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許多有了一定地位的人,把架子擺得十足,而且在公開場合處處顯露自己,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顯赫身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的,筆者在閱讀古書的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了幾個低調(diào)的古人,他們的謙遜態(tài)度,至今仍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明代有個叫楊守陳的官員,原來是翰林,后來被提升為洗馬。洗馬,也稱太子洗馬,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官職,因此非常有前途。當上了洗馬,下一步就有可能升為各部侍郎了。這個楊守陳當上了洗馬后不久,便向朝廷請假回老家探望父母,朝廷批準后,他便上路了。
有一天,他走到一個驛站,要在那兒過夜。當他把名帖交給驛站長時,驛站長不知道洗馬是個什么官,想當然地認為“洗馬”就是洗馬的人,所以對楊守陳十分輕視,帶著嘲笑的口氣問楊守陳:“你的職務(wù)是洗馬,那你每天要洗多少匹馬呢?”楊守陳聽罷,一點也沒有生氣,更沒有發(fā)火,只是笑笑謊“我呀,勤快的時候多洗幾匹,偷懶的時候少洗幾匹,沒有個準數(shù)?!斌A站長因此對楊守陳更加隨便起來,甚至直呼楊守陳為“洗馬的”。
楊守陳沒有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驛站長也就一直不知道他是個大人物。快到半夜的時候,有驛卒來報,說有個御史過一會兒就到,驛站長便連忙為那個御史準備房間,可是,上等房間都住滿了,得臨時為御史騰出來一間,讓誰騰呢?當然得讓“洗馬的”騰了。
于是,驛站長便通知楊守陳把房間騰出來。楊守陳聽罷說:“等人到了,我再讓出來也來得及?!边^了一會兒,那個御史到了,明代的御史,權(quán)力非常大,所以,出行的時候也是派頭十足,前呼后擁的。驛站長老早就站在大門外,恭恭敬敬地笑臉相迎。楊守陳這時也走出來了,他想看看是哪位御史到了。結(jié)果,這個御史楊守陳認識,是他的一個學(xué)生。御史看到楊守陳后,立即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笑著說:“老師,您怎么也在這兒?”
這下,驛站長蒙了,他搞不懂堂堂的御史大人怎么對一個“洗馬的”這么尊重,便悄悄地向御史的隨從打聽:“那個人不就是個洗馬的嗎?怎么御史大人叫他老師呢?”御史的隨從一聽。眼珠子一瞪,說道:“好大的膽子!那是太子洗馬楊大人,你怎么敢如此放肆?!”驛站長一聽,嚇得臉都白了。原來“洗馬”是個官名啊,而且是個大官兒!他立即跪在地上給楊守陳磕頭如搗蒜。求楊守陳原諒。楊守陳也不跟他計較,笑著把他拉了起來。
《唐語林》一書中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唐朝時,京城的豪門子弟喜歡在一起聚餐、飲酒,這些人放浪慣了,抓住一切機會顯示自己的高貴出身,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豪門子弟。
有一回,一富豪請這些子弟到家中喝酒,大家正喝著的時候。一個穿著一身軍服的年輕人走了進來,這個人也是被請來的,但他一點都不張揚,沖大家笑了笑,就找了個位置坐下。眾人從這個年輕人的著裝上分析,認為他很可能是一個低級武官的子弟,就很瞧不起他,言語中多有冒犯,但那個年輕人也不計較,只是笑呵呵地聽著。
一個豪門子弟想要讓這個年輕人難堪,就提議說:“今天我們各自報一下自家的門第出身吧!”大家說“好”,于是便一個接一個顯擺上了。這個說“我爸是張侍郎”,那個說“我爸是李尚書”,還有人說“我老爹是趙御史”……一個個得意洋洋。說完之后,還故意看看那個年輕人的表情,可那個年輕人卻只是笑。
都報完了,就剩那個年輕人了,大家便說:“你也報報大名,你的父親在哪里高就???”年輕人喝了一杯酒,笑笑說:“曾祖父是天子,祖父是天子,父親是相王,本人姓李,是臨淄王!”眾人一聽,大吃一驚。原來,這個年輕人是李隆基,即后來的唐玄宗。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