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仞
年僅25歲的小周已患鼻炎多年,嘗試過各種鼻噴劑,但效果依然不佳。進入冬季后,他鼻炎癥狀加劇,經常是早晨一起床就開始連打噴嚏,接著開始鼻塞;到了晚上,由于鼻子不通氣,他只能用嘴呼吸,經常半夜醒來感到喉嚨干痛得厲害。
近日,他來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就診。該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李湘力接診后,在仔細詢問小周的病情基礎上,決定給他采用“鼻炎神經節(jié)刺激術”治療,結果在下針1分鐘后,小周鼻子立刻通氣了,效果非常顯著。
李湘力介紹,她給小周下針刺激的地方叫做蝶腭神經節(jié),也稱翼腭神經節(jié)。位于顏面深部的翼腭窩內,發(fā)出許多細小分支,分布在鼻、咽、腭及眶部,支配這些部位的腺體和血管,其中就掌握著鼻功能的興奮和抑制,包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各司其職、互相調節(jié):交感神經有使血管收縮的功能,因而能使鼻黏膜及海綿體內血流量變小,腺體的分泌物減少;副交感神經則能擴張血管,使海綿體內過分充血,鼻黏膜膨大,腺體分泌物大量增加。
“一旦由于過敏、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功能失調,超過了自我調控的范圍,就需要外界的幫助。此時通過刺激蝶腭神經節(jié),產生突發(fā)的劇烈的刺激來喚醒紊亂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鼻黏膜血管的張力和血流,就能使鼻通氣立即改善。”她表示,“蝶腭神經節(jié)”的取穴位置位于顴骨弓的下緣與冠突之間的縫隙中。施針后,患者在鼻部、眼睛、上唇、牙齒或者耳部會有放電一樣感覺,有些患者半邊面部會有麻脹感。
李湘力介紹,“蝶腭神經節(jié)刺激術”療法與“靳三針”等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不同(編者注:靳三針是廣州中醫(yī)藥大學著名臨床針灸學家靳瑞教授及其弟子在臨床上常用的一些臨床針灸配方,如“鼻三針”“耳三針”“胃三針”等,每次取穴三處,擅治腦病、視神經萎縮、兒童弱智等疑難雜癥)。這種方法不僅能立即緩解癥狀,還具有取穴少、安全、療效持久等優(yōu)點。輕微患者只需1針即可見效,且首次效果最佳?!袄媳茄住被颊咭恍瞧谥委?~3次,配合中藥調理,也可達到較好效果。
另外,針灸對于以下病癥也有一定療效:失嗅(特別是鼻甲肥大屬于阻塞性者)、早期突發(fā)性耳聾及突發(fā)性耳鳴、突發(fā)性面癱、干眼癥、三叉神經痛。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