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琦琦 王雷
【摘要】自“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以來,中國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大幅度提高,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本文針對2014-2016年相關的文獻,探究“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中國OFDI的研究現(xiàn)狀與啟示。本文第一部分從投資引力模型、投資便利化、貿易投資便利化、投資效率角度,對已有OFDI文獻進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對影
OFDI的研究模型介紹,分為引力模型和VAR模型;第三部分是針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為我國政府提供參考性的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OFDI
一、文獻綜述
(一)投資引力模型角度
學者們通過傳統(tǒng)的投資引力模型得出的一般性結論是:中國OFDI與東道國的GDP、市場規(guī)模、制度環(huán)境正相關,與勞動力成本、稅負、地理距離負相關。還有學者對傳統(tǒng)的投資引力模型進行擴展,除得出與上述一致的結論外,還得出中國OFDI與東道國的自然資源稟賦、產業(yè)內貿易程度、經濟自由度、對中國產品的接受程度等因素正相關。
(二)投資便利化角度
目前學術界對投資便利化內涵的認識尚未統(tǒng)一,但大部分學者普遍認為投資便利化是通過簡化各種在國際投資各階段中涉及到的程序,以達到為企業(yè)的投資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便利、透明投資環(huán)境的目的。通常采用市場準人、審批程序、信貸融資、投資保護和爭端解決等指標對投資便利化水平進行評價。
(三)貿易投資便利化角度
學者們一般采用Wilson提出的國家貿易便利化指標體系,包括:港口效率、海關環(huán)境、制度環(huán)境和電子商務四大指標。但一些學者認為隨著區(qū)域經濟一體化、世界經濟自由化、國際分工專業(yè)化的逐步深化,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表現(xiàn)出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應當結合當前的經濟背景和實際情況,將貿易便利化和投資便利化放在一起進行研究。
(四)投資效率角度
田澤等的研究表明: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效率總體處于中低水平,且各區(qū)域差異較大。但李計廣等通過建立隨機前沿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對沿線國家的投資效率整體處于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OFDI的潛力得到較好發(fā)揮。
二、相關模型介紹
(一)引力模型
(1)經典的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最初源自牛頓萬有引力思想,Tinbergen將其延伸至經濟學領域中,得出一個比較簡單的模型,即:認為兩國的合作規(guī)模與經濟總量成正比,與兩國的地理距離成反比。在經濟學領域經典的引力模型為:
三、創(chuàng)新與啟示
(一)加強對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
張亞斌的研究表明,“一帶一路”國家普遍存在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滯后等問題,這些成為制約其吸引外資的一大瓶頸,而中國恰在基礎設施領域擁有過剩的產能和豐富的建設經驗,增加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OFDI對中國而言是一舉兩得的選擇。
(二)重視與“一帶”國家海外華人的互動
趙明亮將“一帶”和“一路”國家分開研究,結果表明中國與東道國家使用共同語言對OFDI有正向影響,因此要注重與“一路”上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華僑的互動,鼓勵其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來。
(三)注意防范對“一路”國家投資的風險
趙明亮的研究還表明東道國國內的反華情緒、與中國的主權摩擦等因素對OFDI有反向的影響,因此中國在對“一路”國家投資時,應該要注意對投資風險進行分析,并制定相關的防范方案。還可以通過兩國領導人的互訪,來增加溝通,增強政治匕的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