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一興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鋼琴彈奏技能是進行一切相關音樂活動的前提,彈奏能力的合格與否決定著其他音樂活動的順利進行。在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中,不論是歌曲正譜伴奏亦或是鋼琴即興伴奏,都是建立在鋼琴彈奏技能的基礎上進行的。
所以,培養(yǎng)高師學生歌曲伴奏能力的首要任務,是提升高師學生的鋼琴彈奏水平。
指法的編配決定著一首曲子的流暢與否,但學生往往會無視指法分析這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
比如某小節(jié)是一串呈連續(xù)下行的音階式單音,那么首先一定會運用到“倒指”,我們最常見的兩種類型分別是“倒3指”和“倒4指”,這里就要有一個分析,練習前要確定好指法的編配,做到指法合理舒適,若忽略這一環(huán)節(jié),那么在日后的提速過程中,這個小節(jié)一定是卡殼的“重災區(qū)”。觸鍵決定著音色的好聽與否,我們常聽到的“高抬指”“指尖立起來 ”就是觸鍵練習的關鍵點了。
首先,車爾尼《作品599初步教程》及《快速練習曲》中的曲目練習對于指法與觸鍵方面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是二十四個大小調音階的反復練習,包括三度音階、六度音階、雙音音階等。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兩遍慢速加一遍提速的方式鞏固訓練,慢練的時候高抬指要做到位,這樣在提速的過程中聲音才會有顆粒性。
斷奏與連奏屬于兩種典型的彈奏方式,它的訓練對學生日后在處理歡快的作品亦或是抒情類作品有很大的幫助,如莫扎特的很多奏鳴曲都頻繁運用了這兩種彈奏方式。在練習時可以借助《哈農》訓練,《哈農》里的每一條練習都可以用兩遍斷奏練習加兩遍連奏練習的方式去彈奏。
斷奏練習時有幾點需要做到位:
(1)抬手時,用手腕帶動整個手,下落時,整個手處于放松狀態(tài),做“自由落體”運動。
(2)觸鍵時,需要彈奏的手指要有力,很肯定的用指尖矗立在琴鍵上,與此同時,其余手指要處于放松狀態(tài),整個過程中,要時刻避免自己的肩膀與胳膊處于緊繃狀態(tài)。
連奏練習與斷奏練習的觸鍵是一樣的,也是兩個點,“有力”與“放松”。唯一有區(qū)別的地方在于落鍵方式。
首先,連奏需要高抬指,將需要彈奏的手指提前太高并迅速落鍵,其余手指均立在琴鍵上。高抬指的練習如同學習怎么在琴鍵上“正確地走路”,是每個習琴者必練習的基本功。
其次,彈奏過程中,手腕一定要壓低,保持平穩(wěn),避免上下晃動。
練耳與視奏是建立在一定鋼琴基礎上的提升練習,傾聽彈奏使耳朵聽覺靈敏,視奏練習又鍛煉了視覺反應,對于培養(yǎng)樂感有很好的效果。練耳的訓練過程是要與模唱相結合的,首先可以從單音開始,再到音程、和弦的聽辨,最后上升到簡單的旋律練習,學生模唱音程或是旋律時,其實就是一個訓練聲部與節(jié)奏感的練習。視奏考察的是臨場反應能力,不論是拍號、節(jié)奏、譜號還是升降號都要在短時間內全部弄明白。
學生平時在練習新曲子時就可以把練耳與視奏的訓練加進去,先聽音頻整體感知旋律的走向與節(jié)奏的起伏變化,再進行簡單的視奏,找到樂曲的主題部分加以練習。只有對樂曲有了初步的理解,練習起來才不至于枯燥乏味。
其次,長時間的練耳與視奏訓練對學生在即興伴奏方面的練習也有一定的效果。
音樂不僅僅是感性的,更是理性并且充滿邏輯的,用鋼琴對其最好的詮釋就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去練習。高師學生在彈奏過程中,不論是前期基本功的訓練,還是后期情感意境的投入,都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