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倩,奚曉軍,和雅妮,方獻平,蔣愛麗*
(上海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林木果樹研究所/上海市設施園藝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 201403)
鮮食葡萄外觀風味俱佳,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廣受消費者喜愛。但在果實膨大成熟過程中,生產(chǎn)者會噴灑農(nóng)藥防治病蟲害,不可避免地造成農(nóng)藥殘留,影響食用的安全性,套袋處理能有效地降低果實表面的農(nóng)藥殘留,在生產(chǎn)栽培中廣泛應用,此外,套袋處理還會影響果實的外觀和風味品質(zhì)等[1-2]。
‘滬培1號’是由上海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選育出的三倍體綠色無核葡萄品種[3],親本為‘喜樂’和‘巨峰’,穗形好、果粒大小適中、風味濃郁、豐產(chǎn),但具有果點和整穗果實顏色不一致的問題,影響果實的商品性,套袋是調(diào)節(jié)果實色澤形成的一項重要技術,可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果實著色面積、果面光潔度、風味及果品安全性[4-6]。
上海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葡萄核心試驗園位于30°53 "56 " "N,121°22 "22 " "E,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2 ℃,降雨量820 mm,日照1850 h,無霜期220 d。試驗園土壤以黏土為主,0~40 cm土層的容重為1.47 g/cm3,總空隙率為39.17%,陽離子交換量為18.97 cmol(+)/kg,可溶性鹽含量(EC)為14.4 mS/cm,有機質(zhì)含量4.32%,速效磷含量為61.17 mg/kg,速效鉀含量為126.82 mg/kg,速效氮含量為58.1 mg/kg。
以7年生‘滬培1號’葡萄為試驗材料,采用單臂籬架“V”形葉幕整形,株行距為2.0 m×2.8 m,避雨栽培,植株的生長保持一致,樹體和肥水管理按常規(guī)技術措施。采用不套袋、白袋、綠袋和遮光袋處理,選擇大小相近的果穗30穗,于6月30日套袋并取樣,隨后在成熟期取樣,照相并檢測果實相關品質(zhì)、生理生化與基因表達等多項指標。
光合有效輻射使用利用光合有效輻射計(GLZC-G,浙江托普云農(nó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光譜分析利用光譜分析儀(PMS-2000,杭州遠方光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將手持色差計(K o n i k a-Minolta CR 410)光源設定為D65,觀察角為10°,將探頭放置在葡萄的赤道部位,測定CIE顏色指標L*(亮度)、a*(紅/綠顏色分量)、b*(藍/黃顏色分量),利用a*和b*值計算出色度(C*)值和色調(diào)角(h),葡萄果實顏色指數(shù)CIRG=∣(180﹣h)∣/(L*﹢C*),CIRG<2為黃綠,其值越大,顏色越深[7]。
在每個處理果穗上、中和下部隨機剪取20粒果粒,重復3次。單果重采用天平測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采用手持折光儀測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氫氧化鈉滴定法測定。
取果肉加液氮研磨后稱取2.5 g,加入5 mL 80%的乙醇,35 ℃下提取20 min,6500 r/min下離心15 min,取上清液。重復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定容至10.0 mL。取1.0 mL于旋轉(zhuǎn)蒸發(fā)儀(Heidolp,Germany)蒸干(35 ℃)后,用1.0 mL ddH2O定容,6500 r/min下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用于高效液相色譜(Waters, USA)測定可溶性糖的含量。重復3次。色譜條件為:流動相為ddH2O,流速1.0 mL/min,糖柱(4.6 mm×250 mm),示差檢測器(Waters)。
獲得數(shù)據(jù)用平均值±標準偏差表示,利用SPSS15.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不同字母表示有顯著性(P<0.05)。
果袋的使用會影響光的透過情況,故利用光合有效輻射計檢測套袋前后的透光情況(表1)。結果表明:白袋透光率為24.3%,綠袋透光率為38.8%,遮光袋透光率為0%。表2為不同果袋可見光的光譜參數(shù),因為遮光袋透光率為0%,故沒有光譜參數(shù)數(shù)據(jù),其他果袋的紅綠藍光(RGB)分布有所差異,對照的RGB比為18∶76.1∶5.9,白袋的RGB比為43.6∶46.5∶9.9,綠袋的RGB比為9.7∶87.7∶2.5,可知綠袋的綠色比最高。
表1 不同果袋透光率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light transmittance of different fruit bags
表2 不同果袋可見光光譜分析Table 2 Visible light spectrum analysis of different fruit bags
表3 成熟期不同套袋處理下葡萄果皮色差參數(shù)Table 3 Color difference parameters of grape peel under different bagging treatments at maturity
如表3所示,不同處理的‘滬培1號’果實L*無明顯差異,說明套袋并不影響果實光亮度;a*值大小為:不套袋>綠袋>遮光袋>白袋;b*值大小為:白袋>綠袋>遮光袋>不套袋,說明不套袋果面顏色最深,白袋顏色最淺。
成熟期觀察不套袋處理和套白袋處理‘滬培1號’整個果穗的顏色不勻稱,遮光袋和綠袋處理果穗的綠色表現(xiàn)較為均勻。由表3可知,顏色指數(shù)值表示果皮顏色深淺,綠袋處理的顏色指數(shù)值為1.23,較其他套袋處理的顏色指數(shù)值高,所以綠袋處理的果實顏色偏黃,說明綠袋處理的綠色葡萄著色佳且均勻。
由表4可知,套袋處理對果粒大小無顯著影響,但是成熟期套袋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9.13%,顯著高于其他套袋處理,可滴定酸含量在不套袋處理后最低,為1.28%,但與其他處理無顯著性差異。
對果實的單糖含量測定發(fā)現(xiàn)(表5),不套袋處理‘滬培1號’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別為36.66 mg/g和36.08 mg/g,均顯著高于3個套袋處理,且不同顏色果袋處理下葡萄果實的單糖含量無顯著性差異。
葡萄果實成熟集中在8月上中旬,對生產(chǎn)者來說,集中的上市期對銷售造成不小的壓力。一般來說,生產(chǎn)者通過不同的栽培處理方式拉長葡萄的成熟期以解決上述問題,這其中包括設施條件下提前封棚、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弱光處理等。果實套袋對葡萄來說是一種弱光處理。本試驗選擇了2類袋子,一種是完全避光的材料,一種是部分透光的材料。試驗結果表明,弱光和避光處理均會影響到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積累,這與前人在葡萄、蘋果、芒果等果樹上的研究結果一致[8-10]。由上可知,生長發(fā)育階段葡萄的成熟期可通過套袋處理延后。
糖積累是果實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蔗糖代謝是糖積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蔗糖是葡萄韌皮部糖分運輸?shù)闹饕问?,在進入果實后被迅速代謝,在幼果期轉(zhuǎn)化為糖、有機酸及結構物質(zhì)等,成熟期則主要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積累在細胞內(nèi)[11]。弱光環(huán)境可能通過果實的微域環(huán)境對體內(nèi)碳水化合物的運輸及轉(zhuǎn)化產(chǎn)生影響,進而表現(xiàn)在具體糖分的變化。本試驗結果表明,光脅迫均會造成葡萄果實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減少。生產(chǎn)中,在果實成熟前2周進行脫袋處理可顯著提升果實的糖分,這在葡萄、黃桃等果樹上已有報道[12-13]。
表4 成熟期不同套袋處理下葡萄果實品質(zhì)Table 4 Fruit quality of grape under different bagging treatments at mature period
表5 成熟期不同套袋處理下葡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Table 5 The content of fructose and glucose in grapes under different bagging treatments at mature period
與紅色葡萄不同的是,綠色葡萄的整穗果顏色一致更能影響商品性,‘滬培1號’在成熟期常常表現(xiàn)出穗肩部果顏色偏黃,穗尖部果顏色偏綠,通過套袋能有效地改善這一缺陷,在‘陽光玫瑰’中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2,6],采用綠色果袋能改善果實著色和光潔,改善葡萄果穗的微環(huán)境,提高商品率。
本試驗結果還發(fā)現(xiàn),不同顏色果袋對綠色葡萄果實糖分積累和果皮著色的影響差異性不大,是由于果袋的使用是對葡萄果實生長造成光脅迫環(huán)境,但僅限于單個果穗上,葉片則可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且養(yǎng)分的積累及運輸主要是通過葉片進行的[14],故不同顏色果袋之間差異性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