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文,賈文毓
(山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八景”名勝組景是指一定地域范圍內景觀(景點)的組合,如八景、十景、十二景、十六景等,因以八景居多,故人們往往統(tǒng)稱“八景”[1]?!鞍司啊弊钤绲挠涊d見于北宋的《夢溪筆談·書畫》,謂之“瀟湘八景”。自元代而至明清,八景逐漸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地域文化景觀[2]。八景中各個景觀的命名,通常是由四個字組成,且兩字一個意義:前兩字一般為場所地點,后二字一般為時間、季節(jié)自然現(xiàn)象,兩兩并列而組成一個合景。極個別的八景命名也有兩個字和三個字的,與四字命名相比,顯得比較平直樸實,但包含的意義比較單一[3]。
已有的研究,對八景的起源、傳播和發(fā)展進行了討論,以及文化學、歷史學等視域中的八景分析,如張廷銀對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義和史料價值的研究[3],任喚麟從旅游地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八景的非功利性、山水人文化與人文景觀化、審美意境典型性及景觀的多元融合等文化特征[1]等。本文擬從人文地理學視角對湖南省八景中的景觀資源進行討論,以借鑒古人智慧,擴大旅游資源的類型與內涵。
本文資料主要取自《數(shù)字合稱詞海》[4],以及網(wǎng)絡上的有關資料。共收集到湖南省八景資料79組、506條,其中有5組八景的名稱由三字組成(由三字組成的未做統(tǒng)計)。將506條八景景觀分為:氣象類、聲音類、地形類、水文類、建筑類、時間(一天/一年中的不同時間)類、天象類等十余類(圖1)。
圖1 湖南省八景資源分類
圖1中的“活動”,指的是人類活動。地形類中以山、峰、嶺等為主;水文類中河、湖、池、泉等數(shù)量較多;建筑中以橋、寺、亭、閣為主。
一個景觀的名稱,既要點明地名、物名,又要體現(xiàn)這個地方景觀、時令等,一般前二字是地物名,后兩字是景觀名。地物一般都是實景有自然實景也有人文實景,景觀則有實景也有虛景,實景描繪如湘湄八景之“西湖蓮芳”是對西湖蓮花的欣賞;龍陽八景之“杏壇古柏”是對柏樹的描繪;衡陽八景之“岳屏雪鳥”是對動物的觀賞。虛景的八景則更多一些,如與氣象有關的有冷溪八景之“逸閣看云”,其實景為人文景觀建筑閣,虛景則是氣象景觀云,云每時每刻都不同,看到的虛景也是時刻在變化;與季節(jié)有關的如桂陽八景(一)之“寶山積雪”則需要到了對的季節(jié)才可以欣賞到美景;與時間有關的如岳陽八景之“巴山夕照”是要在黃昏是才可以觀賞到的日落景觀。
虛實結合的景觀是八景資源中一種重要的組景的方式,在湖南省的八景資源中虛實結合的八景資源數(shù)量眾多,虛景景觀的種類眾多,有氣象類、時間類、季節(jié)類等,這些虛景景觀的變化眾多,時刻不同,使得八景資源具有獨特性、連續(xù)性、時間性。這些特性對于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各有利弊,獨特的、變化的旅游資源可以對游客產生較大的吸引力,也會使旅游資源的觀賞性得到提高,但由于時間、季節(jié)、氣象等的條件的限制,也會使旅游資源的觀賞難度增大,易讓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八景中既有人文景觀,又有自然景觀,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在人文景觀中能夠承載人類文化精髓的有很多,如歌謠、文字、表演、技藝、建筑等,其中建筑是人文景觀最直觀、最完整、最堅固的載體。在湖南省八景中出現(xiàn)較多的建筑有兩類,一類為宗教型的建筑:佛教的建筑寺、廟等,如新田八景之“恩寺寒煙”;道教的建筑如祁陽八景之“紫霄霞綺”是道教的紫霄觀;儒教的建筑龍陽八景之“杏壇古柏”。另一類為供人休息,觀賞的建筑如亭、閣等,醴陵八景之“萊閣秋光”;嘉樂尹家八景之“凹亭晚照”。
建筑景觀,不會像語言、文字等容易遺失、變質、斷絕,有較強的生存能力,能夠具體形象直觀表現(xiàn)出人類文化的內涵,且觀賞價值較高。宗教的建筑景觀可以直觀地體會到我們祖先對世界的看法和認知,看出佛、道、儒三家的文化思想對我們的影響。建筑有關的八景可以看出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融合,是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景物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一個地方獨有的歷史文化底蘊。對于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來說,這種實體的景觀的開發(fā)難度較小,比較容易實現(xiàn),有較高的開發(fā)價值。
在八景景觀的塑造中,有各種各樣的景觀,其中一些景觀是靜態(tài)的,無變化的,而另一些景觀則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有靈性的,這些景觀的動靜結合,靜中有動,使得八景資源具有高的觀賞美感。臨湘桃林八景之“斷山飛瀑”,山中飛瀑在靜態(tài)的山上出現(xiàn)了動態(tài)的瀑布,瀑布的靈性使山的厚重更加的明顯;渠陽八景之”渠江夜月”,臨江觀月既觀空中明月又看水中倒影,一動一靜;瀟湘八景之“遠浦歸帆”,在落日的余暉中漁船滿載而歸,遠處漸落的太陽,近處使不斷靠近的漁船,動靜融合,給人以極強的畫面感和心理上的歸屬感。
隨著地球的運轉,我們會看到星辰明暗,日月交替,四季循環(huán),一處景觀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jié)、日月的光照下都會是別樣的風景,會有不同的觀賞體驗。湖南省的八景資源中出現(xiàn)較多的天體星辰是日、月,有關太陽的八景多是欣賞日出或日落時,在太陽的晨光和余暉映襯下的各色景物。對于月亮既欣賞柔和的月光下,各種景物產生朦朦朧朧的感覺,又欣賞天空中的明月,或細如柳眉,或圓如玉盤。一年四季風景各有不同的特色,八景出現(xiàn)在春秋季節(jié)的數(shù)量多,夏冬季節(jié)的很少,這與人們的出行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春季萬物復蘇,天氣轉暖,是人們外出踏青,游覽春光的時節(jié);秋季秋高氣爽,天氣晴朗,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萬物開始凋零的季節(jié),人們會產生無限感慨,都會形成的八景風景資源。
北宋詩人蘇東坡寫的題西林壁中寫到“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湖南省八景資源中對山的描寫有整體的觀看,從不同的角度對山進行欣賞,如岳陽八景之“巴山夕照”對巴山整體的觀看;資興八景之“爐峰裊煙”則是從側面去看羅仙嶺;汝城八景之“桂嶺秋香”是對山的橫向觀賞。對山的整體觀賞之外還有對山的不同的具體一角進行觀賞,如新田八景之“朱砂夜月”是對山上的朱砂巖的描繪,桂東八景之“仙人石田”是對山上的龍崖洞的欣賞。從整體的不同角度到具體的一角,對山進行了立體的描繪。
每個地方的八景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有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觀,也有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有四時變化的動態(tài)景觀,還有風雨不動的靜態(tài)景觀;有清晰可見的實體景觀,也有虛無縹緲的虛像景觀。每個八景組合既是一首表達美景的詩,又是一幅描繪美景的畫。如岳陽八景:“洞庭晴濤”與“君山曉翠”是對自然風光的描繪,有巍然不動的君山,有晴波蕩漾的洞庭湖,動靜結合;“章華夜月”和“巴山夕照”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欣賞日月景觀,虛實結合;“飛吟晚眺”與“老樹西風”遠眺傍晚時的景觀,觀賞的角度是俯視遠景,老樹西風則是近景觀賞,角度多變立體;“南紀春霽”和“東陵秋雨”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欣賞景物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下形成的美麗的風景。
八景資源具有組合性,普通的旅游資源往往是對某一景物的如山、水、建筑等的欣賞,具有單一性,而八景旅游資源則是對山水組合、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組合、動態(tài)景觀與靜態(tài)景觀組合、實景與虛景組合,形成更加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往的旅游資源多是靜止的實物的景觀,八景資源具有動態(tài)性,在實物景觀的基礎上還有各種的動態(tài)的虛景,如云雨的變化,日月的升落,早晚的不同等,八景資源對虛實景觀的結合,可以擴到現(xiàn)有旅游資源的范圍;八景資源具有立體性,現(xiàn)有的旅游資源多是平面的,八景資源對于景物的欣賞范圍更大,上至天體星辰,下至山水植物,欣賞的景物更加的立體全面,囊括萬物;八景資源具有藝術性,普通景觀的命名只是為了凸顯某景觀的特點,缺少對整體環(huán)境的理解和掌握,八景資源的命名則更加具有藝術性、描繪性和畫面感,通過對景物的組合,將景觀寫成一首美妙的詩,畫成一幅生動的畫。八景旅游資源借鑒了古人的智慧,根據(jù)古人的成景規(guī)律,可以擴大現(xiàn)有旅游資源的內涵,完善旅游資源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