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人口老齡化,老年患者所獨有的生理及心理特點,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問題非常嚴重。護理人員除了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精湛的護理技術外,還要正確地評估和診斷老年患者的身心特征,加強與老年患者溝通交流,針對其心理特點進行心理護理,消除不良心理反應,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樹立生活的信心。
【關鍵詞】老年患者;變化;心理護理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世界各國面臨著共同問題一一人口老齡化。由于組織器官、生理機能的衰退,老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這就給老年患者的護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針對老年患者所獨有的生理及心理特點,護理人員除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精湛的護理技術外,還要正確地評估老年患者的身心特點,加強和老年患者溝通交流,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通過心理對疾病的能動作用,更好地為恢復患者的健康服務。
1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
1.1穩(wěn)定性差,甚至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
不少老年患者因病程長,受病痛的折磨,情緒不穩(wěn)定,常有悲觀情緒,不愿與人交流,對疾病治療失去信心,有的呈兒童化特點,易激動,喜歡嘮叨,常與人爭論。
1.2敏感猜忌性高
人的價值感和自尊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老年患者自認為資歷較深,經驗足,具有較高的價值成就感,患病后由于順應性降低往往產生嚴重的心理落差和矛盾,情緒包容性下降了,情緒變化大,敏感性變強,以致于對醫(yī)護的要求也比一般人高,總希望醫(yī)護人員像對待自己的親人長輩一樣尊重他、呵護他,稍不順心,就會對醫(yī)護人員產生較強的對立情緒。
1.3孤獨壓抑心理變強
不少患者從忙碌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后一時失去生活目標,加上社會交往明顯減少,又由于因病住院,對周圍的環(huán)境感到陌生,家人因各種原因無法長期陪護,護理人員又不能時刻在身邊照顧,再加上有的患者性格孤僻,缺乏言語交流和心理溝通,又抱病在身,就會產生孤獨寂寞感,易怒、易煩、情緒低落,進而影響了患者的恢復與健康。
1.4焦慮恐懼情緒增大
盡管有些老年患者能夠理解衰老、生病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但一旦患病,尤其病程較長時,患者受病痛折磨再加上生活規(guī)律被打亂,家庭經濟壓力大等因素,會導致精神心理上產生嚴重的緊張焦慮情緒,煩躁不安,進而產生一種消極自我暗示。老年患者若長期處于此種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會導致心理失衡,直接影響治療,不利于身體康復。
1.5消極依賴心理增強
俗話說“老小老小、越老越小”。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認知和適應能力逐漸在變化??赡苁抢夏耆松钊s小,活動相應減少,文化生活匱乏。再者,腦力活動的減少,以及大腦、感覺器官等生理結構的老化導致“認知”功能減退。很多老年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或喪失,不能理性表達自己的需求,逐漸養(yǎng)成了過度依賴的惰性心理,對以往興趣事物表現(xiàn)淡漠,對于自己力所能及的獨立生活信心喪失,心理自私狹隘,依賴心理過于嚴重化,這種心理嚴重影響了患者康復的信心。
2影響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
疾病不僅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亦是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1社會因素
老年人離退休后,從一個忙碌的令人敬重的職業(yè)角色轉變?yōu)橐约彝橹行牡拈e暇角色,領導同事關心的缺失,社會支持減少,經濟收入的降低,社會生活圈子的縮小,這種角色的轉變對很多老年人來說是一次不小的生活和心理的沖擊,使他們更易產生失落感,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結果對生活失去樂趣,易產生恐懼、緊張、憂慮等心理特征。
2.2生理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會自然形成生活自理障礙和認知功能減退,各種老化現(xiàn)象--呈現(xiàn)出來。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乏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交活動減小,運動能力降低。這些現(xiàn)象會讓老年人失去對生活的興趣,從而產生負面的心理影響。
2.3環(huán)境因素
周圍環(huán)境的突然變化,由于家庭結構小型化,由主干型向核心型轉變,空巢家庭和獨居老人逐漸增多,家庭養(yǎng)老功能逐漸減弱,養(yǎng)老模式也發(fā)生變化。這都對老年人身心產生影響,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要關注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要重視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物質與精神養(yǎng)老相結合。這種周圍環(huán)境的突然變化以及對社會和家庭人際關系一時的不適應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三大因素,離退休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時養(yǎng)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常使老年人不知所措。
3對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3.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語言交流技巧是整個醫(yī)患溝通過程中的關健。接受對方,尊重患者是溝通的基礎。醫(yī)護人員在與病人接觸的過程中,要誠懇耐心,認真謹慎,以熟練的專業(yè)能力取得病人的信任與配合。作為醫(yī)護人員要關心老年病人,細心周到,了解他們的需求,抓住他們的心理,適時地抓住機會交談。對于有些對自己所患疾病不了解,又想知道自己預后的病人這一心理,醫(yī)護人員要耐心地給病人講解一些病人能接受的醫(yī)學知識,針對病人所提問題耐心進行回答,拉近醫(yī)患之間的距離,讓病人樹立良好的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些患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會出現(xiàn)憤怒等情緒甚至不配合治療,這時護理人員切忌指責或不滿,應先分析原因,消除誤會,待患者心平氣和后再進行溝通,多做解釋性工作,必要時給予心理支持??傊ㄟ^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護患雙方在感情和心理上相互溝通,促進彼此了解,取得患者信任。
3.2幫助老年患者樹立新興健康觀
老年患者,一方面身受疾病折磨心理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又渴望自己能快速恢復健康,甚至幻想回到中青年時的身體狀況,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樹立合理的健康標準,同時要樹立科學的健康養(yǎng)生觀,積極預防,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適當調節(jié)生活情趣,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消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提高生活質量。
3.3優(yōu)化護理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患者的影響十分明顯。因此護埋人員盡可能在應有的條件下,為患者創(chuàng)造清靜幽雅,溫馨舒適的治療與休養(yǎng)環(huán)境,盡可能使環(huán)境安靜、整潔、舒適、美觀,盡量減少不良環(huán)境對患者的刺激??梢园淹粚哟蔚睦夏昊颊甙仓迷谕徊∈遥屗麄冇泄餐Z言,心靈上容易溝通。利用性格開朗樂觀的病友進行言傳身教,相互交流或相互之間做一些有益的活動,如講故事、說笑話、拉家常、讀書報等,以此來活躍病室的氣氛,使病友之間的良好情緒得到相互感染,促進康復。同時針對老年患者生病期間心理脆弱這一特點,護理人員要告知家屬、親友不要在病人面前提起不愉快的事情,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
3.4善待老年患者的自尊心理,重視老年患者的參與意識和自身價值
由于年齡的增大和身體的疾病,不少老年患者消極情緒比較明顯,對人生的看法悲觀,對事情的評價負面,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發(fā)現(xiàn)老年病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狀況,主動與其溝通,了解其文化程度、工作經歷等,向他們講解老年生活的意義并在肯定他們年輕時的成績和貢獻的情況下,激發(fā)他們的生活信心。
老年人一般具有較深的資歷和閱歷,患病后性格常表現(xiàn)為比較固執(zhí),自尊會變得更加敏感和強烈,希望得到社會、家人、醫(yī)護人員的尊重、贊揚、甚至更多的陪伴,因此護理人員要尊重患者,舉止動作要文雅,言語禮貌,多多贊譽,耐心解答,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千萬不要傷害其自尊心,通過誠摯而富有同情心、說服力的語言進行解釋、安慰、暗示,以消除其不良心理反應,使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樹立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