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平
引言:數學知識的學習實際是一種思維能力的鍛煉,以實現熟能生巧,靈活應用為基本目的,數學的學習與習題練習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化,教學模式及思想也發(fā)生了一定的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學生總是充當容器的角色,老師進行知識灌輸,該種教育方式的缺陷近年來暴露日益明顯,極大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中數學教學其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提升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能力及創(chuàng)新應用能力。因此數學課堂中,老師通過科學的習題選擇,讓學生通過已知的知識點進行解決,并在解決問題出注重隨機生成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養(yǎng)成科學的思維觀念及能力。習題練習對學習知識應用及學習效率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中數學雖然已經被列為國家高考重點考試科目,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分值,但是目前一些高中學校教學水平有限,教學方式陳舊,教學質量落后。一些老師在數學教學中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就習題練習而言,高中數學題量較少,難以滿足學生訓練需求;且習題的選擇缺乏針對性,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學習能力,實用性較低;優(yōu)質題型選擇較少。導致學生一味的用數學公式對數學題目進行死搬硬套,課堂教學缺乏生動性。從而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起來很困難、很枯燥。在數學教學中通過習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想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轉化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是學生的數學重要階段,只有打好數學基礎工作才能更好的構建上層建筑。數學思想是有靈魂的、深入其中你就會發(fā)現其中的趣味性,它可以鍛煉人的推理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在高中數學基礎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將數學轉化成學生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方法和樂趣。
1.提高課前準備意識 老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教學方式的選擇字節(jié)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老師在進行習題教學時,首先應當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備知識。簡而言之,老師在進行習題教學之前,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及考綱標準,并以此為基礎掌握教學知識點所涉及的相關題型,以便于合理規(guī)劃課堂時間,在知識點內容講解完成之后,保留有充足時間對學生練習手冊、課后習題、真題演練等習題內容進行綜合研究,整理具有代表性的解題方法及知識點,以便于在課堂中,可以對課堂生成游刃有余,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引導。
(2)備學生。即老師在對學生的試卷或者習題進行批閱時,應當對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予以重視,對出現錯誤較為頻繁的知識點進行統(tǒng)計,對學生學習難點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于在習題教學中能夠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訓練,對易錯、難點內容反復訓練,最終達到知識鞏固的目的。
(3)備策略。即老師在進行習題教學前,應該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規(guī)劃,明確展開習題教學課程的目的、方式、及重難點,在教學中,老師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對那些知識的掌握還不牢固,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正確應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避免學生只知道怎么做題,而不知道數學中存在的奧妙,強迫自己為了考試而學習。
2.習題選擇應慎重 老師在教學時,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尊重個體差異選擇合適的習題。習題選擇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針對性。習題教學與新課講授具有一定差異,重在對已知知識點的靈活應用,為了實現高效的習題訓練目標,老師應該針對考綱內容及教學目標,選擇具體習題內容,以達到知識訓練目的。
(2)可行性。習題練習中應注重分層次教學,針對學生學習效果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老師在習題選擇時,應當以中間層次的學生為基準進行展開,習題選擇難度應當適量,避免難度過大或者過于簡單,難以實現習題訓練的效果。
(3)典型性。與傳統(tǒng)教學的“題?!睉?zhàn)術相比當前教學習題練習更重視質量而非數量,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尤為重要。
(4)習題選擇應該是以課本為載體的深度挖掘,教材的課后練習題目就是十分重要的習題資源,應當對其加強利用,實現教學資源最大化利用。
結語:綜上所述,綜述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必不可少,數學不僅是一門普通應試學科,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思維方式的體現,是我們解決問題和方式方法的重要體現,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習題教學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老師教給學生的不是單純的一道題,一個理論概念,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老師和同學一起互動,討論分析問題所在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習效率,為國家經濟發(fā)展儲備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