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
(長泰縣農場中學,福建 長泰 363900)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1]只有家校共同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教育部印發(fā)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規(guī)劃中也要求“充分利用包括有線電視網在內的公共通信網絡,積極推動教育資源進家庭”。當前,隨著通信設備、移動裝備的不斷發(fā)展,推出了如移動學習、短信平臺、微信、QQ群等軟件,家校溝通逐漸打破了時間、空間交流模式的限制,尤其是微信更是當前家校聯(lián)系的時代寵兒。本文就其在家校合作共建中如何構建及合理運行進行探索。
為了解利用微信群建立家?;ネㄆ脚_在家長們心中的看法,筆者研究團隊對城鄉(xiāng)結合部的100名家長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分別針對如何借助微信平臺對家校合力構建與運行、家校雙方對于學生成長的合力構建,以及如何利用微信平臺推廣家庭教育等問題進行具體深入的調研。調研結果表明,一是大多數(shù)家長使用微信頻率高。有72%的家長經常使用微信,其中女性家長用微信幾乎天天在線。有92%的家長認為微信平臺能夠解決家長與老師溝通的問題。由此可見,利用微信群搭建家校溝通平臺還是很受家長們歡迎的。二是搭建家校微信群有利于家校溝通。76%的家長勾選了“發(fā)送各類通知”;56%的家長勾選了“完成作業(yè)情況及時反饋”;43%的家長勾選了“與及其他家長交流方便”。這一調查結果反映了家長們對微信群中的信息發(fā)布傾向于對學生平時在校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及家長與家長、家長與老師們的溝通了解。三是家校微信群便于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64%的家長選擇“作業(yè)和學校通知類、學生在校學習、表現(xiàn)”;42%的家長選擇“考試成績類”;29%的家長選擇“家庭教育指導類”。可見家長們對微信群中內容的要求還是停留在育兒的初級階段,他們只懂從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卻不懂得每年齡層家長們應該做些什么事。但從29%的家長選擇“家庭教育指導類”這一信息來看,可喜地發(fā)現(xiàn)家長們并不排斥教師對他們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
作為微信家長群的管理者,教師應適時、適量發(fā)布各項信息,做好微信溝通、管理、監(jiān)控及相關服務工作。
復旦大學教師陳果說:“人對最親近的人最殘忍,因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對方點點滴滴的優(yōu)點?!盵2]教師忙于教學,忘了對當天同學的進步進行肯定,家長忙于工作,忘記了對孩子當天獨立生活進行表揚,不知不覺間老師與家長們都做了“最殘忍的事”。表揚是天底下最廉價的鼓勵方式,而記住它的老師,也會收獲滿滿。筆者發(fā)現(xiàn)有一個微信群對班級建設起了很大幫助。那是一個五年級家長群,也是一個新組建的班級團體。班主任是一名新任的“二寶”之媽,產假讓她延遲了近一個月上班,錯失了組建班級班風的最佳時機,代課的班主任是名新老師,對學生些許縱容。面對重重壓力,她沒有灰心,她一上課就開始挖掘每日新星,并通過微信群及時向家長們報道。今天張同學書寫工整,值得大家學習;明天李同學作文有獨到見解,讓大家美文共享;后天王同學將講臺上的粉筆整理得干凈、整潔,讓大家給點個贊……月底還來個大總結:閱讀之星、進步之星、班級十佳、勤勞之星等等。就這樣,班風上去了,孩子各方面進步多了,家長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教育工作中來。
現(xiàn)代化教育應該抓住手機微信這一平臺開展教育工作。加強家校聯(lián)系,借助微信來實現(xiàn),過去的家?;又?,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或短信交流。而微信被人們廣泛接受以后,家?;拥男问骄拓S富多了,如一對一交流、一對多交流、多向交流、音頻交流、視頻交流、文字交流等。運用微信平臺進行家?;?,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坐井觀天、閉關自守,只會讓自己成為套中人。筆者認為在微信平臺上推送時新文章很有必要,曾向家長推送了以下公眾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如,“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是由中華家庭教育網顧曉鳴專家團隊創(chuàng)辦的推送各類家庭教育理念,是為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各種難題答題解惑的一個公眾號。此外還有學生安全教育平臺、貝殼媽媽等,能讓家長學習家庭安全教育、家庭教育藝術等知識、技巧。
微信群是一個大群體,人員關系復雜,對教師而言,在微信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一是給予每個人最大的尊重,一視同仁,不以成績、外表來評判個人,應使他們得到同樣的關懷。二是給予每位家長和學生足夠的信任,使交流互動和諧有效地開展。三是實事求是地對待每件事、每個人教育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梳理其中的是非曲直,在運用微信平臺與家長及學生交流時,一定要尊重事實,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待任何事、任何人。教師在和家長交流解決學生問題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公平地對待每個家長和學生。另外,在我們強化微信群規(guī)矩,認為以下問題應該讓家長明確:一要樹立公共意識,擺正自己在家長群中的角色。每一位家長們都應有公共意識,要充分意識到自己在家長群上的行為與實際具有一致性,在說出每一句話之前都應想想是否合適,是否會對別人造成影響,損害公共形象。二是勿當“水軍”,一味奉承討好教師。三是尊重個人隱私,建立尊重、平等、合作的家校關系。家長群中的家長都是來自各行各業(yè)的人員,不應將家庭瑣事帶入微信群中;也不應把這當成是炫耀自己孩子或是批斗自己孩子的場所。在家長群中每一位成員入群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家長群應是家庭教育的聚集地,在群里每一位家長都是平等、合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