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紅
(啟東市匯龍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永陽分院,江蘇 啟東 226261)
便秘的出現(xiàn)和不同疾病有關(guān),如胃腸道系統(tǒng)疾病等,慢阻肺于穩(wěn)定期極易出現(xiàn)便秘癥狀,其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身體不適,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直接影響[1]。因此,減少慢阻肺患者合并便秘癥狀,促使其生活質(zhì)量顯著提高,已經(jīng)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研究重點[2]?,F(xiàn)對綜合護理干預在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予以探究,報道如下:
選取的58例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都來自本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這一期間,并按照雙盲法分為2組,對比組29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8.56±12.63)歲。實驗組29例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58.63±12.75)歲。兩組性別等基本資料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可比較。
對比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如病情監(jiān)測與用藥干預等;實驗組在對比組下加用綜合護理,如下:首先,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充分注意,排解其焦慮與煩躁情緒,指導其養(yǎng)成科學的排便習慣,在清晨排便,確保蹲位自然;其次,飲食干預:保證食物合理搭配,多吃新鮮的蔬菜與水果,飲食清淡,多吃粗纖維食物,不能吃辛辣與油膩的食物,可適當飲用番瀉葉;再次,適當運動:按照患者的身體情況,指導其進行適當?shù)倪\動鍛煉,如打太極拳等,對腹壁肌與提肛肌進行鍛煉,加快腸道蠕動與排便;最后,按摩促便:指導患者與家屬按摩臍周,按摩前需排空膀胱,在臍周用手部大小魚際肌按照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次20分鐘,力量適宜,動作輕柔,以感到溫熱即可。
觀察與記錄兩組患者排便改善情況(包括周排便次數(shù)、開始排便時間與大便形態(tài)恢復時間)、肺部癥狀(包括胸悶、心悸、喘息等)、呼吸與心率的變化。
借助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如排便改善情況等表示用(±s),檢驗用t,計數(shù)資料如肺部癥狀表示用%,檢驗用x2,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周排便次數(shù)、開始排便時間與大便形態(tài)恢復時間明顯比對比組短(P<0.05)。如表1:
表1 排便改善情況(±s)
表1 排便改善情況(±s)
分組 例數(shù) 周排便次數(shù)(次)開始排便時間(天)大便形態(tài)恢復時間(天)實驗組 29 3.59±0.52 1.55±0.24 3.87±1.03對比組 29 2.36±0.35 2.40±0.46 6.41±1.72 t- 10.5673 8.8223 6.8227 P- 0.0000 0.0000 0.0000
實驗組患者胸悶、心悸、喘息發(fā)生率分別為3.45%、3.45%、3.45%,明顯低于對比組患者的34.48%、27.59%、20.69%(P<0.05)。如表2:
表2 肺部癥狀[n(%)]
排便前兩組患者呼吸與心率水平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排便后兩組患者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均低于排便前,且排便后實驗組患者的呼吸與心率水平低于對比組(P<0.05)。如表3:
表3 排便前與排便后呼吸與脈搏的變化(±s,次/分)
表3 排便前與排便后呼吸與脈搏的變化(±s,次/分)
分組 例數(shù) 呼吸 心率排便前 排便后 排便前 排便后實驗組 29 18.96±2.35 11.86±3.15 97.66±7.35 67.63±3.54對比組 29 27.96±3.25 17.63±4.06 95.84±6.25 85.75±4.74 t-12.0546 6.0468 1.0159 16.4941 P-0.0000 0.0000 0.3141 0.0000
慢阻肺疾病通常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病,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受到損害,活動耐力較低。且免疫功能降低,引發(fā)胃腸道黏膜充血與水腫,胃腸道蠕動變慢,再加上臥床活動量較少,導致腹肌等收縮能力明顯降低,腹壓下降,排便動力不充分,出現(xiàn)便秘的癥狀[3]。便秘會導致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加重,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難,所以,對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4]。
綜合護理干預作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具有多層次與全方位的特點,包括飲食干預、適當運動、健康教育以及按摩促便等內(nèi)容。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其很容易產(chǎn)生不良心理,合并便秘會使不良情緒明顯增強,借助健康教育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排解,還可以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5]。老年患者喜歡吃精細與容易咀嚼的食物,但食物中的粗纖維含量相對較少,對通便有不利影響,借助對患者飲食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多攝入水果、蔬菜與粗纖維食物,可加快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借助運動鍛煉,可使腹肌與括約肌肌力明顯增強,加快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按摩臍周,可使糞便于外力下運動,進而使糞便的排泄速度明顯加快[6]。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周排便次數(shù)、開始排便時間與大便形態(tài)恢復時間明顯比對比組短;實驗組患者胸悶、心悸、喘息發(fā)生率分別為3.45%、3.45%、3.45%,明顯低于對比組患者的34.48%、27.59%、20.69%;排便后兩組患者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均低于排便前,且排便后實驗組患者的呼吸與心率水平低于對比組,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一致。
總之,綜合護理干預在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中的應用,使排便與肺部癥狀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