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平
(湘雅博愛康復醫(yī)院,湖南 長沙410100)
心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異常是心力衰竭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易導致收縮力減弱、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損,不能為組織代謝正常進行血液供應(yīng)[1]。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早期診療可有效提升重癥心衰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預(yù)后生存質(zhì)量[2]。本研究為探尋治療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提升臨床療效及心功能改善情況,降低患者不良反應(yīng)率。因此對37 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纈沙坦聯(lián)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并取得顯著成效。
選取74 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期間我院收治,按照不同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n=37)和觀察組(n=37)。納入標準:(1)心臟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均低于40%;(2)嚴重收縮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分級Ⅲ級-Ⅳ級。(3)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未控制的甲狀腺疾病或嚴重原發(fā)性瓣膜病;(2)患有腎衰竭疾病、肝癌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3)對本次治療藥物過敏者。觀察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齡64-87 歲,平均年歷(70.3±6.9)歲;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3±1.1)年。對照組: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齡63-86歲,平均年齡(71.1±7.2)歲;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4±1.1)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客觀研究對比價值。
入院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利尿、抗感染治療等。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療法+注射12.5mg 左西孟旦治療,以負荷量12μg/kg 靜脈泵注10min 后,以0.1μg/(kg·min)微量泵入,在注射1h 后輸注速率調(diào)至0.2μg/(kg·min),共維持24h,治療期間測量血壓。觀察組予以患者口服左西孟旦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初始用藥劑量為40mg/d,第3 天劑量調(diào)整為80mg/d,治療時,考慮患者個體實際病況對纈沙坦用量進行適當調(diào)整。兩組均持續(xù)治療3 個月。
心衰控制效果良好或心功能改善>2 級;有效:心功能改善最低1 級,最高2 級;無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 級;惡化:心功能惡化≥1 級。
據(jù)SPSS19.0 進行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解析,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相關(guān)資料采納%(率)與n(例數(shù))表述,采用χ2檢驗;計量相關(guān)資料采納χ±s 表述,采用t 檢驗。P<0.05 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水腫癥狀均明顯消退,且心率過快、氣促等癥狀均取得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各項癥狀改善時間相比對照組均明顯較短(P<0.05)。詳見表1。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21 例,有效15 例,有效3例,未發(fā)現(xiàn)病情惡化者,總有效97.30%(36/37);對照組顯效13 例,有效17 例,有效7 例,惡化0 例,總有效81.08%(30/37);停藥后均可自行恢復,兩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改善程度更為顯著(P<0.05)。詳見表3。
不同藥物方案治療中,觀察組頭痛及惡心各1例,不良反應(yīng)率為5.40%;對照組頭痛1 例,惡心2例,血壓下降3 例,不良反應(yīng)率為21.62%。兩組藥物不良反應(yīng)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242,P=0.134)。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比(±s)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比(±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shù)(n)37 37水腫消退時間(d)4.18±0.32 5.65±0.59 13.141 0.000心率減慢時間(d)5.86±0.23 7.12±0.60 11.765 0.000氣促改善時間(d)5.34±0.56 6.52±0.30 11.144 0.000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例數(shù)(n)LVEF(%) LVEDd(mm) LVESd(mm)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37 37治療前35.19±2.21 35.31±2.36 0.223 0.824治療后46.34±3.13 42.96±3.56 4.278 0.000治療前55.54±4.27 55.18±4.07 0.366 0.715治療后48.55±2.83 50.43±3.16 2.659 0.009治療前51.37±4.21 51.58±4.02 0.216 0.829治療后48.12±3.94 50.63±3.75 2.768 0.007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極易導致患者死亡。相比其他疾病,重癥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較高,如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干預(yù)措施,患者極易出現(xiàn)全身臟器衰竭,嚴重者甚至致死,其遠期預(yù)后較差[3]。左西孟旦可對鈣結(jié)合信息的傳遞產(chǎn)生影響,此藥物進入人體后結(jié)合肌鈣蛋白,有助于心肌肌鈣蛋白空間結(jié)構(gòu)穩(wěn)定以及心肌收縮力的提高,降低耗氧量;左西孟旦可激活三磷酸腺苷(ATP),開通鉀通道,有利于血管擴張,減輕患者心臟預(yù)負荷;左西孟旦可促進心肌缺血再灌注,對磷酸二酯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心肌細胞中環(huán)磷酸腺苷(cAMP)濃度升高,促使正性肌力作用得以有效發(fā)揮。因此,左西孟旦治療老年嚴重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及預(yù)后效果較好[4-5]。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治療后,兩組患者水腫癥狀均明顯消退,且心率過快、氣促等癥狀均取得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各項癥狀改善時間相比對照組均明顯較短(P<0.05)。由此可見,左西孟旦聯(lián)合纈沙坦用藥可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觀察組、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7.30%(36/37)、81.08%(30/37),組間比較具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心功能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近年來,有研究認為,NT proBNP 水平往往會影響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預(yù)后效果。因此,目前NT proBNP 水平是臨床評價心力衰竭治療效果的重要參考指標。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左西孟旦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后患者血漿NT proBNP 水平明顯下降,且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yīng),無須用藥治療,患者可耐受,且停止用藥后可自行恢復。由此可見,臨床上針對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應(yīng)用纈沙坦聯(lián)合左西孟旦治療可在短期內(nèi)快速緩解患者水腫、心率過快、氣促等臨床癥狀,提高治臨床療效及心功能狀態(tài),且對嚴重不良反應(yīng)無明顯影響[6]。綜上所述,臨床針對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積極應(yīng)用纈沙坦聯(lián)合左西孟旦治療可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對患者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臨床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