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雪
摘 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對公民政治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迫在眉睫,特別是中學生。中學生作為公民的組成部分,正處于政治參與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這個時期的中學生來講,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文中通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來提出相應的對策,使學生從心理上重視政治參與并積極參與到政治生活中。
關鍵詞 中學生 政治參與意識培養(yǎng)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作為社會生活中一種基本的政治角色,承載著一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關系,其政治參與能力決定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景。中學階段正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點,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培養(yǎng)他們的政治參與意識并將其外化于行,讓他們成為我國未來的接班人,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1 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講,“政治參與是普通公民通過合法手段影響政府制定政策的一種行為?!钡紤]到中學生具有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特點,其政治參與的內容主要有學習基礎的政治知識、關注國家的社會問題、參加學生會和班干部的競選、就某一問題向相關領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等。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意識從本質上說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币虼?,政治參與意識是公民進行政治參與的需求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由于意識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參與意識能使人們的參與行動變得積極、自覺,所以政治參與意識引導著人們實際的參與行為。但從意識到行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為其提供主要渠道、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提供動力支撐。
1.1 培養(yǎng)中學生參與意識的主要渠道
目前,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為基礎,結合中學生發(fā)展的特殊性,引導他們向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方向發(fā)展。它具體表現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
首先,思想上的教育提升中學生的整體素質。其內容主要是關于世界觀、人生觀以及思想觀念的教育,以此來豐富他們的政治常識,引導他們運用辯證法去分析、解決各種現實問題,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其次,政治方面的教育使中學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觀。其內容主要是以國家政治為核心的知識、價值觀的教育。這樣有助于豐富他們的基礎知識,端正他們對待社會問題的態(tài)度,形成一定的參與意愿。最后,道德層面的教育提高中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它主要是為了使公民將社會責任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對其實施具有針對性的道德影響。這樣有助于他們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以致于將政治參與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1.2 創(chuàng)造中學生參與意識養(yǎng)成的主客觀條件
中學生的參與行為受到許多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它的實現需要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需要學校為其提供一些參與機會;另一方面,“任何政治行為都是在某種心理動機的驅使下逐步展開的?!边@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
首先,它為中學生參與意識的養(yǎng)成創(chuàng)造了公平的氛圍。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具有組織性、條理性,它可以給學生提供相對公平的參與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在參與方面的情感。其次,它為中學生參與意識的養(yǎng)成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主觀條件。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針對性,可抓住中學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易變的特殊性,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政治心理??傊?,良好的參與環(huán)境和一定的心理基礎是參與意識養(yǎng)成的必然要求,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為其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主客觀條件。
1.3 提供中學生參與意識養(yǎng)成的動力支持
隨著中學生身心的成長,獨立思考能力的加強,他們已到達社會化的關鍵時刻。一個人的“三觀”包括公民的參與意識都是在中學階段形成的。
首先,它可以使中學生在心態(tài)上改變對參與的認識。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他們從思想上改變對參與的看法,由被動變主動,從而自覺地融入、參與社會。其次,它可以使中學生在行為上由消極變積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定的參與意識,對自身的權責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以致于他們可以按要求自覺地踐行權責??傊?,中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從心理上改變對政治參與的看法,形成較為正確的政治態(tài)度和情感,具備思考政治問題的能力,為中學生參與意識的養(yǎng)成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撐。
2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導致中學生政治參與不盡如人意的原因有許多,文中主要通過分析中學生的參與現狀來找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參與意識培養(yǎng)方面所產生的問題。
2.1 教學內容與學生參與實踐相脫節(jié)
這主要表現為一些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熟知進行參與的相關知識并形成一定的意識,但存在參與意識和參與行為不同步的現象。數據分析顯示(表1): 46.8%的中學生在參與政治活動問題上屬于主動參與型,37.2%的學生屬于被動參與型,16%的學生無所謂。上述的調查表明,一些中學生說政治的較多,而實際采取行動的較少。
2.2 灌輸式教育與學生政治主體性不和諧
雖然當今教育追求素質教育,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應試教育,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一些老師仍秉持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有52.8%的學生認為他們的上課過程是老師從頭講到尾。有55.2%的學生接受的是老師現成的觀點,而不是從老師講述的事例中學會自己思考和判斷(表2)。這些都足以導致課堂中學生政治主體性的缺失。
2.3 學生政治認知度較低
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講,政治認知是“政治主體對于政治生活中各種政治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彼钦螀⑴c意識形成的雛形。由于中學生身心發(fā)展思維特殊,對政治問題的認識比較表面,所以中學生的政治認知具體表現為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對社會重大熱點問題的認識。數據分析顯示(表3),中學生已了解一部分政治知識,但對某些重大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入,存在一定的偏差。
2.4 學生政治參與意識淡薄
中學生的參與意識是中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的關于參與的觀點,具體表現為對參與的了解、參與的意愿以及心理活動。數據分析顯示(表4),在是否會關注兩會的問題上,44.6%的學生非常關注兩會,一大半的學生不關注;在公民權利和義務問題上,多一半的學生則不清楚。這充分顯示出當前中學生在這方面動機不明顯,意識頗為淡薄。
2.5 學生未能自覺進行參與行為
由于中學生年齡的特殊性,中學生進行的政治參與具體體現為校園式的參與活動,有班干部選舉、學生會選舉等。數據分析顯示(表5),在選舉班干部遇到不公平現象怎么做的問題上, 30%的學生會主動向有關人員反映不公平現象。同時,在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了一個現象:很多中學生心理上愿意參與學生干部的競選,但一到上臺發(fā)表競選演講就有一大批人放棄了。這表明中學生的政治認知和參與意識未能真正落實到實際行動。
3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培養(yǎng)方面的對策
實際上,很多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參與意識培養(yǎng)的效果不顯著。其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對策不能在實踐中得到論證。而文中通過對潢川中學回收問卷的數據分析且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培養(yǎng)中學生參與意識的對策。
3.1 積極進行心理疏導
中學生心理的獨特性以及對自身認知不足等情況致使中學生參與心理不健全。因此,學校必須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學生的指導作用,對他們進行心理引導。首先,對于學校來說,應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部,邀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來調整中學生消極、歪曲的政治心理,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其次,采取形式多樣且生動的方式來克服中學生參與的心理障礙,調整他們的消極政治心理,來培養(yǎng)他們積極健康的參與心理??傊?,充分利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是學生擁有健康政治心理的重要方式。
3.2 積極轉變教學方式
傳統教育上我們對學生的參與教育過于強調認知教育,使他們產生了一些抵觸情緒和與己無關的歪曲心理。這足以說明情感因素在其中發(fā)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首先,我們要求教師用情感授課,用自己的情感變化來改變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使其能夠以飽滿的狀態(tài)參與課堂。其次,要求教師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用不同方法。在講解政治參與時,采用參觀法來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政治參與,用討論法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進行政治參與,用探究法指導學生積極進行政治參與??傊處煈獜膶W生的情感出發(fā)轉變教學方式,做到以教師的情帶動學生的情。
3.3 努力提升中學生的政治認知度
“在政治認知過程中,人們不僅會收獲很多基礎知識,也會具備一定的認同意識。這些是公民從事政治活動的基礎?!币虼艘μ岣咧袑W生認知度。首先,教師要抓住重點,通過政治課向學生系統傳授相關知識,使他們在思想上接受并逐步內化為正確的立場和觀點。其次,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生“內化”時出現的問題,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到有的放矢??傊?,對于提升中學生的政治認知度需師生共同努力,各司其職,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學生要從自身發(fā)現問題,并與教師進行溝通。
3.4 努力培養(yǎng)中學生的政治興趣
對待政治的態(tài)度,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參與意識的表現,中學生也包含在內。所以必須要培養(yǎng)他們對政治的興趣。首先,學校應結合學生的興趣,利用主題班會、紀念日活動等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興趣,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其次,中學生應多看新聞、政治性較強的節(jié)目,像焦點訪談等節(jié)目來培養(yǎng)自己的政治興趣,以致于他們可以形成對某些政治知識的一種自覺或不自覺的心理反應??傊?,在培養(yǎng)中學生政治興趣方面學校要多途徑、多角度、多樣化地開展工作;學生要善動腦、勤觀察、多方面培養(yǎng)自己的政治興趣。
3.5 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參與活動
意識和能力的養(yǎng)成靠得就是實踐,所以要使中學生具備一定的參與意識要通過實踐來實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首先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組織同學們進行民主選舉班干部、學生會等,讓其體驗到參與的樂趣。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調查自己所在社區(qū)民主管理的形式并邀請同學們來分享調查結果。這樣不僅能縮短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也能有效的將他們的政治認知外化為政治行為??傊枷胝谓逃貜膶W生的主導性出發(fā),強調內容與社會生活相聯系,鼓勵他們自覺參與學校和社區(qū)的實踐活動。
心理學調查顯示,中學是一個人政治人格形成的重要節(jié)點。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如何,決定著中學生政治人格的形成,也決定著中學生將來能否有效地進行政治參與。相比其他影響因素,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條理性、針對性,是影響中學生形成參與意識的主要方面。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筆者會更加深入中學課堂以及學生生活當中,從更微觀的角度提出具有針對性、多樣化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 劉吉發(fā).政治學新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2] 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 陳先達,楊耕.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4] 代丹丹,陳帥男.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政治參與意識研究[J].政治論壇,2014(6).
[5] 林曉潔.初中生政治參與意識的現狀及成因分析[J].科技資訊,2013(36).
[6] 張佳.山西理工類大學生政治參與意識探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