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杰
我翻開一本舊雜志,是1996年第3期《青春歲月》,其中一頁最下面兩行,發(fā)表了我的一句青春寄語:“面對已往無返的多情季節(jié),我無怨無悔,但不等于無憾無傷。曾經(jīng)這樣想,在那些孤獨的日子里,被一個人深深地愛著,是多么的幸?!?/p>
我已回憶不到那兩行文字里,究竟隱藏著什么樣的故事?
我是在遇到吳女士后,又一次回味起那些青春花季的往事。每個人在青春歲月里難免會有很多荒唐事,或美好幸福、或傷感惋惜、或追悔莫及。人至中年,在家庭和事業(yè)中,往往避諱提及那些情竇初開時節(jié)的“糗事”,但是卻有一種純真、一種溫暖,歷久彌新。
去年縣里召開的一次大會上,挨著我坐下的那個女士突然興奮地喊出我的名字,并笑問我:“你不認(rèn)識我啦?”我迅速瞥了一下她座位靠背上的名字,這個女士叫吳萍萍。我又迅速在腦海里“百度”,一口氣胡亂猜了幾個單位名稱,直到都被她搖頭否定后,我才尷尬地說,我這“豬腦子”實在把你忘得沒影了。她看到我一臉的“蒙圈”,爽朗地笑起來。那笑聲分明告訴我,我們可是老朋友??!
當(dāng)她提示到“我們曾在一起參加縣里組織的一次知識競賽”,我腦海里很快就搜尋到了:那是1992年,我當(dāng)時20歲,吳萍萍18歲,都是剛離開校園到工廠上班的新員工,風(fēng)華正茂,夢想遠(yuǎn)方。
我和吳萍萍未免脫俗地唏噓喟嘆起歲月是把殺豬刀,滿面滄桑,早生華發(fā),哪里還有一點兒當(dāng)年青春活力的影子??!我們都是那個年代的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為了生存,掙扎、打拼、沉寂了好多年。我們簡單地交流了各自的生活現(xiàn)狀,我還把自己新出版的一本散文作品集贈給她,她一臉喜獲至寶的樣子。
這么多年過去了,吳萍萍還能記住我的名字,我委實有些不解。我不是非富即貴的人物,如果不說是國企下崗職工,頂多也就是一介書生,百無一用。這個疑問直到一年后我才解開,那是吳萍萍在閱讀完我那本散文集后,給我發(fā)來微信談她的讀后感。在聊天中,我問她,我想知道,這么多年了你怎么還能記住我這個名字?
吳萍萍說,不但記住了,而且印象很深呢!因為那次知識競賽我和她的成績最落后,獲得一等獎的三個人被縣里擇優(yōu)參加市里的大賽了。我和她獲得三等獎,也就相當(dāng)于鼓勵獎。吳萍萍說,她當(dāng)時很失落,是因為后來我給她寫了一封信,才深深地記住了我的名字。
“我還給你寫信?在那個20歲的年齡里,一個男孩子給一個女孩子寫信,那封信不會是情書吧?”我一時緊張起來。因為在那個鐘情懷春的年齡,男孩女孩們都是熱衷于寫情書的。我就曾替人“捉刀”幫助工友給他瘋狂追求的女孩寫情書,因為“穿幫”被女孩識破,弄巧成拙而難為情。
“絕對不是什么情書?!眳瞧计监嵵氐爻吻辶诵诺膬?nèi)容。她說,看到那封信的時候,我心里很感動,感謝你會安慰我。真心地感謝,所以,記憶深刻。我把這份感謝一直埋藏在心底,這么多年都不曾忘記。
我的記憶也逐漸清晰起來。那一次小小的挫敗,比起我在人生中的起伏跌宕,顯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于一個18歲的小女孩來說,剛到企業(yè)參加工作,夢想才拉開帷幕,肯定會遇到難以承受的思想打擊。當(dāng)年那個秀氣的小女孩,那么的活潑乖巧,一頭烏黑的秀發(fā)晶晶發(fā)亮,一雙明眸清澈見底,兩條胳膊皮膚白皙得像兩節(jié)藕。她手腳勤快、腦子靈活,猶如《紅樓夢》里偷偷溜出來的小姑娘,很討學(xué)員們和培訓(xùn)老師的喜歡。她培訓(xùn)知識學(xué)得好、背得快,可能是在正式比賽中,面對電視全程錄像,臺下那么多領(lǐng)導(dǎo)觀眾,心里緊張怯場,沒有能夠發(fā)揮培訓(xùn)學(xué)習(xí)時的正常水平。
在那封信里,我對吳萍萍的安慰實際也是自我安慰,那不過是我與她惺惺相惜。我的安慰卻溫暖了她失落的心,讓她從失敗的陰影里走出來,并把這種溫暖釋放在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尤其下崗后,能夠積極地面對人生。
雖然我和吳萍萍都是鼓勵獎,也各自獲得一份獎品。獎品是一塊石英鐘表,掛在家里的組合櫥上,居然精準(zhǔn)地走了二十余年。一直到我喬遷新居住上樓房,組合櫥和那塊石英鐘表就被遺棄在小院里。吳萍萍的那塊石英鐘表也和我的那塊表有著相同的“命運”,她感嘆地說,那塊表比我們的孩子年齡還大。
吳萍萍說,二十余年里,她經(jīng)常在報紙雜志上看我的文章。她沒有打擾我,卻一直默默地祝福著我。
面對這份無法償還的“情債”,我實在有些感動了,我對她說:“人間有冷暖,且行且珍惜,我們共同珍惜這份純潔的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