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游語言技能在導游素質(zhì)技能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導游語言的訓練在導游員培訓中的地位極為重要。本文針對導游語言的基本特點與要求及目前導游語言訓練中存在的一些狀況,尋求導游語言的訓練方法,將導游語言課堂訓練方法進行了豐富和完善,為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導游提供途徑。
【關鍵詞】導游語言;技能;知識
一、前言
導游語言是導游從事導游職業(yè)的主要手段,導游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做好導游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導游語言對導游人員做好導游服務工作,提高導游服務質(zhì)量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導游服務質(zhì)量和接待效果。在旅游活動中,出色的導游語言往往使游客興致盎然,而捉襟見肘的導游語言常常令旅途索然無味。
二、導游語言的基本要求
(一)清晰準確的表達信息
導游不論用普通話、方言和外語,首先語言要規(guī)范,發(fā)音要標準,語調(diào)要自然。其次,聲音要純正洪亮。既不是輕聲細語,也不是噪聲如雷。語言要通俗流暢,不要有口吃、口頭禪等不良習慣;語速中等,語氣誠懇。其三,語言詞匯要豐富,用詞要準確恰當。導游語言要簡潔明了,表達清楚,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淺白易懂,按口語化要求,縮短句子,或句中停頓。用語要恰當,切忌信口開河,任意夸大(如:世界第一,中國最大等)。其四,姿勢要得體,手勢要恰當。導游講解并不是單純動口就可以圓滿完成的,必須用肢體語言來輔助導游講解。
(二)美感的傳遞與表達
旅游是游客精神享受的一種追求,是一種追求美、享受美、陶冶美的過程。這就要求導游在進行導游服務的時候要具有美感,尤其是語言一定具有美感。要善于恰當?shù)剡\用一些修辭手法,如對比、夸張、比喻、比擬等來“美化”自己的語言。感染游客的心理和情緒,使其游興大增。首先,描述性語言要華麗。導游員在講解時可通過錘煉,具有形象、傳神、鮮明、生動等表達效果的語言材料,在語音、語義、詞語、句式等表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切忌冗長、空洞。其次,敘述性語言要流暢。無論是講解科學知識、歷史文化、還是講述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典故以及風土人情等。導游語言都要流暢自如、親切動人、引人入勝。
(三)輕松幽默的氛圍
幽默一種重要的語言藝術(shù),它可以使導游的講解妙趣橫生,使游客輕松舒緩,使氣氛活躍,提高游客的游興;當遇到問題時,幽默也可以使游客的情緒放松,保持樂觀,忘記憂愁和煩惱;幽默還是一種處理問題的手段,可以消除人際關系中的隔閡,緩解甚至擺脫窘境。游客走出家門出來旅游的目的就是一種追求精神上放松,心靈上愉悅,如果碰到個不懂幽默沒有趣味的導游,不僅浪費了金錢和時間,更重要的是浪費了游客的那一份對旅游的追求和遐想。導游語言使用中可采用借題(景或事)發(fā)揮,用夸張、比喻、諷刺、雙關等手法,使導游語言錦上添花。
三、導游語言訓練途徑
(一)強化基礎知識,擴大知識面
作為一名合格的導游,豐富的知識面是首要條件,優(yōu)秀的導游應該具有“T”字型的知識結(jié)構(gòu),具有博而專的知識特點,沒有廣闊的知識積累就不可能有豐富的語言,導游語言不是抄襲背誦別人的導游詞,而是內(nèi)涵的展現(xiàn)、知識的傳播,所以在導游語言訓練的第一步便是夯實基礎知識。
導游語言所涉及到的知識包括:歷史、地理、文學、風俗、建筑、園林等等,學生要訓練的不僅僅是各種基礎知識,而是要能夠把這項基礎知識融會貫通,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呈現(xiàn)在腦海中,完成一套完整的第二風景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例如要講述故宮的時候,導游語言中就要包含故宮的歷史淵源、獨特的建筑風格、明清兩代皇帝的奇聞異事等。由此可見單一狹隘的知識視野是遠遠無法滿足導游語言的需要。
(二)培養(yǎng)自信力
自信是一個人自我肯定的體現(xiàn),充分自信的人才有社交的欲望,自信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導游員在進行導游交際的前提必須有一定的自信,所以在進行導游語言的訓練時把學生的自信培養(yǎng)放在了第一位,就是讓學生大膽的說出來,尤其是針對那些性格較內(nèi)向的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自信心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不開口說話,這就勿談導游語言的訓練了,所以把導游語言的訓練分散到每一次教學過程中,在每一次課程開始都設立了“課前展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拘內(nèi)容,重在展示自己,給學生提供人前展示的機會,所謂熟能生巧,隨著次數(shù)的增多,學生表達自己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表達的內(nèi)容也越來越豐富,實際的導游語言也越來越流暢和生動。
(三)擴大人際交往面
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人群就是同學,有本班級的同學,本專業(yè)的同學,全校的同學,學生間的交流是學生社會交際的原始狀態(tài),也是學生步入社會前的演練。我們可以想方設法增加同學間的交流。課堂討論、模擬演練、團體合作都是增加同學間交流的方法。
小組人數(shù)不宜過多,人數(shù)過多會使小組內(nèi)部有些人不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被忽略掉;小組人員也不宜太過穩(wěn)定,否則交際面就會限定,顯得狹窄甚至僅限于幾個好友之間,那我們訓練交際的目的就難以達到了。
(四)靈活運用講解技巧
目前院校采用的教材中都會給我們提供一些講解技巧,例如:杜煒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導游業(yè)務》中提供的講解技巧是:簡單概述法、分段講解法、突出重點法、觸景生情法、虛實結(jié)合法、問答法、制造懸念法、類比法、畫龍點睛法、創(chuàng)新立意法十大講解方法。這些基本技巧確實實用,我們在很多書籍、網(wǎng)絡上都能很輕松的找到這些技巧,但是這也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局面,更有甚者干脆就抄襲、背誦導游詞或范文,以至于所謂的導游技巧乏善可陳,毫無新意。
在技巧訓練中,不應該用固定的技巧模式去束縛學生,不能去生搬硬套,而是讓學生在寫作中仔細體會、揣摩導游技巧,然后內(nèi)化成為自己的東西,再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出來,形成自己個性化的獨特體系,再與教材中所提供的講解技巧相參照,擇其優(yōu)者而習之,結(jié)合自身特點博采眾家之長融會貫通,才能完成導游風格的形成過程。
(五)強化模擬訓練
理論知識再扎實,也需要實際演練,在進行模擬訓練的時候先選擇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進行訓練,可以是教學樓、圖書館、宿舍、食堂等日常生活地方,也可以是學生家鄉(xiāng),學校所在城市等地方,這些地方是學生接觸較多較為熟悉的場所,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建立起學生導游語言訓練的信心。然后再完成實地景點講解任務,選擇合適的景點很重要,盡量選擇學生熟悉的,比較知名有影響力的景點,例如: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由教師主導,導入基礎技能和基礎知識,學生主體加入到任務中,體會和總結(jié)相關技能和知識,訓練主線有層次、有節(jié)奏、有針對的訓練、反復訓練,達到實踐出真知這一目的。學生在練習中從初級層次切入,漸入佳境的到達高層次,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四、結(jié)語
導游語言訓練需要持之以恒,要貫穿于各門專業(yè)課程當中,注重夯實基礎知識,使導游語言言之有物,言之有趣,注重提升導游語言內(nèi)涵,變背誦為交流,為旅游業(yè)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專業(yè)導游人才。
參考文獻
[1]毛艷羚.高職院校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科技信息,2007(6):148.
[2]凌惠華,杜建華,郭繼和.解剖學實驗課時與教學效果的相關性觀察[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7(3):98-99.
[3]田穎,劉俠.微生物課程改革與職業(yè)技能鑒定銜接初探[J].微生物學通報,2007,34(1):7-9.
[4]肖功年,袁海娜,等.“實學實效”教學理念的實踐與探索:以果蔬加工工藝學課程為例[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0,22(4):46-48.
作者簡介:
李春光(1982-)女,籍貫:黑龍江,民族:漢族,學歷:本科,哈爾濱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