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婧
關鍵詞孫小果 輿論監(jiān)督 掃黑除惡
(一)生發(fā)期
對于孫小果案的輿論監(jiān)督報道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12月9日,《云南法制報》刊發(fā)報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孫小果父母訪談錄》文中,孫父孫母對自己兒子所犯的罪行表示了震驚、憤慨和譴責。1998年初,《南方周末》以《昆明在呼喊:鏟除惡霸》為題,曝光了孫小果及其團伙在昆明的惡行。此階段報道圍繞孫小果1997年所犯下的強奸案展開,曝光了孫小果的惡霸行徑,以孫小果個人及其家庭為主要報道對象,未涉及孫小果其他利益鏈條,并未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
(二)高潮期
2019年4月24日,《昆明日報》一條頭版消息,將孫小果再度拉回人們視野。消息稱自中央掃黑除惡第20督導組于4月1日進駐云南省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以來,昆明市打掉了孫小果、涂力軍等一批有影響的涉黑涉惡犯罪團伙,查處了一批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隨后,孫小果案逐漸引起熱議,網(wǎng)民“大石頭”在云南本地社區(qū)網(wǎng)站“彩龍社區(qū)”發(fā)文起底“中國十大惡人榜首”“昆明惡霸”孫小果人生經(jīng)歷及背景,稱其“20年前被判死刑卻沒死”。之后,《澎湃新聞》《新京報》等多家媒體開始對孫小果案進行跟蹤報道。《澎湃新聞》從多個渠道證實孫小果確為1998年就己被判處死刑的昆明黑惡勢力典型代表以及調查了孫小果獄中減刑的原因是因為通過發(fā)明一項名為“聯(lián)動鎖緊式防盜窖井蓋”的專利獲得減刑,該專利材料由其母親提供。《新京報》對于孫小果案的報道主要分為幾方面:
一是在孫小果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之初,對孫小果的20年間案情脈絡以及個人情況進行梳理,幫助公眾快速了解孫小果案的來龍去脈。
二是對孫小果案在司法進程上的發(fā)展和推動進行跟蹤報道,涉及其從中央督導組發(fā)聲.昆明掃黑辦著手調查案情.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督辦全過程,還包括對孫小果案再審過程階段性成果的展示。
三是就孫小果案中疑點專利減刑方面進行拷問。
四是對孫小果案在司法程序、公平正義、反腐倡廉方面的啟示與反思。
隨著報道的不斷深入,孫小果案情細節(jié)逐漸被披露,背后利益鏈條逐漸展開。孫小果母親、繼父曾參與孫小果減刑運作環(huán)節(jié),其生父與案件并無關聯(lián);通過對其減刑未被收監(jiān)過程詳細調查后,孫小果案又牽出眾多云南政法系統(tǒng)人員。孫小果案被查涉案公職人員、重要關系人增至20人。孫小果案引起全國廣泛關注,被全國掃黑辦列為重點案件,實行掛牌督辦。
孫小果案的相關輿論也隨著案件的不斷進展達到了高潮期。網(wǎng)民的相關輿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認為孫小果之前案情的“從輕處理”與其家庭密切相關。
二是希望要嚴查孫小果背后勢力。
三是疑惑孫小果此次是否能夠真正得到懲罰。
四是對于法律作用的討論。
五是認為孫小果不是個案,關心以孫小果為代表的其他黑惡勢力是否會得到處理。
(三)追問期
孫小果案啟動再審期間,輿論監(jiān)督聲音一直伴隨始終。在相關人員被查處后,《新華社》《光明網(wǎng)》等多家媒體發(fā)文指出應深刻思考孫小果20多年間未被繩之以法的關鍵所在,徹查背后利益鏈條,不要亂扣帽子,真正鏟除造就孫小果的腐敗土壤。同時相關報道開始反思我國司法體系監(jiān)督機制以及體制漏洞。通過孫小果案重新審視司法程序設計中的關鍵節(jié)點,及時發(fā)現(xiàn)瑕疵予以更正補充,促進對我國司法程序的又一次完善。在促進孫小果案的意義由個體擴展到整體司法程序上,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一)回應民眾關切,追問事實真相
以孫小果為典型的黑惡勢力一直是云南當?shù)厝嗣駜刃牡碾[疾,2019年4月24日,《昆明日報》一條頭版消息,將孫小果再度拉回人們視野。2019年5月16日,《南方周末》再度發(fā)文詳細追問孫小果背后隱情。新京報發(fā)表文章《查清孫小果“發(fā)明專利減刑”,仍有正義價值》表示“時間不能抹去正義的瑕疵。究竟是什么讓昔日的‘昆明惡霸,逃避法律的嚴厲制裁,化身為現(xiàn)在的涉黑涉惡犯罪團伙頭目,理應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新京報信公眾號“剝洋蔥”發(fā)布追蹤文章表示小果多次服刑、減刑經(jīng)歷存在“疑點”,通過公開渠道無法檢索到其判決及改判、減刑、出獄文書。這一起龐大的涉黑“保護傘”利益鏈條潛伏多年,終在媒體的一次次追問下逐漸浮出水面,得到政府及全社會的關注。關于孫小果案的輿論監(jiān)督報道促成了孫小果案的再審,為我國掃黑除惡專項整治活動的貫徹實施提供了典型案例。
孫小果案是一次輿論監(jiān)督與國家機關有機配合的嘗試。在孫小果案上,云南當?shù)孛襟w與《南方周末》曾多次對其進行報道,曝光其在昆明的惡霸行為以及其背后利益鏈條。地理上的接近性賦予了媒體報道的一些顯著優(yōu)勢。
一方面媒體更加熟知當?shù)厍闆r,更容易獲得較多的一手材料與新聞源,同時在與當?shù)厮痉ㄐ姓C關的采訪交涉上也更加親近便利。
另一方面有別于國家掃黑除惡工作小組的政治身份,作為媒體的非政府身份增強了身份上的貼近性,有利于獲得更多隱秘信息,避免引起社會動蕩與不安。
正是一篇篇有力的報道,一次次記者深入虎穴的勇敢嘗試,使得孫小果案被廣泛關注,逍遙法外多年的惡霸最終被繩之以法,背后的利益鏈條被公之于眾。孫小果案的輿論監(jiān)督報道是民心所向,回應了社會關切,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為國家掃黑除惡專項工作添磚加瓦,彰顯著法治精神與法治力量。
(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引導示范警示公眾
對孫小果“保護傘”查處的相關報道,不僅向公眾彰顯了我國掃黑除惡工作的決心與成果,同時也對公眾起到了教育和警示作用。新聞輿論監(jiān)督不似法律規(guī)制手段,不具有直接強制性。但是由于新聞報道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的特點,其所具有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間接起到了社會規(guī)范和輿論制約作用。經(jīng)媒體監(jiān)督報道的事物,往往具備某種威懾力與社會壓力。媒體輿論監(jiān)督以軟性力量與軟性手段將法治精神與道德理念內化于公眾內心,潛移默化的引導公眾行為。輿論監(jiān)督與法律行政規(guī)制,一軟一硬,相互照應,既在日常的新聞傳播活動中引導公眾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又可發(fā)揮強制懲罰示范效果,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
孫小果作為當?shù)厣婧谏鎼悍缸飯F伙典型,通過對該案的媒體監(jiān)督報道,不僅彰顯了我國掃黑除惡工作的成果與決心,也對黑惡勢力產(chǎn)生了震懾,對司法部門的日常執(zhí)法和公眾的日常規(guī)范敲響了警鐘。報道中對于孫小果背后“保護傘”利益鏈條的深挖徹查,安撫了云南當?shù)厝罕姷男?,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團結。這也是輿論監(jiān)督報道獨具的正面示范意義。
(三)防范抵制貪污腐敗,提高政府行政水平
輿論監(jiān)督是公民行使參政議政權力的窗口,媒體有權要求政府機構進行政務公開,有權要求相關權力機關回應公眾問詢。輿論監(jiān)督具有公共性和公開性,其所具有的社會輿論壓力促使國家公權力機關努力維護自身形象、避免司法行政過程中的問題、自糾不正之風,提高國家公權力機關的行政管理水平。
孫小果案查清后,光明網(wǎng)發(fā)表評論員文章:《孫小果聶被抓了,可人們?yōu)楹芜€是怕》,文中提到“如果在當下這種力度的行動中,在眾多縱容、庇護、開脫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腐敗官員已經(jīng)被曝光處置之后,原來圍繞孫小果案的一筆糊涂賬依然是現(xiàn)在的糊涂賬一筆,那么,成就孫小果以往人生軌跡的環(huán)境,就肯定還會在避過此時的浪頭之后時不時地產(chǎn)生出孫小果、孫大果甚或孫碩果。而這,正是人們所憂和所怕?!敝赋鰧O小果案并非個例,案情查清后更應關注其對于社會和司法公正的指導意義。因此,相關部門應繼續(xù)加大對黑惡勢力的打擊力度,大力彰顯專項斗爭及其督導工作的鮮明態(tài)度:不管涉及到什么人,堅決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孫小果案是媒體輿論監(jiān)督激濁揚清的結果。在我國依法治國的進程中,總有一些蛇蟲鼠蟻肆意作亂擾亂社會安定正義。他們踐踏司法公正,權力尋租、收受賄賂等違法違紀行為,在公眾中造成不良影響,損害司法的公信力。此次對于孫小果及其相關涉案人員的查處,肅清了司法體制中的不良分子,重新審視司法程序設計中的關鍵節(jié)點,及時發(fā)現(xiàn)瑕疵予以更正補充,這也是對我國司法程序的又一次完善。我國的新聞媒體應永葆戰(zhàn)斗性,敢于與惡勢力作斗爭。我國的新聞事業(yè)是人民的,是為人民服務的。輿論監(jiān)督作為公民行使知情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的窗口,應正本清源、激濁揚清,以輿論的力量鼓舞人、引導人、示范人。媒體輿論監(jiān)督步伐一直在路上,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