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嬌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擁有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古詩詞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學生往往很難理解古詩詞,且教師的講解過于枯燥,無法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降低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诖?,筆者分析了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學習源于興趣,想要提高初中古詩詞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但是,對許多學生而言,大多數(shù)古詩詞學習都枯燥乏味,且古詩詞的考試方式多以默寫為主,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古詩詞,以便應付考試。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無法通過生活經驗和生活環(huán)境來了解和認識幾百年前或者幾千年前詩人作詩的想法和情緒,所以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究古詩詞學習的有效方法。
在教學古詩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有關古詩詞的背景音樂。如在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教師可以結合《水調歌頭》的配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音樂中熟記古詩,了解古詩中的背景和內涵。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古詩詞的教學活動。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穿插講解作者的生平典故、創(chuàng)作詩詞的背景,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詩詞,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還激發(fā)了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朗誦能力
在朗誦古詩詞的時候,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古詩詞,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古詩詞素養(yǎng)。首先,在反復誦讀古詩詞之后,學生會對古詩詞產生深刻印象,感悟古詩詞中的語言特色、古詩詞中想要表達的情感、蘊含的人生態(tài)度。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模式和想象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師還可以積極主動地開展詩歌朗誦比賽,并設置獎項,從而更好地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比賽。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學生展現(xiàn)個人魅力,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朗誦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舉行小型的古詩詞朗誦大會,并適當?shù)刂v解朗誦的益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朗誦,并對古詩詞朗誦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朗誦能力。不僅如此,在朗誦大量的古詩詞之后,學生不斷地受到熏陶,會潛移默化地對古詩詞產生較大的學習興趣,最終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三、推陳出新,不斷完善和豐富教學模式
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教師大多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重視對字詞的理解和解讀,這樣死板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古詩詞,學習效率不甚理想。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和豐富教學模式,增強古詩詞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如此,在教學其他類型的課文時,教師也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
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確定自己扮演的角色之后,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通讀文章,搜集相關的材料,更好地理解和認識課文。角色扮演不僅有助于學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還有助于營造歡快輕松的教學氛圍。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鼓勵學生開展相應的辯論會。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荊軻是否應該刺秦王?”“荊軻刺秦王的時機是否適宜?”等話題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并思考他人的見解,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文章。
四、增加課外閱讀,培養(yǎng)創(chuàng)作興趣和想象力
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開闊視野,不斷累積素材,還可以將已經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因此,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和推薦一些有趣的課外書籍。如靈異風格的《聊齋志異》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書中大量的妖魔鬼怪和主角一起構成了靈異故事,這樣的書籍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和想象力。
在當前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采用新型且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西省泰和縣苑前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