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政軒
九月初,我們開始了第一次排練。剛開始,教練教了我們一套初級太極拳法。聽說練太極拳時拍攝的材料還要用來制作祝福視頻,大家特地排了一個由中國學生組成數(shù)字“70”,國際學生圍繞著數(shù)字的陣型。當時我覺得太極拳把我們每個人都連接在一起了,讓我深深感受到“世界一家”的氣氛。拍攝完之后,我們便開始排列隊形,操練口號和步行的節(jié)奏等。
之后我們又參加了一次國慶的正式演練。那天下午四點左右,我們從學校出發(fā)。在進入正式排練的地點前,還須經(jīng)過重重安檢。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國活動組織者的“厲害”。雖然人很多,但大家都能有序地進行安檢,整個過程還特別順利。抵達正式游行的場地后,我們在現(xiàn)場等了五六個小時,期間每個人還收到食物包和水。不得不說,組織者很貼心,就連發(fā)的食物都是符合當時現(xiàn)場情況的。里面有一袋面包、兩袋火腿和一袋榨菜,正好可以做兩大份三明治,吃起來很方便、量也足夠。除了主食,還有士力架和酸奶等其他小零食,這讓我們在演練時完全沒餓肚子。雖然整個過程比較辛苦,因為要一直等到凌晨的時候才會走過天安門,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沒感到累,更沒人抱怨。對我們留學生而言,參加這樣的活動是特別難得的經(jīng)歷。
十月一日凌晨,我?guī)е拥男那楦犖榍巴涡腥罕娋奂?,我們?2號方陣叫做“人類命運共同體”,人數(shù)有上千人。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又緊張又興奮。當我的方陣走過天安門的時候,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差點哭了出來,但我逼著自己不能哭,因為這是歡樂的一天。
除了印尼語,從小我在家里就用潮州方言跟所有親人溝通。此外,母親也通過圖書、動畫、視頻、和兒歌等各種方式鼓勵我學習漢語。我住在離首都大約兩個小時飛機的一個島嶼上,很靠近新加坡。母親時常以旅游為理由,讓我好好學習聽說漢語,因為“不會漢語就不能去新加坡”。此外,母親還常對我說:“學好中文,以后你不會后悔的。”于是從小學起,我不僅會聽說漢語,也開始握筆寫字和認字。后來,母親為我找了一位漢語老師,我便開始了放學后到漢語老師家里學習的生活。后來因為學校的功課繁重,我不能再跟老師學習,但母親依然堅持讓我自學。就這樣,觀看漢語視頻和兒歌成了我的習慣,大一點兒后,我又開始觀看各種漢語節(jié)目和電影。
小時候我曾不理解為何母親如此重視我學習漢語,但踏入社會以后就完全明白了。大學畢業(yè)后,我到一家印尼銀行工作,負責市場營銷和客戶服務。培訓期間曾發(fā)生一件事,銀行有個中國公司的客戶,提交到銀行的所有報告都以漢語呈現(xiàn)。銀行里有幾個朋友知道我學習過漢語,便讓我翻譯報告和幾份相關郵件,也因此讓我有了表現(xiàn)的機會,得到了領導的好評。
雖然銀行是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對我而言還是不夠。并不是收入不夠,而是對社會沒有做出足夠的貢獻。記得前幾年有一部災難電影,劇情是說地球?qū)l(fā)生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災難,人類將會滅亡。世界各地的政府聯(lián)合制作了幾艘可以乘坐上萬人的方舟,但方舟的座位有限,除了有錢的富豪外,政府只允許一些在災難后能對重建世界作出貢獻的人上方舟,例如醫(yī)生、科學家、工程師、軍人和老師等等。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只覺得電影的內(nèi)容和特技做得非常好,長大后再去看卻有了不同的收獲,它提醒我要成為一個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本著為社會服務的心,我開始到當?shù)貙W校當一名漢語教師,想給自己一個練習的平臺,讓所學的漢語知識有用處。當了幾年漢語教師后我發(fā)現(xiàn),雖然我在教漢語的聽和寫方面沒太大的問題,但由于沒有學習過漢語的系統(tǒng)理論,在教學時還是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因此,我決定申請獎學金到中國深造,繼續(xù)進修和提高漢語水平,學習中國文學和深厚的中華文化,希望能學成歸國當一名優(yōu)秀的漢語教師。
目前,我來北京已有一年多了,在這一年里,我的漢語有了明顯的進步。記得有一次我給住在新加坡的親戚打電話,聊到一半時他突然對我說:“我發(fā)現(xiàn)你說話不一樣了,有中國味道了?!彪m然我是印尼人,但也是一名華裔,我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我想在印尼教好漢語,并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在印尼擔任漢語教師期間我就發(fā)現(xiàn),印尼的漢語教學有許多不足之處,其中之一是師資的問題。由于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印尼很多地區(qū)缺乏漢語教師和教材。此外,由于印度尼西亞是非漢語國家,學生欠缺語言環(huán)境來輔助漢語學習。這些因素啟發(fā)我著手做一項網(wǎng)絡漢語教學平臺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我打算做一個能解決漢語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
我心目中的網(wǎng)絡漢語教學平臺,是可以突破空間的限制,讓身在印尼的學生能隨時向中國的教師學習并獲取教材的。另外,通過教師與學生或?qū)W生之間的交流,網(wǎng)絡平臺還能為提供漢語的語言情境,讓學習者事半功倍。
經(jīng)過研究我發(fā)現(xiàn),印尼國內(nèi)還沒有此類網(wǎng)絡漢語教學平臺。為此,我正加緊開展各項研究,比如考察比較國內(nèi)外各種語言類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再加上我的本科是計算機專業(yè),我開始嘗試設計制作一些網(wǎng)站設計,希望能研發(fā)對印尼學習者更有針對性的平臺。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在線跟著老師學習漢語,還可以跟同學和老師建立群組,通過虛擬世界提升漢語能力。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印尼的漢語教學事業(yè)發(fā)展得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曹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