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超 陸 強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醫(yī)學信息工程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6)
近年來,分數階微積分的應用已成為熱門研究課題,分數微積分是整數微積分的推廣,分數階微分算子具有記憶和遺傳特性,在應用方面比整數微積分更適合描述現實生活中的基本現象。時滯現象存在于生物、化學、工程、物理、醫(yī)藥等領域,時滯分數階系統(tǒng)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1-7]。為了研究分數階時滯CPG和運動中樞耦合關系及其對運動的控制作用,我們用神經群模擬運動中樞的動態(tài)特性,構造一個分數階時滯CPG與運動中樞耦合關系的數學模型。利用分岔理論和最大李雅普諾夫指數分析模型的動態(tài)特性,討論神經群參數和分數階時滯CPG模型參數改變時對耦合模型的影響,探討運動中樞調控CPG的作用。
分數階時滯CPG與運動中樞耦合關系的數學模型。
1.2.1離散分數階微積分
為便于研究分數階時滯CPG和運動中樞的耦合關系,將離散分數階微積分的定義及結果列舉如下:
定義1[8]對于給定的u:a→和 0<ν,ν階和分定義為
(1)
其中a為始點,σ(s)=s+1和t(v)定義為
(2)
定義2[9]若0 (3) 其中ta+m-v,m=[v]+1 定理1[10]delta分數階差分方程 (4) 等價于積分方程 ×f(s+v-1,u(s+v-1)), t∈a+m, (5) 其中初始互動u0(t)為 (6) 1.2.2建立分數階時滯CPG和NMM的耦合模型 根據CPG的狀態(tài)方程[11-12]和神經群的狀態(tài)方程[13],當神經群的輸出x2-x3作為CPG的輸入,同時CPG的輸出max(0,x7)-max(0,x8)加延時作為神經群的輸入,得到新模型的狀態(tài)方程,如公式(7)所示。其中,ad=a/k表示比局部神經元興奮脈沖響應延時k倍。Jansen等[13]設置這些參數用來模擬前腦和視覺皮層的聯系,連接常數k1和k2,在反饋前減弱了一個區(qū)域的輸出,這兩個參數的值都設置為1。 1.2.3耦合模型的動態(tài)特性 為了研究耦合模型動態(tài)特性,這里研究其分岔特性。初始值設為0.04,14.11,11.01,-0.46,-216.07,-189.02,-10.54,0.45,0.25,0.67,0.01,0.05,0.15,0.24][14],用四階Runge-Kutta方法來解析系統(tǒng)(7),得到分岔圖如圖1所示,其中參數p在區(qū)間[-50,400]間隔0.5變化。 由圖1可以看到主回路在p=113時分岔,形成兩個回路。當p=137兩個回路又重新合并在一起。當p>371,系統(tǒng)逐漸穩(wěn)定。 1.2.4耦合模型的參數影響分析 當參數p變換時,神經群的模式也同時進行改變[14]。當參數p在四個區(qū)間[0, 113], (113, 137], (137, 371]和(371, 569]內取值時分別對應四種模式。下面以p=60時神經群和CPG耦合模型的對應關系為例給出圖2 。 討論隨著參數k 的改變,對CPG和神經群的影響。最大李雅普諾夫指數用來描述神經群的混沌狀態(tài)。設定參數p=60,起始出現神經群的第四種模式,CPG輸出為常量,如圖3所示,此時k=32。當k>35,第三種和第四種模式共存。隨著參數k的增大, 第二種、三種和四種模式同時存在。當k>49,四種模式共存。 (7) 圖1 分岔圖 圖2 模型輸出和相圖 圖3 模型輸出和相圖(p=60 , k=32) 經研究可知:當參數d,e和w發(fā)生改變,神經群的模式和CPG的相圖發(fā)生改變。參數d表示自抑制的強度值,隨著參數d增加,神經群從混沌狀態(tài)變?yōu)榉€(wěn)定狀態(tài),CPG相圖變?yōu)闃O限環(huán)。當參數d增大,因為抑制效果,CPG相圖收斂到零平面。參數w表示CPG間的抑制作用,當參數w在一個合適的區(qū)間時,CPG輸出為周期振蕩,神經群狀態(tài)是穩(wěn)定模式。然而,當參數值增大,神經群狀態(tài)變?yōu)榛煦鐮顟B(tài)。參數e表示外部興奮輸入,其影響CPG輸出的幅值。下面僅給出p =115,d=0時的模型輸出和相圖4。 圖4 參數d改變對應的模型輸出和相圖 (d=0, p=115) 新模型的動態(tài)特性說明神經群和CPG的狀態(tài)可以通過調節(jié)這些參數來實現調整,并且它們具有對應關系。因此大腦可以通過這些參數控制運動模式。當神經群看做大腦皮層,CPG看做運動模式。穩(wěn)定的運動模式可以通過神經中樞系統(tǒng)、運動本體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來實現。參數的不同值導致CPG狀態(tài)的變換,當取合適的數值時,CPG是極限環(huán)狀態(tài)。同時,神經群的狀態(tài)是穩(wěn)定模式,與CPG的狀態(tài)相互對應。許多CPG假設嵌入肢體,由參數空間組成,其與大腦皮層相互對應。人類的這種特性可以減輕大腦的負荷,簡化運動控制。本研究對運動神經學和運動控制學有一定幫助。2 結果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