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戴維·赫伯特·勞倫斯是20世紀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所處的大時代背景和他個人的生活經歷,都為他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在勞倫斯的小說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常常通過人物來進行對人性的探索與思考。在勞倫斯青年時代,他受到哲學思想和自然觀的影響,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察覺到當時社會的詬病。他借助作品人物和事件,將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呈現給讀者。
國內外有大量關于勞倫斯及其作品的研究,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心理學、后殖民主義、象征主義、女性主義等,而從文學倫理角度分析其作品的研究并不多。這篇文章將以文學倫理學為切入點,解析勞倫斯在作品中表現出的文學倫理觀。
關鍵詞:勞倫斯;文學倫理批評;人性;道德
作者簡介:李穎(1992.2-),女,漢族,遼寧省莊河市人,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8--01
勞倫斯所處的時代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主要是虔誠、保守、克己、嚴謹。這一系列精神特點促進了英國強大,也影響著社會道德的規(guī)范性,它的弊端也是不可否認的。勞倫斯察覺到了這些,陳腐的習俗與道德、壓制的人性使他感到失望,由此開始了探索道德之路的旅程。
一.人性的釋放
當時英國社會的很多習俗與偏見,壓制并束縛著人性,人們失去自我。勞倫斯受自然觀的影響,他認為人應該回歸自然、回歸原始的人性狀態(tài),尤其是對待性的認知和看法應該是純真與自然的,這樣才能解放束縛回歸真我。他說:“要活著,要做活人,做活的完整的人,這就是問題的根本,小說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極大地幫助你,他能夠幫助你不做生活中的死人?!彼谧约旱男≌f中,并沒有直接描寫社會的現實、陳腐的習俗、人物的掙扎。他把重點放在兩性關系、愛情和婚姻,從倫理的角度出發(fā),大膽地描寫性愛。在他看來,精神層面的愛與肉體上的性愛同時滿足,才是和諧的狀態(tài)。社會上推崇的禁欲主義是反人性的 ,不符合人性的需求和發(fā)展,勞倫斯就是希望喚醒人們內心中真實的追求?!恫樘┤R夫人的情人》中,康妮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本書在出版時被列為禁書,因為它不符合英國傳統(tǒng)的習俗觀念。
二.家庭倫理觀
勞倫斯主張的是兩性之間真誠的愛情,而非功利性地兩性結合,這樣才能穩(wěn)固家庭。無數的家庭構成社會,當家庭穩(wěn)固,社會狀況就能夠得到改善。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社會主張穩(wěn)定的婚姻狀態(tài),即男女雙方對婚姻都有維護的責任,即使是婚姻中不存在愛情亦或者是性生活不美滿,也要為了保住婚姻的存在形式,壓制住個人的情感,虛假地生活下去。為了社會道德,個人的幸福淪為了犧牲品。在《虹》這部作品中,勞倫斯描寫了三代人的婚姻,分別代表三種家庭模式。第一代人莉迪亞和湯姆,他們追求肉體層面,而忽視了精神層面,除了性和諧之外,并沒有深層次的精神交流。第二代人威爾追求的僅是肉體上的滿足,而安娜更渴望精神上的交流。第三代的故事是威爾與安娜的女兒厄秀拉的感情。她也在曲折的愛情中不斷探索,她也不能與伴侶達成精神與肉體的統(tǒng)一和諧。勞倫斯認為婚姻的前提是“雙方必須擁有并保持獨立的、充滿生機的自我存在”。要怎么做才能達到家庭關系的和諧,勞倫斯并沒有在作品中講明,他也在自己的寫作中不斷尋求答案。
三.勞倫斯倫理觀的局限
現代工業(yè)文明逐漸向前發(fā)展,人類也隨著文明的進步在改變,人類想要返璞歸真保持自然的屬性幾乎是不可能的。勞倫斯期望的那種人人都能掙脫文明的桎梏追尋純真自然的自我,是無法實現的,也是不符合人類向前發(fā)展的狀況的。他倡導美好和諧的兩性關系,認為只有兩性關系和諧了,家庭和睦了,社會的發(fā)展就順理成章地好轉起來。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因為他并未找到由個人到整體的實現途徑。同時,他也沒有考慮到,文明和諧的社會也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為美好的兩性關系提供了基礎。在他的小說中,結局是模糊且不明確的,沒有指明一條清晰的道德之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實際上勞倫斯本人也在探求,他對自己在作品中暗示的人類的道德發(fā)展是存有疑慮的。
總結:
勞倫斯在其作品中,批判了陳腐的道德和習俗,否定了當時社會的婚姻觀、制度,以及道德準則。他認為現代工業(yè)的發(fā)展和人類的社會化阻礙了純真自然的人性發(fā)展,甚至是極端地否認了文明發(fā)展。他的目的不是在小說中揭示人性的黑暗面,而是試圖告訴讀者人類的這些陋習是社會的陳腐造成的,是社會使人變得貪婪、邪惡。在他的小說里有很多關于性愛的描寫,這并不是鼓勵人們沉迷性愛,而是為了激發(fā)人性最原始最純真的本質,即他推崇的自然觀。盡管勞倫斯的觀念中也存在著局限,但是他勇于批判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其中的倫理價值十分值得后人深思。
參考文獻:
[1]汪培基.《英國作家文學論》[M].上海:三聯書店,1985.
[2]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批評方法新探索》[A].《外國文學研究》,2004.
[3]鄒建國.《文學倫理學批評的三維指向》[A].《外國文學研究》,2005.
[4]汪志勤.《勞倫斯中短篇小說多視角研究》[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
[5]單昱.《從<虹>三代人的婚姻探索勞倫斯和諧的婚戀觀》[J].山東:時代文學,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