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仲省
甘惜分是一位老新聞工作者,也是新聞教育家、新聞理論開拓者。筆者曾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兩次到人民大學學習,聽過他講課。他中等身材,略顯瘦削,但兩眼炯炯有神,語速不緊不慢,語言幽默生動,敢于直陳時弊,一語擲地有聲:“新聞是有學的?!彼麑π侣劺碚撨M行了深刻的闡述,還提出要熱愛新聞事業(yè),“有責任感,如醉如癡,如戀如狂,將軍戰(zhàn)死在戰(zhàn)場,學者倒斃在書齋,死要死得有價值”。使人心潮奔涌,大有醍醐灌頂之感。后來拜讀他的文章,深知他對如何度過晚年和如何養(yǎng)生有一些獨特見解,而且壽至百歲仙逝,其高風亮節(jié)值得我們懷念。
甘惜分90多歲時,有學生問他,有何長壽之道。他說,我沒有什么長壽之道,也不相信什么長壽秘訣,從來不吃什么保健品。
在進入百歲時,他曾寫百歲歌:“人之一生,有喜有悲。做人做事,有是有非。求真求實,百折不回。待人接物,不亢不卑。千錘百煉,惜墨如金。不求名利,能進能退。有勞有逸,能吃能睡。一日三省,問心無愧。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痹娋淅世噬峡?,言簡意深,蘊含哲理,長壽秘決也在其中。
其一,有喜有悲,坦然處之他一生坎坷,曾在前線采訪,多次遇險。在歷次運動中曾遭批判,但他“寧向真理下跪,不向謬誤低頭”,求真求實,明辨是非,受委屈時事業(yè)心更執(zhí)著,遇爭論當作燧石激火,越打越亮,終于在新聞理論方面做出了開拓性貢獻。他說,我之所以比較長壽,是由于我只想大事,不想小事,我的事業(yè)就是我的大事。我有約100個筆記本,記下看到的、想到的事物和思想,以便隨時運用。這使他心境開闊,不為小事所累,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省卻許多煩惱。
其二,淡泊名利,時常反思歌中說“一日三省,問心無愧”。他認為:“人到老年,特別是我這樣一生坎坷、一生拼搏的老年,免不了時常反思以往的歷史,以勉勵下一代。”他反對稱他為“新聞界泰斗”,說自己只是一個探索者,并談到了自己的不足,一是不懂外語,這是很大的局限性。還有不重視數(shù)理化,而科學技術發(fā)展離不開數(shù)理化。二是自己性格的一個缺陷——太書生氣。經常反思使他永不自滿,視名利淡如水,不背已有成績包袱,思想開朗,輕裝前進。
其三,不圖安逸,老有所為他說:人家說我這個老頭子九十歲了,但思想上還是年輕人的思想。我每天都在工作,沒有星期日??磿?、看報、想問題,有時候還寫點東西。老年人不能閑著,特別是腦子不能閑。腦子長期閑著,就會老糊涂。要多想事,多想大事,多干事。
他離休后并沒有賦閑,繼續(xù)關心國家建設發(fā)展,關心新聞事業(yè)的改革進步。他帶頭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輿論研究所,連續(xù)做了多次針對各界代表人上的調查,對我國相關部門了解民情起了一定作用,曾獲“北京市先進單位獎”。
其四,飲食清淡,定時定量他在飲食上不追求什么特色美味、高級營養(yǎng),也從來不用什么保健品,而是注意營養(yǎng)均衡,合理搭配,每餐吃的不多,因此避免了老年發(fā)福肥胖,身體輕捷,避免臃腫給各個器官帶來的負擔。
其五,勤練書法,樂于動手他從小愛書法繪畫,離休后堅持揮毫潑墨。他的書法遒勁有力,瀟灑俊逸,奔放自如。練習書法使他心情放松,心境愉悅,寫字時全神貫注,手腦帶動全身運動,“萬般風雅詩書畫,百歲人生真善美”。日常生活中,他喜愛自己動手,自己能干的事決不麻煩他人。2005年,有的學生看到他自己注射胰島素治糖尿病,就問:“為何不找護上打?”他說:“自己能打,干嘛找別人。”
他經常囑咐自己所帶的研究生:“知識不老化,思想不僵化,文風不套化”;“勤學常思,求真求實,胸懷家園?!边@既是學術研究成功之路,也是常保青春活力和健康長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