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蘭,劉單,鄧述愷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一科,四川 瀘州 646000)
選擇環(huán)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劑塞來昔布(Celecoxib,Cele)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痛作用。近年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Cele 對包括肺癌[1]在內(nèi)的多種惡性腫瘤均表現(xiàn)出抗癌活性[2-3],但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是一種多靶點的抗葉酸化療藥物,被推薦用于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4]。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家族是一類重要激酶,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是PI3K 信號通路的核心靶點。 PI3K/AKT 通路廣泛存在真核細胞中,與細胞生長、增殖、分化調(diào)節(jié)密切相關[5]。本實驗擬通過Cele、Pem單藥和聯(lián)合用藥與人肺腺癌A549 細胞共培養(yǎng),研究Cele 與Pem 聯(lián)合對肺癌細胞的增殖、凋亡的影響,并初步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以期為臨床肺癌化療提供實驗依據(jù)。
A549 細胞株(西南醫(yī)科大學中心實驗室),Cele(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em(美國Selleck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CK-8 檢測試劑盒、細胞凋亡及周期檢測試劑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HyClone 改良型RPMI 1640 培養(yǎng)基(北京賽默飛世爾生物化學制品有限公司),BCA 蛋白質(zhì)濃度測定試劑盒(武漢阿斯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兔抗人AKT 一抗及p-AKT 一抗(美國CST 公司),內(nèi)參GAPDH 抗體(英國Abcam 公司),山羊抗兔二抗(南非Aspen 公司),流式細胞儀(美國BD 公司)。
1.2.1 細胞復蘇、培養(yǎng)及傳代 將A549 細胞株培養(yǎng)于RPMI 1640 培養(yǎng)基(含10%胎牛血清)中,置于5%二氧化碳CO2、37℃、恒溫培養(yǎng)箱內(nèi),貼壁生長至85%時用0.25%胰酶消化傳代。
1.2.2 CCK-8 法檢測不同濃度下細胞組增殖抑制率和光密度(OD)值 將A549 細胞接種于96 孔板,溫育24 h,加入Cele(0、5、10、20、40 及80 μmol/L)、Pem(0.0、0.5、1.0、2.0、4.0 及8.0 μmol/L)后繼續(xù)培養(yǎng)48 h,CCK-8 法檢測OD 值,并計算半抑制濃度(IC50)用于后續(xù)實驗的藥物濃度。
1.2.3 CCK-8 法檢測各實驗組細胞增殖抑制率 將A549 細胞接種于96 孔板,分為對照組(加入培養(yǎng)液)和實驗組,實驗組又分為Cele 組(加入IC50濃度的Cele)、Pem 組(加入IC50濃度的Pem)、Cele+Pem組(加入IC50濃度的Cele 和Pem),每組設5 個復孔。37℃5% CO2培養(yǎng)箱中分別培養(yǎng)24、36 和48 h 取出,加入CCK-8 試劑,孵育4 h。酶標儀測量450 nm 波長處的OD 值,計算增殖抑制率。結合前期預實驗,48 h增殖抑制效果最佳,擇其作為后續(xù)藥物實驗干預時間。
1.2.4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 將A549 細胞接種于6 孔板,分組同1.2.3 部分,室溫孵育48 h,收集細胞;加入300 μl Binding Buffer 懸浮細胞;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混勻,避光孵育10 min,再加入5 μl PI,混勻,避光孵育5 min,上機檢測。
1.2.5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周期分布 將A549 細胞接種于6 孔板,分組同1.2.3,室溫孵育48 h,收集細胞,PBS 洗3 次,加入預冷的70%乙醇,4℃固定過夜。收集細胞,PBS 洗滌3 次,加入500 μl RNase/PI 重懸細胞,避光染色20 min,上機檢測。
1.2.6 Western blotting 檢測AKT、p-AKT 蛋白水平 將A549 細胞接種于96 孔培養(yǎng)板,分組同1.2.3,室溫孵育48 h,裂解液裂解細胞后提取總蛋白。BCA 法檢測蛋白濃度,制定標準曲線,計算各組蛋白濃度。凝膠電泳,轉(zhuǎn)膜,5%脫脂牛奶封閉,AKT 及p-AKT 一抗4℃過夜,TBST 洗膜,加二抗,洗膜,ECL 發(fā)光劑顯影,拍照。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兩組比較采用LSD-t檢驗,方差齊性檢測采用Levene 法,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金氏法評價兩藥聯(lián)合的相互關系,計算公式:Q 值= EA+B/(EA+EB-EA×EB)。結果判讀:若Q 值<1,兩藥之間相互拮抗;Q 值=1,兩藥之間作用相加;Q值>1,兩藥之間相互協(xié)同。所有實驗過程均重復3 次。
濃度為5、10、20、40 及80 μmol/L Cele 干預組細胞增殖抑制率分別為(17.300±3.988)%、(39.504± 1.656)%、(47.236±1.895)%、(51.662±5.387)% 和(63.379±1.9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33.341,P=0.000),隨著藥物濃度增加,各組細胞增殖抑制率逐漸上升,但低濃度Cele(5 μmol/L)抑制作用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濃度為0.5、1.0、2.0、4.0 及8.0 μmol/L Pem 干預組細胞生長抑制率分別為(28.976±3.483)%、(46.072±1.249)%、(60.735± 2.892)%、(70.359±3.886)%和(79.545±2.5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30.315,P=0.000),隨著藥物濃度增加,各組細胞增殖抑制率逐漸上升。實驗得知Cele IC50值為30.51 μmol/L,Pem IC50值為1.33 μmol/L。 見圖1。
IC50濃度條件下,各實驗組與對照組作用于A549細 胞24、36 和48 h 對A549 細 胞增殖 抑 制 作用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結果:①不同時間點的細胞增殖抑制率有差異(F=1107.544,P= 0.000);②兩組細胞的增殖抑制率有差異(F=149.865,P=0.000);③兩組的增殖抑制變化趨勢有差異(F= 2291.635,P=0.000)。見表1。
Cele 聯(lián)合Pem 與A549 共培養(yǎng)48h,Q 值為1.001,約等于1,說明Cele 與Pem 聯(lián)合干預體外培養(yǎng)的A549細胞增殖。
圖1 不同濃度Cele 和Pem 作用于A549 細胞 48 h 的增殖抑制率比較 (±s)
作用于A549 細胞48 h 條件下,對照組、Cele 組、Pem 組及Cele+Pem 組細胞凋亡率分別為(2.900± 0.900)%、(10.190±1.778)%、(11.813±0.846)%和 (24.630±0.2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08.388,P=0.000);各實驗組細胞凋亡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有所上升;Cele+Pem 組細胞凋亡率與Cele 組、Pem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ele+Pem 組細胞凋亡率增加;而Cele組細胞凋亡率與Pem 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作用于A549 細胞48 h 條件下,對照組、Cele組、Pem 組及Cele+Pem 組G0/G1 分別為(52.487± 0.267)%、(65.393±0.368)%、(65.577±0.064)% 和(75.143±0.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270.915,P=0.000);與對照組比較,各實驗組G0/G1 細胞比例均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ele+Pem 組細胞G0/G1 細胞比例與Cele 組、Pem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ele+Pem 組增加;而Cele 組G0/G1細胞比例與Pem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圖2。
作用于A549 細胞48 h 條件下,對照組、Cele組、Pem 組及Cele+Pem 組p-AKT/GAPDH 值分別為(0.544±0.033)、(0.267±0.042)、(0.157±0.014)和(0.063±0.021),4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 148.409,P=0.000);對照組、Cele 組、Pem 組 及Cele+Pem 組AKT/GAPDH 值分別為(0.684±0.054)、(0.656±0.025)、(0.673±0.021)和(0.648±0.011),4 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748,P=0.553);與對照組比較,p-AKT/GAPDH 值在Cele 組、Pem 組及Cele+Pem 組均下調(diào)(P<0.05),且Pem 組p-AKT/GAPDH 值低于Cele 組(P<0.05),Cele+Pem 組p-AKT/GAPDH 值與Cele 組和Pem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3~5。
表1 Cele、Pem 單藥和聯(lián)合用藥不同時間條件下對A549 細胞增殖的影響 (±s)
表1 Cele、Pem 單藥和聯(lián)合用藥不同時間條件下對A549 細胞增殖的影響 (±s)
注:1)與對照組比較,P <0.05;2)與Pem 組比較,P <0.05;3)與Pem 組比較,P <0.05;4)與Cele 組比較,P <0.05;5)與24 h 比較,P <0.05
組別24 h 36 h 48 h OD 值 抑制率/% OD 值 抑制率/% OD 值 抑制率/%對照組 0.994±0.013 - 1.038±0.039 - 1.158±0.047 -Cele 組 0.816±0.004 18.311±0.4311)2) 0.701±0.010 32.314±1.0111)2)5) 0.581±0.048 49.743±4.1861)5)Pem 組 0.805±0.007 19.510±0.6781) 0.665±0.015 35.513±1.4741)5) 0.588±0.023 49.192±1.7781)5)Cele+Pem 組 0.724±0.005 26.755±0.5541)3)4) 0.443±0.018 57.098±1.7851)3)4)5) 0.320±0.037 72.370±3.2321)3)4)5)
圖2 各組A549 細胞周期分布情況
圖3 A549 細胞中p-AKT 及AKT 蛋白的表達
圖4 A549 細胞中p-AKT 蛋白的表達 (±s)
圖5 A549 細胞中AKT 蛋白的表達 (±s)
選擇COX-2 抑制劑Cele,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痛作用,近年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Cele 對包括肺癌在內(nèi)的多種惡性腫瘤均表現(xiàn)出抗癌活性[1-3],其可能的機制為:阻斷細胞周期進展,抑制細胞增殖及血管生成,誘導細胞凋亡[6-7];抑制癌細胞浸潤及轉(zhuǎn)移[8-9]相關。KIM 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Cele 能夠觸發(fā)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誘導人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系A549 和H460 細胞凋亡。ZHANG 等[11]分別用Cele 和XIAP-shRNA 單獨或聯(lián)合作用于A549 細胞,發(fā)現(xiàn)各實驗組增殖率均表現(xiàn)出下降,細胞凋亡上升。CAI 等[12]報道,當Cele 作用于體外孵育的A549,G0/G1 期細胞群由41.2%增至60.5%,從而認為Cele 能夠誘導G0/G1 期停滯,影響細胞周期進展,在H1299 細胞株中也得到相似結果。與該結果類似,本實驗結果表明,較高濃度Cele(10、20、40 及80 μmol/L)可抑制A549 細胞的增殖和活力,但低濃度Cele(5 μmol/L)抑制作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與對照組比較,Cele 能夠增加A549 細胞G0/G1 期比例。
某項薈萃分析報道[13],Cele 聯(lián)合化療可以顯著改善晚期NSCLC 治療的總體有效率。本實驗通過使用Cele、Pem 單藥和聯(lián)合作用于體外培養(yǎng)的A549細胞,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Cele、Pem 均呈濃度依賴性抑制A549 細胞增殖,且在IC50濃度條件下,Cele、Pem 呈一定時間依賴性抑制A549 細胞增殖,Cele+Pem 組抑制作用最強;各實驗組A549細胞凋亡率及G0/G1 期細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WU 等[14]分析Pem 與作用于A549 細胞24 及48 h 后細胞周期分布情況,發(fā)現(xiàn)其呈劑量及時間依賴性誘導G1 期阻滯,另有學者報道[15],將PC9 細胞同時暴露于Pem 和吉非替尼將導致明顯G1 阻滯,本實驗結果與之類似。金氏法顯示Cele 聯(lián)合Pem 作用于A549 48 h,Q 值為1.001,說明兩者聯(lián)合對A549 細胞增殖抑制起到相加作用,Cele 能增強Pem 抗腫瘤效應。
真核細胞中廣泛存在PI3K/AKT 信號通路,原癌蛋白AKT 被認為是PI3K 下游中心效應分子,參與細胞生長、增殖、分化的調(diào)節(jié)。PI3K 能夠通過AKT 將細胞分裂信號向下游傳遞,調(diào)控細胞周期蛋白D 表達,通過周期蛋白D1-CDK4-Rb 調(diào)控細胞周期,從而影響細胞增殖[16-18]。此外,p-AKT 能使Bcl-2(抗凋亡蛋白)從聚合體中釋放出來,從而發(fā)揮抗凋亡作用。據(jù)報道,Cele 可抑制前列腺癌PC-3 細胞株中p-AKT 的表達,從而誘導細胞凋亡[19];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放療可以促進A549 細胞中p-AKT 的表達,而與各對照組相比,厄洛替尼+Cele 聯(lián)合放療組p-AKT 表達水平最低,從而認為厄洛替尼聯(lián)合Cele 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 信號通路增強放療的抗腫瘤效果[20]。以上研究提示AKT 可能是Cele 的作用靶點之一。本實驗結果還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Cele+Pem 組p-AKT 蛋白表達下降,而AKT 蛋白表達水平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AKT/p-AKT 至少部分參與了Cele 與Pem聯(lián)合抗腫瘤的過程。
本研究表明,Cele 可增強Pem 抑制人肺腺癌A549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作用,其機制可能與誘導細胞周期G0/G1 期阻滯,抑制PI3K/AKT 通路相關蛋白AKT活性相關。其聯(lián)合應用有望成為治療NSCLC 的有效策略,但尚需進一步體內(nèi)實驗及相關臨床試驗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