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靚 馬驁宇
近年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規(guī)模不斷擴大,勞務經濟成為了農民致富的重要途經。成人的背井離鄉(xiāng),造成了留守兒童數量的逐年增長,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愈來愈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了深入的了解留守兒童的現狀和心理訴求,我們“青葵園”項目團隊成員分別在本溪市周邊農村開展相關調查,跟蹤走訪留守兒童和鄉(xiāng)村教師,分別以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進行調研?,F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調查發(fā)現留守兒童占據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數,那么為什么留守兒童的數目會如此之多?通過調查和參考各方面的數據資料我們發(fā)現,留守兒童的家庭都較為拮據,成人為了支撐孩子讀書和供養(yǎng)家里年邁的長輩,不得不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家,自己出去打工掙錢。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熱點。兒童心理問題主要來自于家庭、學校、社會三大方面的影響。
一.家庭方面
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撫養(yǎng),自己與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這種情況就導致了留守兒童的“親情饑渴”以致于其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現偏差。其次在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部分留守兒童正處在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但往往缺乏渠道傾訴和安慰。
青葵園項目針對此類問題,專門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便于作為樣本材料具體分析。對于父母與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等問題,我們通過村委會走訪了解留守兒童們家庭具體情況,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加強農民工父母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和理解,讓父母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yè)、品行及身體健康情況,由此增進親情。
二.學校方面
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大多數的留守兒童成績中等偏下,具體的原因我們走訪學校老師,老師大都表示他們之所以學習成績不佳與他們的智力沒有直接關系,往往是因為家里疏于管教,隔代人的學習教育較差,無法輔導留守兒童的功課。沉迷網絡,也是造成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
由此,“青葵園”項目全體成員進行學校走訪,進一步與老師溝通交流,了解留守兒童在校情況,建立留守兒童心理咨詢室,并在校園內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知識的相關講座,讓師生重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讓留守兒童在校園內感受愛和溫暖。與此同時,加強老師與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以及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給予留守兒童心理上更多的關愛和正面引導。
三.社會方面
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學校周邊的網吧、游戲廳、錄像廳等,這些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對自制力比較差的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誤入歧途。
青葵園項目根據實地調查了解到這一點后,及時與導師反饋,商討解決方案,經由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專業(yè)的高素質教師,依據兒童行為評估系統(tǒng)(BASC)為兒童進行“MHS-CA”等量表測試,為兒童進行心理咨詢和疏導;創(chuàng)辦“小草姐姐和大樹哥哥”心理郵箱,搭建遼寧科技學院師生和留守兒童的交流平臺,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構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心理訓練營,從而真正走進兒童內心。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它不僅影響孩子們的成長,同時也影響著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與穩(wěn)定。
因此,“青葵園”農村兒童心理輔導營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全社會能夠認識到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自發(fā)的來關注、幫助、支持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