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摘 要:晨間戶外活動的主要指的是在幼兒園的早晨8點到8點半之間所開展的所有的以發(fā)展幼兒體質為目標的戶外體育鍛煉活動。雖然在當前,大部分幼兒園又能做到保障戶外活動兩小時,但是同時當前的幼兒晨間戶外活動還存以下問題。鑒于此,我們一定要將“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堅持貫徹。經過實踐及論證,發(fā)現(xiàn)可以從場地、器材、標記、活動量等方面調控,最大限度地提高晨間戶外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幼兒園;晨間戶外活動;現(xiàn)狀;策略
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從幼兒到成人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這其中包括心理上的壓力,也包括超負荷量的工作帶來的身體上壓力。眾所周知,緩解壓力的最好辦法之一便是鍛煉。然而,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人們似乎越來越不喜歡鍛煉了,甚至有人提出臃腫的身材,油膩暗黃的臉龐是當今社會上經濟地位低下人群的標志之一。本人竊以為,由于缺乏鍛煉的而造成的肥胖不僅僅是經濟地位低下人群的專利,這更是當前社會中青少年的一種常態(tài),隨處可見的“胖墩兒”及其比重不斷上升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除了上課、吃飯、便是玩手機、看電視、睡覺。沒有主動鍛煉的意識和自覺性,身體狀況的每況愈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雖然在當前,大部分幼兒園又能做到保障戶外活動兩小時,但是同時當前的幼兒晨間戶外活動還存以下問題。
第一,教師對晨間戶外活動的認識不足,意識淡薄。根據(jù)《指南》,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將晨間戶外活動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部分教師僅僅把晨間活動當做游戲活動的補充,認為玩游戲也算是活動了,而并不會專門去開展能夠切實鍛煉到幼兒身體的互動。另外,部分班級的晨間活動往往也是流于形式,為了應付檢查,教師把幼兒集中到室外進行自由活動,保證了活動時間,卻無法保障活動質量。
第二,為了防范可能的安全隱患,教師往往阻止幼兒參與和實踐具有潛在危險性質的活動,而幼兒能夠接觸到的活動也一般是基本起不到太大的鍛煉作用。很多晨間活動的內容是教師選定的,學生經過反復練習的,對于孩子來說已經厭倦了,沒有什么吸引力的活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第三,形式主義較為嚴重。當前幼兒園中的很多晨間活動相對來說看似熱鬧,實際上效果不明顯,且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沒有起到實質的鍛煉作用。
存在即合理,在當今社會,任何一項制度的出現(xiàn)都有其意義和必要性,經過大量的論證,我國出臺了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指南》,特意提出“保障幼兒每天鍛煉至少兩小時”的標準要求,其良苦用心,作為幼兒,因為年幼,尚且不能體會,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是能夠體諒的。鑒于此,我們一定要將“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堅持貫徹。
首先,保證時間。晨間戶外活動的主要指的是在幼兒園的早晨8點到8點半之間所開展的所有的以發(fā)展幼兒體質為目標的戶外體育鍛煉活動。且這些體育鍛煉活動必須是教師根據(jù)本班兒童的體質、年齡和個體差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出來的具有針對性、具體性、明確性。且遵循“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將兒童的鍛煉內容分為自身能承受的部分和潛力部分。前者對于兒童來說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xiàn),因此只能作為熱身部分;而后者對于兒童來說則有應該是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需要兒童耗費一定的精力方能完成??傊?,幼兒的晨間鍛煉互動一定要被認真對待,且時間要求也要得到保障,進而保證幼兒晨間戶外活動的有效性。
經過實踐及論證,發(fā)現(xiàn)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控實現(xiàn)最大限度地提高晨間戶外活動的有效性。
第一,場地調控。幼兒園的晨間戶外活動一定要考慮安全性、大小、項目的安排、休息區(qū)以及活動規(guī)則的制定等,從而使得晨間的戶外場地真正成為幼兒的鍛煉場。幼兒由于年幼,對外界安全的認知程度有限,因此無法準確判斷場地的安全范圍,活動的安全度等。幼兒進行晨間活動的場所一般要求是場地為軟質,墻角不存在棱角,地面上最好不要有尖銳的凸出物等。另外,場地還得足夠大,從而保障幼兒身體的伸展運動。另外,倘若場地較小,教師也可以從活動內容角度加以調整,甚至可以采取班級輪換制或者同一班級兒童輪換制。
第二,器材的調控。除了跑步、做操以外,幾乎所有的幼兒晨間戶外鍛煉都離不開器材,而器材的種類、大小、安全度等都也會影響兒童晨間鍛煉的效果。其實本人認為,適合于晨間鍛煉的器材不需要太過于復雜或者沉重,也不需要有太專業(yè)的動作,只要幼兒能出汗能切實達到鍛煉的效果就可以了。另外,器材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器材應該是牢固的,實用的,并可以自制或者購買,如沙包就是比較安全的器材,幼兒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購買,其相對柔軟,沒有太大的傷害性,還容易得到幼兒的興趣,從中體驗愉悅的感覺。
第三,標記的調控。合適的標記能起到監(jiān)督幼兒晨間鍛煉程度和水平的效果。幼兒園中的標記一般分為平面標記和立體標記。平面標記一般是粘貼或者繪畫于地面、器材上,借助鮮艷的顏色、醒目的標記、大小的差異來提醒幼兒。而看圖玩游戲,本身對于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一種鍛煉和挑戰(zhàn)。而立體標記使用的隨意性則比較大,它們也會占有一定的空間,因此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安全隱患。
第四,活動量的調控。晨間鍛煉一定要活動量適中,活動量太小,起不到鍛煉的作用,太大的話,又可能過度消耗幼兒的精力,使得幼兒在一定時間段內處于亢奮狀態(tài),影響幼兒的生物鐘。另外,活動量的確定一定要結合兒童運動本身的特點、時間強度等,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適當?shù)丶右恍┮魳返?,從而從感覺上降低和緩解幼兒鍛煉互動后的緊張感和吃力感。
總之,幼兒的晨間活動一定要牢記活動的初衷和目的,即是為了在鍛煉的前提下培養(yǎng)良好的鍛煉習慣,從而使得幼兒建立正確健康意識和鍛煉意識,為以后的人生奠定堅實的身體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雨晴.幼兒園晨間活動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27).
[2]鄭美玲.有效開展幼兒園晨間互動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
[3]林群娣.淺談幼兒晨間活動的開展[J].西江教育論壇,2001(2).
[4]盧樂珍.談談幼兒園的晨間活動——兼評四個市的中班晨間活動安排表[J].幼兒教育,19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