學中,公開課則是允許其他教師進行旁聽,并做好相應的記錄,發(fā)現(xiàn)教師教學中的特點及不足。公共課數(shù)量少,教師不能發(fā)現(xiàn)自身能力的欠缺之處,教學模式比較固定,不利于教師個人的發(fā)展。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效果評價體系,在進行效果評價時采用的指標為教師的能力提升,評價指標具有單一性,這樣就會對效果評估的結果產(chǎn)生影響,導致結果出現(xiàn)誤差。
三、加快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的策略
(一)加強對教師團隊建設的重視
加快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需要提高重視程度,為教師團隊的建設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學校管理人員需要認識到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的重要性,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在對教師進行培訓時,要從教師的能力水平出發(fā),綜合評估教師的教研能力。培訓中可以邀請教育學者開展相關的講座,增強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在教學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培訓中還可以傳授教師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技能。同時,教師需要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業(yè)余時間進行相關教研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教研技能。教師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探討,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理念。在進行探討時,也可以總結經(jīng)驗教訓,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在建設教研型教師團隊時,需要建立相應的制度,為團隊建設提供制度支持。學校需要開展教師進修工作,對教師的個人能力進行測評,了解教師能力中存在的欠缺之處,在進修時選擇合適的進修方案,提升教師的能力。
(二)豐富教學資源
在進行小學教研型教師隊伍建設時,需要豐富教學資源,購買多媒體設備,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zhì)基礎。設備購買后需要合理地使用設備,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害,同時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對于存在故障的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教師利用計算機可以更好地獲取互聯(lián)網(wǎng)中的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果。在豐富教學資源時,需要了解教師的需求,從教師的需求出發(fā),這樣可以使設備購買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在進行教研型教師隊伍建設時,可以適當?shù)亻_展一些課題研究,教師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課題申報,課題研究時教師之間可以進行合作,明確分工,保證課題的順利完成,提高教師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充分利用教學課堂
最后,在進行小學科研型教師團隊建設時,需要充分利用課堂,課堂是教師工作的主要載體,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增加公開課的比例。開展公開課教學可以使教師更好地做好準備工作,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公開課中旁聽教師需要做好記錄工作,公開課的舉辦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調(diào)整。在建設教研型教師團隊時,要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對團隊建設的效果進行評估。開展評價工作時,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包括教師能力水平提升、資金投入以及教學活動效果,從而確保評估結果的合理性。教師水平顯著提升,教學活動效果突出,說明團隊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反之,則說明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效果評估時,要了解教師的建議,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讓教師參與到效果評估中。
四、總結
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能夠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加快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中面臨的阻礙包括不重視教師團隊建設,教學資源不豐富以及課堂利用不充分,這些問題制約著教研型教師團隊的建設。因此,在進行小學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時,需要加強對教師團隊建設的重視,豐富教學資源和充分利用教學課堂,運用這些策略能夠有效加快小學科研型教師隊伍建設。
任何活動的開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很多阻礙,教研型教師團隊建設也不例外,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及時解決教研型教師隊伍建設中遇到的問題,提升教師團隊建設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新梅.烏魯木齊市中小學教師培訓者團隊建設中問題與對策[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17,26(02):63-66.
[2]唐慶峰,江俊起,檀根甲.教研型農(nóng)業(yè)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現(xiàn)狀分析與建設路徑——以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8):198-200.
[3]崔婷.教學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型教師團隊建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8):19-20.
[4]張麗娜.農(nóng)村微型小學教師團隊建設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5(3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