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力
摘 要 青少年介于兒童和成人之間,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我國備受矚目和關照。然而正是由于這個群體的特殊性,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譬如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權益受到侵害等,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人們的眼球,迫使人們更加高度關注青少年的成長。本文主要從青少年群體的特殊性入手,談談在當今社會,青少年利用法律進行自我保護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 青少年 法律 自我保護
一、青少年群體的特殊性
在我國發(fā)展心理學界看來,青少年的起止年齡一般被界定為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這一階段,即介于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一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重要也最為特殊的時期,涵蓋了青春期的絕大部分時間,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處于心理和生理的一個轉變階段,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然而他們往往要面臨來自許多方面的壓力,比如繁重的學業(yè)、父母親人的殷切期盼、社會的關注等。由于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因此很多情況下無法從容應對這些壓力。且由于青少年未曾踏入社會,不懂社會中存在的人心險惡,稍不留神就會遭受侵害,或者受人引誘,走上歧途。因此,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一件尤為必要的事情。
二、有關青少年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
(一)專門的青少年保護法律法規(guī)
我國出臺的專門針對青少年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這些法律中的規(guī)定大體合理、全面,明確了相關的原則和內容,涵蓋了國家、政府及行政部門、家庭、學校和相關社會團體等在內對青少年的成長應盡義務的義務主體。與此同時,對于侵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行為,也對其劃分出了一定的法律責任,使得司法實踐有法可依,逐步將零碎、繁瑣的內容串聯起來,使得法律體系制度化、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化。
(二)其他有關青少年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
1.民法。我國民法總則規(guī)定,我國8歲以上未成年人享有和成年人一致的民事主體資格;設立監(jiān)護人制度,監(jiān)護人必須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各項合法權利?!痘橐龇ā分幸?guī)定,父母必須對自己的子女履行撫養(yǎng)、教育義務,禁止虐待、遺棄,禁止使用家庭暴力。
2.刑法。我國在《刑法》中規(guī)定了沒有滿十四歲的人有犯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已經滿十六周歲的人犯了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但是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刑法》中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八個罪名,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同時還規(guī)定了犯罪的人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不適用死刑等內容。
3.社會保障法。這個主要體現在關于勞務規(guī)定的一些方面,比如在《勞動法》中對于女職工以及未成年工,國家有給予特殊的保護,諸如不允許安排童工進行高強度勞動和禁止從事的勞動,同時那些用人主體要對未成年人安排定期的體檢以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健康。
此外在行政、教育等多個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規(guī)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權益需求,保障他們的利益不被侵犯,全面具體的立法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構建起來了對于青少年的法律保護體系。
三、青少年如何利用法律進行自我保護
(一)學會利用法律的角度思考生活中的問題
舉一個曾經親身經歷過的例子。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女兒因為同班同學之間的打鬧被殃及,臉上因為飛過來的玻璃被毀了容。這是一件很明顯的民事侵權行為,卻讓這位父親犯了難,女兒同學的家長不愿意負責,這位父親也沒有想到過拿起法律的武器為自己的女兒爭取權益,希望找辦法和平解決。在這件事情中,首先受害者在請求賠償不成時就應當想到從法律的途徑去解決,同時對于打鬧過失傷人的這兩位少年來說,應當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不要輕視自己的行為,要以法律而規(guī)之。
(二)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
大多數青少年由于從小都在接受應試教育,以學習科學知識為主要任務,很多學校和家長都忽視了德育——即包含在德育中的法律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因此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普遍比較薄弱。青少年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很少會有人想到用法律來解決問題,大多都是私人協(xié)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吃虧的還是青少年。因此,青少年必須清楚我國法律對于自己的保護力度之大,學會利用法律維權。就拿上文所述的例子來說,被傷害的這位女孩完全可以尋求家長幫助,訴至法院,請求維權。利用法律維權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勞動訴訟、行政訴訟,再如民事仲裁、民事調解等方式,都是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權益的有效途徑。
(三)利用各種方式豐富法律知識,增強自我維權意識
首先,家庭是青少年個體生活、成長的第一空間,家長對家庭的責任感,態(tài)度,對子女的教育引導,是極為重要的,家長應當加強對孩子的普法教育,告誡孩子何可為之何不可為之。其次,學校是青少年最為關鍵重要的成長搖籃,學校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可以利用學生易于接受的多媒體方式比如法制欄目法制電影,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去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也學會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后,也可以將法制教育滲透于各種校園活動中,比如開展演講比賽、論文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去了解法律。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增強法律觀念,實現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
四、結語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和行為異常問題的時期,未成年人的權益受到侵害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從多方面的法律角度去構建關于未成年人的保護體系,對于減少青少年犯罪,保護青少年利益,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許暢.關于青少年權益法律保護情況的調研與思考[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7(5).
[2] 趙燕.青少年如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J].中國校外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