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科研人員在近期出版的《電子醫(yī)學》(網(wǎng)絡版)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孕婦多吃魚可以補充足量的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早產的風險。
研究人員對724名丹麥籍孕婦進行了跟蹤研究。所有受試者都在懷孕初期和中期接受了血液檢查,并記錄血液中ω-3脂肪酸的含量,根據(jù)ω-3脂肪酸的含量高低,從低到高將受試者分為5組。結果發(fā)現(xiàn),有376名孕婦在妊娠34周前分娩(胎齡小于37周為早產兒),348名孕婦足月分娩。對比發(fā)現(xiàn),孕婦血液中ω-3脂肪酸最低者與最高者相比,發(fā)生早產的風險高出10倍。
研究人員稱.ω-3脂肪酸的主要成分是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主要存在于魚類和海產品中,尤其是鮭魚、鯖魚、金槍魚、鯡魚和沙丁魚等。據(jù)美國新生兒缺陷基金會稱,美國大約有十分之一的新生兒早產,而早產會面臨許多嚴重的健康問題。有研究認為,ω-3脂肪酸可以減少孕婦炎癥,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減低早產的風險:也有人認為,缺乏ω-3脂肪酸可能會導致胎盤細胞發(fā)生應激反應。但不管機理如何,ω-3脂肪酸與早產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建議孕婦每周食用2~3份魚類(每份約114克)。
(楊光平/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