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燕
現代社會各種快捷的信息傳遞已經充斥了傳統閱讀的地位,形形色色的聲圖效果取悅著學生的精神生活,學生用來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更少,閱讀興趣更淡,寫作的靈感也漸退漸亡。其次,現在的學生普遍缺失豐富的生活體驗,寫作大多缺乏典型、個性、真實的素材,寫出來的文章更是寬度不夠,深度不足。一談寫作文,真可謂是“怎一個愁字了得”。面對現實,我們細細思量,學生的紙質閱讀內容更多的便是學生手中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因此,如何利用教材去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便是語文教學中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整個初中階段的語文課本內容包羅萬象:美文、古詩、名著,內容貫穿古今中外,語言文白兼有,風格異彩紛呈,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中挖掘和積累寫作素材。挑選較為典型的課文,指導學生寫讀后感,便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語文教育家葉圣陶指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通過寫讀后感,學生既可以有效內化所學生知識,還可以對文章內容、文章中經典片段及語句進行細品、細評,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感悟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情感表現欲望也隨之加強。學生運用課文中好詞好句已然跳過“摘抄”這個任務性的環(huán)節(jié),在表達中自然運用,而且是帶著思考與理解運用的。由此,課文內容便成了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
編者選編教材的意圖之一就是把教材當做寫作指導的范文,因而我們應該多挖掘并納教材中體現出來的典型寫作方法。例如:七年級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是一篇行文結構較為簡單,詞句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我也和很多老師一樣在分析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這篇文章的寫作章法,課后讓學生仿寫一篇寫景散文。在評改仿寫作文中,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不會就某種景物去進行特寫,所寫作文只有嶙峋的骨架,沒有實在的血肉,其表現出來美感也很牽強。對此,我專門用了一個課時來解決這個問題。課堂上我首先講評了學生的作文,在肯定了學生在行文結構和遣詞造語上的的優(yōu)點之后,點示出大家共同存在的問題,即:“不會就某種景物去進行特寫?!比缓髮@一問題具體做了一個寫法指導。仍然就課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人五個片段進行了集中的寫法分析指導,通過分析我讓學生最直觀地認識到,我們在寫某種景物時,先進行直接描寫,對其進行形、色、味等的描寫,然后進行間接描寫,寫一些與其有關的物或人,進行豐富。然后當堂讓學生選擇一種景物進行片段練習,有的學生寫到了我們北方的春花、春風、春雨;有的寫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園;有的寫了白云。絕大部分學生都寫得不錯,我又趁勢讓其二次修改了之前的仿寫作文,作文質量明顯提高。
在教材中有很多值得續(xù)寫的課文在課后練習題上都有續(xù)寫要求。有時候我們往往因為趕進度或擔心學生寫不出來等因素,把“續(xù)寫”省略了。大部分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續(xù)寫的難度也就很大,能成功的作品不會很多,這或許是我們放棄的主要原因。在這兒我想說的是,續(xù)寫也需要老師的一些適當引導,老師的引導會給大部分有困難的學生給以方向性或內容上的指導,也會給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以參照。因此不要因為續(xù)寫本身的“難”而放棄。例如:分析完《項鏈》這一課后,我結合學生對課后練習題2的探究,布置了續(xù)寫《項鏈》的作業(yè),并對其做了指導。我告訴學生:可以繼續(xù)運用對話描寫的方式讓故事進行延伸;續(xù)寫內容不能脫離小說中人物典型特點和當時社會環(huán)境;續(xù)寫的結局可以是理想化的,也可以是原味化的。(對于理想化的結局我是這樣引導的:每個人都有對故事情節(jié)完美化、理想化的渴望。其次文中十年的辛苦掙錢還債讓馬蒂爾德的身上體現了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人性在改變。在看到依舊貌美的朋友佛來思節(jié)夫人后,她沒有選擇逃避,這也可以說明,十年前后的她變化很大。還有佛來思節(jié)夫人之前愿意把首飾借給她,那么也為之后她知道事實真相后還給項鏈提供了可能。對于原味化的結局我是這樣引導的:金錢有時可以讓一個原本淳樸善良的人變得丑惡,金錢有時可以讓一段深情厚誼變得自私無情經歷了,當得知十年的付出竟然只是為一個假項鏈時,小說中的人物是否會被打回原形,人性中自私的劣性是否會體現的更為突出等)通過指導,學生的續(xù)寫較為成功,甚至于有的孩子把路瓦栽的人物形象也突顯了出來。就是這篇續(xù)寫,又讓我發(fā)現了學生對人物對話的描寫方法不對,不會巧妙運用提示語,人物對話集中時,連成大片,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為此,我又設計了一堂對話描寫指導課給學生進一步進行寫作指導。這樣的寫作指導讓寫作教學基于教材,又延伸了教材,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在我們的教材中,文體相對集中要算古詩詞單元了。以前,我每每抱怨學生:“我把詩詞講得那么細,講完后,讓學生描述某句詩所寫的意境,竟然有很多學生寫得干巴,甚至更多學生寫不出來?!睂Υ耍议_始堅持在帶領學生理解詩句含義時有意識引導他們對詩句進行補白,然后課下布置讓學生擴寫古詩,讓學生在擴寫中補白。后來隨著學生補白水平的提高,我又把這一“擴寫”說成“改寫”,讓學生在語詞補白的同時補白詩人的情感,也就是讓學生把古詩“散文化”。因為詩詞很集中所以這種每首詩都進行散文化擴寫,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效果就非常明顯。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肯花心思,就可以從教材中挖掘出很多值得利用的素材,進行作文教學,只要巧妙地利用好了教材,學生的寫作能力就一定會提高。最后我想說:作文教學是一場盛大的遠行,讓我們一起別趕路,感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