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小學科學學科的是建立在實驗探究基礎之上的學科,意在用實驗探究輔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實踐是科學課的主要呈現(xiàn)方式,通過實時操作更加具體地感受科學的魅力并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本文探討了如何通過實踐探究來將科學實驗課呈現(xiàn)得更加完美,使課程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
小學科學實驗課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講究的是用具體實操的辦法來激發(fā)學生對于科學實踐的興趣,強化他們的動手能力,加深對學科課程知識的了解;同時,樹立學生的科學實驗觀念,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助力與保障。新課改的要求是對于小學科學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理念,給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這樣的背景之下,科學課的呈現(xiàn)方式也隨之發(fā)生一些變化。結合多媒體技術和科技手段,讓科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豐富課堂學習方式,活躍課堂學習氣氛。
教具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沒有好的教具,只靠老師用嘴來講解科學知識只會讓課堂氣氛十分沉悶、僵硬,學生也沒有興趣聽課。學生沒有興趣就不會主動地參與課堂,更加掌握不了科學知識。而科學課注重點就在于了解生活和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奇妙知識,如果沒有實時影像或者實踐工具,只憑借大腦的想象,無論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都是無法理解和掌握學科內(nèi)容知識的。親眼所見和親耳所聞有著極大的區(qū)別。所以改進教學工具,引進新式教學用具迫在眉睫。
進行科學實驗探究的第一要求就是動手實操,不親自實踐就不會對科學問題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一些老舊的科學實驗課上,教師成了課堂的主體,而學生則成了旁觀者。教師只顧著自己動手操作,卻忽略了學生,以致學生因為沒有得到動手實踐的機會而導致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日漸弱化。久而久之,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非但得不到提升,反而不斷地下降??茖W實踐課自身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
科學實踐課與專業(yè)課程不同,它要求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其課程展現(xiàn)方式也應該與其他課程不盡相同。傳統(tǒng)授課老師以對待專業(yè)課的方式來呈現(xiàn)科學課,以說為主,干巴巴的,很是枯燥無趣,學生自然不愛聽。課堂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課堂,學生不參與,這樣的課堂存在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改進授課方式對于科學任課教師來說是一項勢在必行的任務。
引進新式教具,不斷改善教學環(huán)境。利用多媒體等高端技術,通過播放影像動畫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賦予學生最直接的視覺感受,配以教師生動的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奇妙之處,總結規(guī)律,深入了解大自然知識和生活常識等;學生還可以通過模仿老師的實踐過程,一起動手做實驗小玩具;使用簡單的道具來進行實踐創(chuàng)作,教師輔以幫助,這樣就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課堂,切實地掌握學科知識。
科學課程的基礎就是實踐,實踐才能幫助學生親自感受科學學科的魅力。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教學的方式,利用簡單的道具創(chuàng)造科學用具,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創(chuàng)新,自己動手做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任課教師還可以實施班級或者年級評比,選出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覽,激發(fā)學生的比賽欲和求勝欲。同時,科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請學生上臺進行實際操作,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強化實際動手能力。
教師須知科學實踐課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課程,決不能將它上得枯燥單調(diào)。如果任課教師只用嘴巴進行單一的課程講解,那科學課本身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脫離單一的“說”,改善教學模式,將科學小游戲放入課堂中,用游戲式教學方法來活躍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創(chuàng)造一個活力滿滿的新式課堂。比如像科學猜一猜,讓我們動動手等小游戲都可以適當?shù)胤诺浇虒W過程中去。教師還可以選擇學生來當小老師,讓他說一說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和其中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大自然及身邊的事物,從生活出發(fā),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
小學科學實驗課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啟發(fā)作用,它為日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實驗觀念奠定了基礎??茖W實驗課不僅引領學生去探究世界的奧秘,還幫助他們領略生命的美好和珍貴,而這些都將在學生未來的學習道路和人生道路上發(fā)揮導航作用。重視科學實踐課,不斷地改善并推動它的進步不僅是科學教師的任務,也是所有教育者的工作。從改善教學模式開始,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結合多媒體高端科技,為學生創(chuàng)造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得到身處其中的代入感;利用簡易道具進行實踐創(chuàng)作,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從小學時期就能真正地進行實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