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英
摘 要:小學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最為重要的階段,是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的啟蒙階段,也是小學生成長快速的階段。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的管理者,其對班級的管理水平可以直接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成長。因此需要時刻關(guān)注小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動態(tài),更好地了解學生,提高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本文就對班主任如何加強班級管理質(zhì)量提出一些措施建議。
關(guān)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小學
小學階段在人一生當中是最為基礎且重要的階段,因此現(xiàn)今的班級管理工作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學班主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思想建設方面,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需要對學生在思想道德形成的過程中加以指導,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進一步提升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效率,提升班級整體的素質(zhì)教育。
一、班主任需要明確自身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1.教師明確自身的使命與責任
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家庭的大家長,應當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將學生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以學生為主。班級管理工作在教育領域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前提下,對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要求更加嚴格,要求班主任深入的研讀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并通過培訓等不斷地對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進行提升。
2.根據(jù)年級不同分層次對學生提出要求
除此之外,班主任根據(jù)小學年級的不同,對學生也需要分層次的提出要求,不能將所有的學生都一概而論,對三四年級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方面形成良好的習慣以及找到自己的 學習方式,并具備一定的知識整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準則的要求[1]。
二、構(gòu)建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體系
班主任雖然作為班級的管理者,但是班主任只是作為班級管理的一個核心人物,對學生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班級對于學生和班主任而言,是一個大集體,就好比大家庭一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小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管理力量,為班級管理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首先需要明確班級管理的目標,是通過對自己進行約束以及素養(yǎng)提升,來影響整個班集體中的每個學生;其次需要建立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班級管理體系,發(fā)揮班集體中每個人的價值,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因此班主任需要從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fā),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自己的管理價值,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去參與到班級管理以及日常的班級生活當中。每個班級里一般都會有班長、副班長、課代表、文藝委員、生活委員等,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了解之后,選出一部分學生來擔任一定的職務,進而增強學生的自我責任感以及對班級的責任感,也可以讓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得到鍛煉。例如,在學生群體中善于與人溝通交流,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的學生,可以選出擔任班長或者副班長;對相關(guān)科目學習情況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其擔任各科的課代表,在班級中學生遇到學習問題的時候可以進行輔導;對在藝術(shù)方面有天賦的學生,可以讓其擔任文藝委員;對比較細心,在生活當中有責任心的學生,可以選出擔任生活委員,對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幫助并解決。
三、全面、充分的了解學生
1.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對學生不只是進行知識的傳授,還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引導其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過程中可以形成正確的三觀,建立健全的人格,養(yǎng)成積極地生活態(tài)度。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起著領導者的作用,想要提升班級管理的工作質(zhì)量,首先需要對每個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充分的了解,對每個學生平等對待,不能因為學習成績、家庭情況而對學生進行區(qū)別對待[2]。
在對學生進行了解時,不能僅僅只是對學生的外部情況進行了解,外部環(huán)境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習慣、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還需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心理變動進行了解。班主任在首次接觸一個班級的時候,第一步應該與每個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真正地了解學生狗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與學生以朋友的方式進行相處,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真正地對學生進行關(guān)懷,才能夠為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2.教師與代課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除此之外,班主任還需要時刻根據(jù)與其他的代課老師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每個學生在其他學科課堂中的表現(xiàn),更好地對學生進行了解,也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偏科情況或者是其他學習情況。例如小學生一般對于班主任的課堂都是表現(xiàn)良好,畢竟是班主任的課堂,小學生都會好好的表現(xiàn),但是其他代課老師一般可能對學生了解不多,小學生在課堂上又比較好動。在英語課堂中,由于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可能會在課堂中表現(xiàn)不佳,班主任可以根據(jù)與英語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地為學生提供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想要提升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需要明確自身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僅要求班主任管理好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需要對小學生的校園日常生活進行管理,加強與小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動態(tài),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關(guān)注,更好地了解學生,充分了解其思想道德的形成過程,引導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楊會杰,楊天燕.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與建議[J].學周刊,2018,87(11):78-79.
[2]周麗麗.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