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因年齡的限制,他們?nèi)狈ψ銐虻淖晕铱刂颇芰?,不愿意靜下心來讀書和積累寫作素材。所以小學生寫作時經(jīng)常面臨沒有話題可以寫下去的問題,只能一味地東拼西湊。文章針對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情況,對如何促進小學生語文教學素材積累提出相關(guān)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寫作水平;素材積累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12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110
在進行小學生寫作方面的語文教學時,教師通常會叫小學生平時注重素材的積累。寫作文要想有話可說,離不開平時素材的積累。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多關(guān)注小學生對素材的日常積累,告訴他們積累素材的重要性。
一、素材積累對小學生寫作過程的重要性
寫作就是將心中所想、心中所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這也是作文的要求。所以在寫作文時就必須要有話可說,有故事可講。但因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jīng)歷少,作文寫作時不知道該寫什么內(nèi)容。教師平時要讓他們多閱讀,并積累文章中的素材。小學生積累的詞匯量非常少,在寫作時很難用優(yōu)美的語言去描述事物。開始寫作時,教師可教導小學生先模仿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在課上或課下選擇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章,或者根據(jù)他們各自的喜好,選擇適宜的文章推薦他們閱讀。這樣不僅可以讓他們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讓他們積累下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并運用到日常寫作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在閱讀中積累足夠多的寫作素材后,小學生在寫作時就會有話可說,并能在寫作中熟練運用,這樣他們對作文就不再持避之不及的態(tài)度了。他們可能一開始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nèi)ラ喿x積累素材和進行寫作的,這時教師要對小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使他們把閱讀寫作變成一項良好的習慣。
二、素材積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策略
(一)加大對教材的應(yīng)用
沒有打好地基,就無法建造堅固的房子。這個道理也可以用在素材和寫作的關(guān)系上。如果把寫作比喻成是建造一棟房子,那么素材就是這座房子的地基。如果作文中沒有扎實的素材,就算用優(yōu)美至極的詞匯也無法彌補文章的空洞,只會給讀者一種華而不實的感受。尤其是在小學生身上,由于年齡的限制,小學生本身的詞匯量不多,如果不能在文章中應(yīng)用好素材,就會給他們的寫作增加壓力,甚至使其逐漸對寫作產(chǎn)生厭棄心理。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讓小學生在寫作時積累素材。在教師為小學生講解古詩時,可以告訴他們某類事物的象征意義,比如菊花象征著高潔,梅花象征著傲骨,等等。小學生們在日后的寫作時可以應(yīng)用這些有深刻含義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寫作文章的水平。除此之外,教師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解讀時可以為小學生們進行知識的延伸。比如在對文章作者介紹時,可以向小學生們簡單地介紹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是如何形成的,甚至其艱苦學習的經(jīng)歷等,這些都有可能在小學生們?nèi)蘸髮懽髦羞\用。
(二)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如果想要積累足夠多的素材,只依靠教材內(nèi)容是遠遠不夠的,小學生們也應(yīng)該在課外積累足夠多的寫作素材。而且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們也可以完善自身的人格。所以教師對課外閱讀的文章一定要進行精心選擇,有利于小學生們健康成長的書籍才能被學生們閱讀。這些書籍可能會利于小學生們從中學習到作者的精神,可以影響他們?nèi)蘸蟮纳詈蛯W習。教師可以在班級里開一個書籍交流會,小學生們都可以帶著自己比較喜歡的書籍,或者是教師要求家長為小學生買一兩本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再由他們帶到學校。小學生之間彼此交換書籍閱讀,過一段時間自由組合交流讀后感。這樣不僅可以閱讀到比較多的優(yōu)秀文章,而且能積累一定素材,有利于他們提高寫作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增加學生的素材
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在教學中的應(yīng)用越發(fā)廣泛,在小學語文寫作課堂上也可以將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應(yīng)用到學生們素材的積累中。比如,在小學生們學習成語時可以播放成語小短片,因為成語大多是由典故而來的,這樣小學生們不僅可以記住一個新詞語,而且也能記住關(guān)于這個成語的小故事。觀看后,教師讓小學生們依據(jù)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寫讀后感,使他們多進行寫作,并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素材的積累。
三、結(jié)語
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小學生語文素材積累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寫作時一定要讓小學生們意識到積累素材對于寫作的重要性。而素材的積累,不僅來自課堂,也可以來自生活。小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體驗中多進行觀察,在寫作時將觀察到的事物寫進去。素材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這需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進行有意識地積累,才能更好地將情感融入寫作之中。
參考文獻:
[1]劉洪兵.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方法[J].東西南北(教育),2017(15).
[2]李曉民.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J].亞太教育,2016(7).
作者簡介:胡千軍(1987.10― ),男,漢族,甘肅莊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