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第十中學 胡 博
在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下,教育事業(yè)也在不斷發(fā)展進步,新課標的時代背景下,教師也增加了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思想素質(zhì)的教育。但是很多教師依然不能應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只是將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只是一味地講解知識,很少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發(fā)表見解的機會。這種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高三這樣一個特殊且重要的時期并不適用,甚至會影響學生的高考心態(tài)和高考成績。高三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是學生邁向大學、選擇人生道路的一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學生在高三時期的學業(yè)壓力非常大,因此,教師在高三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和鞏固,更要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緩解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提高復習效率。針對高三語文復習教學,教師首先要營造教學課堂輕松愉快的氛圍,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語文復習的質(zhì)量。其次教師要對復習資料仔細地研究篩選,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不浪費任何一分鐘時間,引導學生應用正確的解題思路復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取得理想的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提供有利保障。
在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下,當前高三語文復習教學中,一些教師雖然明白高三復習效率對于高考的必要性,但總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復習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復習興趣,幫助學生減少壓力,這些問題一度困擾著高三語文教師。因此,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十分理想。就教學方式而言,很多教師在高三復習課堂上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味“填鴨式”地要求學生鞏固知識,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自主復習的積極性,進而加重了高三生的心理壓力,甚至產(chǎn)生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在復習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缺少針對性的訓練,對所有學生的復習計劃和復習練習千篇一律,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查漏補缺,這并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復習教學,不利于學生復習過程的順利進行和心理壓力的釋放。學生在一次又一次重復的練習中既浪費時間,又會感到枯燥和厭煩,同時對自己不擅長的知識也并不能達到鞏固復習的良好效果。
高三階段由于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容易產(chǎn)生情緒波動,這就要求教師在高三語文復習教學中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為了完成復習任務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想要完成高效率的語文復習,學生的自主參與積極性是相當重要的。教師只是一味地對學生輸送知識,卻不給學生發(fā)表見解的機會、展示自我的平臺,很容易造成學生煩躁、偏激的心理。教師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不停地做真題,采用“題海戰(zhàn)術(shù)”,久而久之,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會吃不消,只是機械性地進行復習和做題的循環(huán),這不利于學生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散,在考試的時候,遇到陌生的題目,依舊不知道解題方法,沒有自己的解題思維,從而影響考試成績,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想要進行高效的高三語文復習教學,教師必須增加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改變高三課堂死氣沉沉的氛圍,教師要在心中有一個完整的規(guī)劃,對知識點有一個整體的掌握,再針對每個學生掌握程度、認知能力的不同,對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進行查漏補缺,在復習教學時間內(nèi)不用要求學生進行同樣的知識復習,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查漏補缺,確保復習并不是單一的教學模式,保持學生復習的新鮮感。
高三語文復習教學,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和能力,通過復習學生不僅能鞏固舊知識,更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高三語文復習教學中教師要適當降低教學難度,由此減少學生的壓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打造有利于學生復習的高效課堂,做好充足的準備,帶領(lǐng)學生共同打好高考這一場硬仗。
詩詞鑒賞類的題型通常是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高考的必考知識點,然而高三學生由于學業(yè)繁重,心理壓力大的原因,詩詞鑒賞的能力總是得不到提高,對此類題型也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云。這就要求教師在詩詞鑒賞的復習教學中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涼州詞》的鑒賞時,向?qū)W生拋出問題:詩中第一、二句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想讓學生概括描繪的景象,首先要讓學生清楚詩詞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掌握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合理的想象體會作者的心情,感知當時創(chuàng)作的情景,將自己帶入詩詞創(chuàng)作年代中,由此對詩詞進行鑒賞和感悟,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心情,才能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通常情況下,高三復習教師都會制定一個復習計劃,一般都會將一個知識點集中復習,可能一個月都在復習一個知識點,不停地進行講解和習題練習。這樣的復習計劃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學生的復習效果,適應高考的架構(gòu)方針,但是學生在這樣的復習計劃下很容易感覺枯燥乏味,缺乏興致。
基于此,教師在高三語文復習教學中可以將各個知識點交叉復習,例如:在對語文基礎(chǔ)詞語、句型復習一周后,安排兩天閱讀欣賞詩詞優(yōu)秀文章的復習,給學生的高三復習注入一些新鮮的元素,增加學生的興趣,帶動學生的高漲情緒,這樣帶來的效果也遠比按部就班集中復習一個知識點要好得多。又如:教師在文言文復習了一階段之后,偶爾穿插現(xiàn)代文的閱讀理解練習,讓學生體會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的異同,通過比較有利于學生對兩個知識點都進行高效的復習。教師在高三復習教學中一定不要墨守成規(gu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情變化,不斷更新復習計劃,改變復習教學模式,適應高三學生的復習節(jié)奏,同時也要關(guān)注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他們輕松復習,才能提高語文復習教學的高效性。
高三語文復習,學生不僅要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更要發(fā)現(xiàn)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并對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jié),既要記得牢固,又要記得長久。通過自己的整理經(jīng)常復習,反復記憶。如果這個知識點復習過之后,就不再拿出來練習和記憶,那么在如此多知識點的圍繞下,到高考時,很多知識點學生就會忘記。高三的復習教學教師就要強調(diào)學生多思考多記憶、勤動筆勤練習,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要將復習過的知識點都自己進行整理,爭取將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題型都能夠牢牢掌握,而不是單純地采用題海戰(zhàn)術(shù),沒有針對性地復習。要知道,沒有針對性的復習和做題反而不利于高考,有可能因為做的題型過多而造成記憶混亂,從而造成解題錯誤,還會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占用復習精力。因此,教師要想強化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的高效性,一定要讓學生將教師平時要求的重點知識整理到一個本子上,經(jīng)常拿出來復習和記憶,學生在不斷記憶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練習,避免考試出現(xiàn)錯誤,確保得分。
綜上所述,高三階段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一個重要且緊張的過程,高三的復習教學強度大是毋庸置疑,但是教師在復習教學的同時也要關(guān)注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適當?shù)亟档蛷姸龋徑鈱W生緊張的心情,減少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十分必要。在高三復習教學中,教師要活躍課堂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給高三語文復習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強化教學的高效性,落實教學效果。同時也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讓學生能在脫離教師引導的情況下通過自我思考完成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對于學生的高考非常必要,也是高三語文教師應盡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