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敏
(解放軍74集團軍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3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臨床常見病癥,其臨床特征為起到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此癥復發(fā)率較高,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目前對此病治療尚無特效方案,目前主要使用干性吸入劑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使治護效果得以提升。本次研究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護的100例COPD患者作為一般對象,并對循證護理聯(lián)合使用干性吸入劑的治護效果加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護的100例COPD患者作為一般對象,并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均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5~78歲,均齡(49.41±2.74)歲;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6~76歲,均齡(49.53±2.78)歲。兩組經對比一般資料,未有明顯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兩組可對比。
兩組患者均使用干性吸入劑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用藥護理、基礎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觀察組以此為基礎實施循證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護理問題的確定
護理人員應根據收集的資料以及自身的臨床經驗,對護理問題進行確定,第一,COPD患者不能夠依從干性吸入劑治療的原因有哪些?
(2)文獻檢索
根據提出的護理問題,通過文獻平臺、相關雜志等搜索關鍵詞“COPD”、“干性吸入劑”、“不良反應”、“依從性”等,通過檢索得知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包括:患者使用干性吸入劑的方法不對、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知識掌握不足等。
(2)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
在了解患者不依從使用干性吸入劑的原因后,護理人員應該根據問題及原因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根據上述原因可制定如下方案:首先,應該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COPD及治療方法,并對患者介紹干性吸入劑的功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干性吸入劑的優(yōu)勢所在,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其次,應該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對治療前患者出現(xiàn)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給予疏導,從而提升其治護依從性;最后,在患者使用干性吸入劑時對患者進行實時觀察,若存在操作不當、不依從治療,則應該對患者進行再次指導。
(1)護理依從性[2]:分為完全依從、不完全依從和不依從,護理依從率=(完全依從例數(shù)+不完全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生活質量:通過GQOIL評分[3]得出生活質量,評分包含四個維度,分別為。社會功能、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物質生活;
(3)肺功能:主要是肺功能指標FEV1/FVC和FEV1的表現(xiàn)情況。
表1 兩組依從性對比[n(%)]
表2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s,分)
組別 社會功能 軀體健康 心理健康 物質生活觀察組(n=50) 48.62±5.87 44.31±5.46 55.79±6.08 42.73±5.39對照組(n=50) 34.76±4.23 32.18±4.07 42.67±5.38 31.64±4.01 t 5.0173 4.9213 4.9705 4.8213 P<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FEV1/FVC(68.79±8.73),F(xiàn)EV1(61.07±8.46),對照組FEV1/FVC(48.24±5.78),F(xiàn)EV1(45.82±4.94),觀察組的肺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屬于不完全可逆的一種進行性發(fā)展的慢性病,目前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循證護理能夠從患者客觀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并根據文獻和以往的研究成果找出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并根據原因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從而提升治護效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通過循證護理聯(lián)合使用干性吸入劑后,其護理依從率、各項生活質量、肺功能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COPD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聯(lián)合使用干性吸入劑,能夠提升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