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藏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藏族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目前,藏漢翻譯工作是藏族和漢族之間交流文化的特殊紐帶,藏漢翻譯工作的作用就是增進藏漢民族間的和諧發(fā)展,藏漢翻譯一方面促進了藏漢文化的二次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承載著藏漢民族間科學技術傳播的重任,即使藏漢翻譯工作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但在新聞報道中卻出現了嚴重的文化流失現象,這嚴重影響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違背了新聞傳播的真正意義。
在進行藏漢翻譯工作時,翻譯人員時常會出現對原文詞語翻譯錯誤的情況,對于出現的新詞語和學術用語翻譯較為復雜、錯誤頻率極高,這直接導致翻譯過來的詞語出現歧義、錯誤的嚴重后果。尤其是翻譯人員對新詞語和學術用語翻譯質量參差不齊,不具有規(guī)范性,這些情況都對藏文化傳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加快了藏族文化流失。
在我們閱讀不同類型的藏文報紙時,非常清楚地看到報紙上對于藏文翻譯不夠精準,出現很多語法、時態(tài)翻譯的錯誤。即使只是時態(tài)表達問題,但是在翻譯過程與原文的意思卻相差甚多,這讓原文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和價值,比如,翻譯人員對某個影評解說進行翻譯時,由于翻譯人員語法錯誤、時態(tài)不準確,就會造成譯文觀點模糊,致使出現歧義、錯誤的情況,讓讀者對文章要表達的真正意圖云里霧里。
藏漢翻譯過程中,調整、改譯句子成分的對文章再創(chuàng)作的具體表現形式。但是在具體實踐工作中,翻譯人員常常對于新聞報道中的句子劃分的不夠清晰,對于句子的調動處理的不盡如人意,這就造成了譯文與原文所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1]。會有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藏漢翻譯工作人員對于藏語的句式結構不夠了解、對藏語的理解能力過低、表達水平不高,還因為藏語和漢語在句子成分上有很大的區(qū)別。
新聞報道是將消息快速傳播給大眾的形式,其應用面十分寬泛,這就對藏漢翻譯的要求更高,需要藏漢翻譯者的翻譯技巧嫻熟,這樣才能將原文內容清楚明白的呈獻給讀者。
翻譯人員在對新聞報道進行翻譯時,不僅需要翻譯者對藏語的特點了然于胸,還需要翻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準確的構建詞序,不僅如此,翻譯者還要具備高水準的專業(yè)能力,比如:翻譯能力、寫作能力、訪談能力。在進行藏漢翻譯工作時,翻譯人員首先要熟讀原文,將原文的寫作意圖和情感脈絡理清,其次,翻譯人員要將原文讀透,深刻了解原文表達的意思,對于文中較難翻譯的部分應該進行重點關注,查閱資料將難點排除,最后原文翻譯。在翻譯時,一定要明確原文的寫作背景和主旨思想,然后逐層翻譯。
在進行藏漢翻譯時,翻譯人員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原文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行文思路,以及作者的表達技巧,這有這樣,才能將作者原文表達的意思準確的翻譯過來。語言是高深的藝術,相同的一個詞語,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呈現的意義大為不同,翻譯人員一定要了解文章的歷史背景,只有了解了原文所表達的意義,才能避免翻譯過程中錯誤的出現。此外,翻譯人員應該深入研究文章的文化背景,并運用語言的轉化技巧,將原文絲毫不差的翻譯出來。藏漢翻譯工作要求翻譯人員一定要認真細致閱讀原文,然后翻譯、修改,直至定稿。
在對一些藏文報紙、期刊的翻譯調查中得知,當前,藏漢翻譯工作中翻譯難度最大的就是新詞語翻譯和學術性用語翻譯。翻譯人員在翻譯時,對于新詞語和學術性用語通常情況下都是音譯或者意譯,即使使用這種翻譯技巧,還是導致錯誤頻出,讓讀者一頭霧水。因此,翻譯人員對新詞語和學術性用語進行翻譯時,必須注重藏族詞語表達方式和真正意思,將其準確無誤的翻譯出來。翻譯人員要了解該詞語的原文寫作背景,明白該詞語在文中使用的意義和作用,找到相同意義的詞語進行替換,以便讀者讀懂譯文。而對于新聞報道中關于國家政策方針、法律法規(guī)的翻譯,翻譯人員一定要謹慎對待,如果不具備超高的翻譯能力,一定要咨詢、請教專業(yè)人員,確保翻譯的精準性。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于精神文化也有了更多、更高得追求,翻譯工作的重要性也就顯現出來,翻譯是將各國、各族人民之間的文化進行相互傳播的橋梁,良好的藏漢翻譯,能夠將原文內容準確無誤的呈現給讀者,能夠讓藏族人民真正的了解社會,有利于藏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促進藏漢兩民族間的文化交流、經濟發(fā)展。為提升藏民族的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