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清
習近平總書記說:“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各級黨組織要關心愛護基層干部,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p>
來自中央的理解與支持,無疑給廣大真正想干事的干部吃了一顆“定心丸”。云夢縣紀委監(jiān)委在實際工作中將其落到實處。2018年9月,云夢縣紀委監(jiān)委聯(lián)合縣委組織部出臺了《云夢縣黨政干部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明確了失誤與失職、敢為與亂為、負責與懈怠、為公與謀私的界限。今年1月,云夢縣紀委監(jiān)委已把深化容錯糾錯機制納入2019年重點工作,將進一步深入調研一些黨員干部不敢擔當作為的困惑,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切實鼓勵基層干部敢于擔當、善于擔當、善于作為。
看動機重效果,讓政策“接地氣”
曾店鎮(zhèn),云夢城北有名的“旱包子”,十年九旱。
2017年8月,重點貧困村曾店鎮(zhèn)人和村好不容易申請到17萬元塘堰改造扶貧項目專項資金。
按有關規(guī)定,超過10萬元以上的項目建設必須走招投標程序。
為此,人和村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對塘堰改造方案征求意見。
村民們算了一筆賬,17萬元,若走招投標程序,最多只能挖8口塘,不劃算。在農(nóng)村,小項目建設,基本上是借用大公司的資質,用一次資質3000元,這個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
村干部認準一個理:只要資金全部用于改造塘堰、私人沒裝口袋就沒問題。于是,村委會一班人決定不走招投標程序,按市場價直接聯(lián)系了一個挖掘機師傅來做,村委會派干部監(jiān)督。
2018年扶貧領域“大數(shù)據(jù)”問題線索比對核查中,該村因將項目分解,造成了拆標違規(guī),按有關規(guī)定要追責。
為此,曾店鎮(zhèn)黨委專門為人和村寫了份《申請容錯糾錯的報告》,懇請縣紀委對該村干部免于處理??h紀委派人復核,得知挖掘機師傅跟村干部無任何私交,不存在暗箱操作。村民魯三元告訴辦案人員:“現(xiàn)在,我們村把小塘算起來,一共挖了28口,每個小組都有一口當家塘。我們有個計時表,挖機師傅早上來,我們在這里,天黑了走,我們也在這里。不到時間,我就不準他下班。如果包出去,挖得咋樣就難說了。”
該鎮(zhèn)一干部表示,招投標是為了堵塞漏洞,也是為了把好事辦好。如果1億元的工程這樣操作,10萬元的工程也按這個標準操作,這個政策就難免不接地氣。雖然塘堰改造在程序上存在違規(guī),但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監(jiān)管,工程質量有保證,群眾十分滿意。
最后,經(jīng)縣紀委容錯免責評審委員會研究,一致同意對該村干部免于處分。
云夢縣曾店鎮(zhèn)紀委書記詹伍權說,村干部的出發(fā)點是為群眾著想,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整個過程體現(xiàn)了民主,最后對村干部免于處分,很好地保護了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激發(fā)了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積極性。
動了扶貧的奶酪,情有可原也要受處分
容錯機制不是一個框,不等于無限度寬容。扶貧資金就是一條“高壓線”。
沙河鄉(xiāng)灣湖村是縣里的重點貧困村,白知品任村委會副主任兼報賬員近20年,分管精準扶貧和低保、五保等工作,對此體會頗深。
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該村村民白某某不再符合低保條件,白知品未及時取消其低保資格,而是繼續(xù)將其作為低保申報對象上報,套取低保金6000余元,入村集體賬戶,用于村務開支。
2015年9月,白知品將其兩個親戚列為貧困戶,這兩戶在本灣確實比較困難:一是其姨姐(妻子的姐姐)蔡某某年老體弱,3個兒子基本未盡贍養(yǎng)義務,蔡某某一直住在老舊危房中;二是其堂弟白某某,患有精神類疾病,常年藥物不斷,費用較大。
紀檢部門調查得知,這兩戶雖然與白知品是親屬關系,但是白家灣是一個沒有雜姓的大灣,全灣人都是親戚。他不管為哪家辦個事,只要違規(guī),都涉嫌為親屬辦事。
鄉(xiāng)政府駐村干部彭君宏說,白知品工作積極性高,做事認真,黨員群眾和駐村干部們對他的工作作風、能力都很認可。希望能給予容錯糾錯、寬大處理。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白知品也誠懇認錯。
最終,縣紀委協(xié)審案件時,鑒于白知品錯誤系工作失誤,未謀取私利,一致同意給予其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給他一個改錯的機會。
云夢縣紀委監(jiān)委案件審理室主任劉太平說,雖然白知品的違紀行為沒有謀私,但存在失職失責的問題,而且觸犯扶貧資金的底線,即使于情可以理解,于紀必須嚴肅處理,最后給予輕處分。2018年以來,云夢縣按容錯糾錯相關規(guī)定,已對5人給予輕處分。
處分不是目的,而是要警示一大片
位于云夢城郊的一所公辦幼兒園,考慮到辦公用水用電比較少,園里大部分的水電費用源于食堂,就錯誤地將幼兒園的辦公用水用電與食堂水電費用列支混在一起,并將保育員的工資也放在食堂賬目中列支。
2018年7月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黨紀案件公開審理會”在該園舉行。被審查人、園長周某及部分老師認為,保育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協(xié)助食堂的師傅分發(fā)早點和午餐,并參與一些食堂的工作,因此保育員的工資放在食堂列支有一定道理。
作為主審人,縣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劉太平指出,按規(guī)定,公立幼兒園的收費須納入財政非稅收入統(tǒng)一監(jiān)管,食堂的伙食費還要定期向家長公布、多退少補,幼兒園的辦公水電、保育員的工資與食堂伙食費混在一起就說不清。
該幼兒園部分黨員代表認為,周某雖然違紀了,但沒有謀私,且她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收費也公開了,希望組織酌情處理。
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件事對其它幼兒園也是一次警示,重在汲取教訓,懇請組織酌情處理,以鼓勵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主。
經(jīng)縣紀委常委會研究,大家一致認為,縱然周某及幼兒園違反了財經(jīng)紀律相關規(guī)定,但并沒有謀私且本人及單位認錯、整改到位,只需警示警告,可免予處分。
對此,云夢縣紀委書記、監(jiān)委主任楊國元表示,處分人不是最終目的,從治本的角度,既要警示當事人,也要教育一大片。究其根本,是為了以案釋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規(guī)范、整改。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就是要進一步激發(fā)全縣廣大黨政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熱情,為那些敢于擔當、敢于負責、踏實干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
(作者單位:云夢縣紀委監(jiān)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