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顏鳳儀
“桃源”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正是取之于元末兵部侍郎戴敬本“問津桃花何處去,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名聯(lián)。桃源處在在水鄉(xiāng)澤國吳江的最南邊,婉約而寧靜,像一位溫柔似水的女子。這里,是一方充滿吳越傳奇的風水寶地,是一座具有千年釀酒傳統(tǒng)的江南古鎮(zhèn),是一處林海茫茫、原始生態(tài)的世外桃源,是一個擁有眾多燦爛歷史的旅游景點。徜徉桃源,品味桃源,美不可言。
桃源這個水鄉(xiāng)森林小鎮(zhèn),四面環(huán)水,水陸交融,森林茂密,擁有幽深靜謐的原生態(tài)和純自然森林景觀。讀小學時,每次都是爺爺騎車帶我上下學,當爺爺?shù)哪ν熊囻側肓珠g小道時,我總會抬頭仰望,看到道路兩邊樹木高處的枝丫緊湊在一起,像極了一條綠色的隧道。陽光從樹葉縫隙中傾瀉下來,形成一個個小巧玲瓏的光斑,投影在爺爺?shù)暮蟊成?。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頭頂?shù)摹熬G色隧道”驟然變成一條剛剛在河邊浣洗過的輕柔透亮的綠色絲帶,飄動著向遠處逍遙而去,恍如一副卷中美境?!熬G色隧道”的盡頭是一家年代久遠的黃酒廠。相比較如今擁有好幾幢廠房的氣派樣貌,童年時期的酒廠狹小破舊,連大門都沒有,只有一幢低矮的平房和幾排依墻而堆的酒罐子,曾經(jīng)酒廠的模樣已經(jīng)在腦海里模糊,唯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酒廠飄散出來的陣陣醇厚的酒香。
當時桃源的村莊大多掩映在樹林中,只露出一個個黛色的屋頂,高低錯落,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一望無際的綠色森林,密密麻麻、層巒疊嶂,擋住了塵囂和噪音,只給村莊留下了恬靜和純樸。白天人們在院子里納涼休息、在河岸邊洗衣摘菜、在田地里翻土播種、在村頭談天說地,如同一幅舊時的江南水鄉(xiāng)圖,《桃花源記》中說的“怡然自得”的生活便是在這兒了吧。到了晚上,天空被墨汁染上黑色,這里沒有其他村莊的千家燈,萬家火,只剩下點點星光閃爍著深邃的眸子掛在夜幕中,整個村莊仿佛也陶醉在這靜謐的夜色中,安穩(wěn)地做起了今晚的美夢。
那時候的桃源保留著很多年代久遠的古橋,在我小學前就有一座由兩塊巨大的石板搭建的古橋,古橋橫臥在河道兩岸,散發(fā)出一種古老的韻味。橋面黃中泛褐,寬闊又低矮的臺階已經(jīng)被百年的風雨所侵蝕,變得坑洼不平,臺階縫隙里野蠻生長著幾簇雜草。駐足橋面,俯瞰河岸,河兩岸風光盡收眼底,樹木蔥蘢、芳草鮮美、彩蝶飛舞,令人醉心不已。曾經(jīng)的居民在古橋下浣洗衣物,或在橋面上晾曬菜干和稻草,或在橋頭臺階上撒下捕魚網(wǎng),或隔著古橋喊話河對面的居民……古橋成為桃源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以悠然的姿態(tài)帶給桃源人民一段令人回味的如流往事。
之后的我求學于外地,很少回過桃源。當我再次徜徉桃源時,發(fā)現(xiàn)如今的桃源少了兒時的質(zhì)樸,多了一份雅致。近幾年來,桃源的村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著統(tǒng)一的粉墻黛瓦、統(tǒng)一菜圃籬笆、統(tǒng)一的屋前路燈,白色圍墻上都畫著一幅幅明麗動人的壁畫。村民們陸續(xù)賣掉了種植在自家周圍的樟樹,改種了蔬菜、水果和花草。當夜幕降臨時,燈火灑庭院,天上星、院中花、天地一色,交相輝映,恍如夢境。
桃源依托獨天得厚的環(huán)境特色,也不斷創(chuàng)新文化旅游。兒時景區(qū)邊上三兩散落的民房都裝修成了民宿,掛起了富有特色的招牌。集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民宿,游客絡繹不絕。飛檐流角的亭子、千姿百態(tài)的假山、倒影青松的池沼把民宿點綴成了一個縮小版的園林。在民宿中,聞花香沐浴陽光,看池中錦鯉遨游,煩惱也隨清風飄然世外。桃源人民大多會選擇在裝修富有自然氣息,菜品鮮美的景區(qū)農(nóng)家飯館舉辦喜宴,飯后和親朋好友一起賞景區(qū)美景、聊景點歷史典故,享受這難得的一份閑趣。
如今桃源經(jīng)歷了許多巨變,道路整改、店面整修、橋梁重建、房屋拆遷、各種新景點的建設等,唯一不變的還是滿眼的綠色,把桃源裝點成一顆綠色的明珠,散發(fā)著醉心迷人的獨特魅力。若你在遠離鎮(zhèn)中心的地帶,深呼吸一口,依舊會感到空氣清透,仿佛置身天然氧吧一樣。吐納間,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暢,仿佛整個心脾都被浸潤著、滋養(yǎng)著。童年時期的“綠色隧道”不僅還在,而且樹木更加高大更加茂密了,就連陽光也透不過層疊的樹葉,成為了一條名副其實的“綠色隧道”。
桃源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燦爛的小鎮(zhèn),擁有許多可游玩的地點。以下桃源的七大看點,定會讓你重新認識這個原生態(tài)的、飄逸著濃烈歷史文化氣息的世外桃源。
一、九里橋香樟園——滿園綠意盎然
九里橋香樟園作為一個開放式的植物園,園內(nèi)枝繁葉茂的香樟樹鱗次櫛比,走在園內(nèi)小路上,兩邊是茂密的樟樹,低垂的樹枝,在肩頭綻開一片片綠意。人工河穩(wěn)靜如初,泛著柔柔的微光,看不到一絲波瀾。是桃源人民夏天避暑的絕佳去處。
二、蘇南酒文化館——傳承桃源最古老釀酒手藝
桃源作為聞名遐邇的“黃酒之鄉(xiāng)”,釀酒歷史已有兩千年五百多年。經(jīng)過勤勞的桃源人的傳承,千年古釀得以歷久彌香,并且涌現(xiàn)出大批知名的黃酒品牌。多數(shù)游客來桃源只為嘗上一口最純正的吳宮老酒。“蘇南酒文化館”作為蘇派黃酒的主要原產(chǎn)地,游客們可以一睹十幾道人工釀酒工序的最古老的釀酒方法。
三、林海天地——千年歷史的生態(tài)美景
位于桃源鎮(zhèn)東側的林海天池又名荒天池,是掩藏在林海深處的一座流傳千年的原生態(tài)島嶼,這里曾是吳王夫差停靠和隱蔽戰(zhàn)船的地方,也是明代開國大將常遇春訓練水軍之地。景區(qū)河濱密布,河道迂回曲折,林海深深,幽靜沉穩(wěn),給人一種寧靜平和的氣息,一種超凡脫俗的愜意。
四、銅羅楓河橋古街——上世紀的市井風情
桃源鎮(zhèn)銅羅社區(qū)的楓河橋古街,是桃源最原汁原味的生活街道,這里廊棚古樸、弄堂幽深、白墻黛瓦。楓河橋古街沒有像烏鎮(zhèn)東、西柵古街后期人為雕飾過的痕跡,這里的房屋建筑雖已破舊,但仍保持著原生態(tài)的風貌,透露著歲月沉淀下的古樸和深沉。置身于此,恍如拋開城市喧囂,穿越時光來到上世紀二十年代。
五、阿六紅燒羊肉——聞名蘇杭的美食
到桃源,嘗紅燒羊肉這道美食是必須的。桃源的紅燒羊肉始于清代,當年乾隆下江南,乘舟路過桃源,聞到香濃的羊湯,食欲大開,停船嘗食,贊不絕口。從此桃源的羊肉便出了名,蘇杭地區(qū)也將桃源羊肉作為飯桌上的必備菜肴。阿六紅燒羊肉作為桃源羊肉的代表性名稱,已經(jīng)遍布吳江各鄉(xiāng)鎮(zhèn)。
六、普慈寺——著名文化旅游景點
普慈寺原名水北寺,歷經(jīng)宋、元、明、清,至今已有880年的歷史。普慈寺中汾陽王廟的汾陽王被桃源人民視為保護神,奉之極虔。每逢汾陽王神誕,鄉(xiāng)人總要獻戲慶賀,每年獻演戲劇有幾十場,前來觀賞者眾多。普慈寺香火終年不斷,縷縷青煙,承載了眾多善男信女的希望。
位于銅羅社區(qū)人民街上的汪宅,建于民國初期。臨河而立的宅子,高低錯落,共有六進。第一進臨水,建有一座河埠,第二進和第一進之間為街道,第二進至第五進里有惟妙惟肖的磚雕樓房和石板天井,第六進為平房。落水的河埠、木質(zhì)的窗戶、精致的石雕、斑駁的粉墻都集中在汪宅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