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盈娜
【教學(xué)內(nèi)容】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45~47頁。
【教學(xué)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引出分?jǐn)?shù)的意義課件演示分?jǐn)?shù)的產(chǎn)生。
師:你還想知道分?jǐn)?shù)的什么?
生:分?jǐn)?shù)表示什么意思。
教師板書課題:分?jǐn)?shù)的意義
二、分步探究,理解分?jǐn)?shù)的意義
1.感悟分?jǐn)?shù)的意義。
(學(xué)生動手操作畫圖,教師巡視)
2.理解分?jǐn)?shù)的意義。
師生交流展示:
(1)
(板書:一個物體)
(2)
(3)
(4)
師:同學(xué)們理解很深刻,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diǎn)?
生:都是把一個物體或一些物體平均分成4 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來表示。
教師完善板書:數(shù)學(xué)上我們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用單位“1”表示,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來表示。
(齊讀單位“1”)
3.完善分?jǐn)?shù)的意義。
師:現(xiàn)在你能說說分?jǐn)?shù)所表示的意義嗎?
(小組討論,師生交流)
概括小結(ji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就叫做分?jǐn)?shù)。
4.理解分?jǐn)?shù)單位。
生:有3 個。
師:這樣的一份就是分?jǐn)?shù)單位。
生:有7 個。
同桌之間舉3 個分?jǐn)?shù)說說該分?jǐn)?shù)的分?jǐn)?shù)單位,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設(shè)計意圖:有針對性地選取多個學(xué)生作品,讓學(xué)生在交流與思考中逐步概括出分?jǐn)?shù)的意義。在比較、交流中為學(xué)生更好地理解分?jǐn)?shù)的意義打下基礎(chǔ)?!?/p>
三、整合思辨,拓展單位“1”
1.溝通聯(lián)系,單位“1”大變身。
(1)
師:單位“1”是誰?
生:把10 個看成單位“1”。
師:涂色的可以用什么分?jǐn)?shù)來表示?
(4)把2 個看作單位“1”,4個可以看作是多少?(單位“2”)
(5)把1 個看作單位“1”,(逐一出示),2 個就是(單位“2”),3個就是(單位“3”),4 個就是(單位“4”)……
(學(xué)生在練習(xí)單上表示)
生1:不管是把1 個還是2個平均分成8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生2:我們要分清把誰看作單位“1”,也要分清分了幾份。
生3:單位“1”真是包羅萬象。
【設(shè)計意圖:相同的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shù)與取的份數(shù)不一樣,分?jǐn)?shù)也不一樣;取相同的個數(shù),單位“1”不一樣,所表示的分?jǐn)?shù)也不一樣。】
2.聯(lián)系辨別,理清具體數(shù)量與分率。
(1)分一分,填一填。
把12 顆糖,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這些糖的( )。
師:同學(xué)們,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 )顆?
生:6 顆。
師:你怎么會想到6 顆?
生:把12 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6 顆。
師:把你的兩種想法跟你同桌分享一下。
出示:把12 顆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些糖的( )。怎么想?是(4)顆,怎么想?
(2)說說分?jǐn)?shù)單位的個數(shù)。
(3)教師說平均分的份數(shù),學(xué)生回答每一份是幾顆。
第四小題出示:把12 顆糖,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這些糖的( ),每份有( )顆。
師:做了這道題后你有什么話想說?
生1:把12 顆糖平均分成幾份的時候,求每一份有幾顆的時候我們要想數(shù)。
生2:把12 顆糖看成單位“1”去分的時候,每一份就是這些糖的幾分之幾。
四、游戲鞏固,深化數(shù)量與分率
有10 顆糖。
師:拿出2 顆,你看到幾顆?想到了什么數(shù)?
師:還剩下幾顆?
生:8 顆。
師:拿出2 顆,你看到幾顆?想到了什么數(shù)?
師:還剩下幾顆?你想拿幾顆?想到了什么數(shù)?
師:接下來想全部拿光,你想到了什么?
【設(shè)計意圖:分?jǐn)?shù)與除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溝通除法平均分與分?jǐn)?shù)的意義是對分?jǐn)?shù)意義的拓展。在具體的數(shù)量與分率之間自由地來回穿梭,為后續(xù)學(xué)習(xí)分?jǐn)?shù)相關(guān)的知識做好了鋪墊,整體架構(gòu)起數(shù)學(xué)知識的認(rèn)知網(wǎng)絡(luò)?!?/p>
五、整理小結(jié),承上啟下
師:你有什么收獲?
師:把8 個餅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這些餅的(),每份是()。
把6 個餅平均平成4 份,每份是這些餅的(),每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