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衛(wèi)春
摘 要:數學學科邏輯性思維性較強,開展思維可視化教學方式對小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更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教師應基于思維可視化的視角,通過圖文結合等多種方式直觀有效地進行授課,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數學;思維;可視化
現代科技突飛猛進,這和教育事業(yè)息息相關。因為教育不僅提高了人們的人文修養(yǎng),也提高了人們的思想境界,“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優(yōu)質成長”已經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迫切心愿。如今,我們可以將教育和科學信息化技術融入教育教學中,利用新理念和新技術,探索圖文結合等多種方式的可視化教學,一方面容易被學生接納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優(yōu)質地成長。
一、提升數學學科素養(yǎng)需要“思維可視化”
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帶來課堂教學手段的多元化,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仍是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主要問題。高端的電子裝備,只能為學習創(chuàng)造更好的外在條件,其內在條件還是需要對癥下藥,明白學生需要什么,喜歡什么。教師只有通過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法運用圖文標識清晰地表現出來,這樣才更容易使學生接受,更容易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因此學校在加強學校設施設備的同時,應注重教學方式的變革,幫助學生有效地構建知識框架,享受好玩、有趣和有用的數學。
二、實現“思維可視化”的途徑和方法
思維可視化是指運用一系列圖示技術把本來不可視的思維(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徑)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被可視化的“思維”更有利于理解和記憶。思維可以概括兩種方法:(1)思考方法主要包括在學習過程中常用的抽象、概括、區(qū)分、推理、分析、綜合等邏輯思考的方法;(2)還包括發(fā)散、聚合、遞進、抽具象轉化等思考方式,思維路徑主要指思考過程中的思維發(fā)展線索。我們以往的思維主要關注前面一個,而“思維可視化”主要是開發(fā)后一種思維。教師運用思維可視化手段,能夠更生動形象地教授教學內容,省時省力地達到預期效果,著重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學會思維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激發(fā)其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個性化學習從隱性走向顯性,提高學習力。
三、“思維可視化”,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1.激發(fā)學生的數學興趣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上是有明顯差異的,經過調查發(fā)現,小學生對于數字和圖文都比較喜歡,和文字相比起來也更形象化,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師在進行思維可視化教學時,應首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喜歡數學學科。做課件時,應多采用形象生動化的圖文標識,尤其是數字排序上,可以從小到大、從大到小對應的用圖片表達出來,一些加減法也可以用水果圖片展現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白其中的含義。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加喜歡數學,為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2.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幾乎是每個小學教師所共同希望的事情,如何達到這種效果也是每次教研會教師經久不衰的話題。實施可視化教學模式,更應注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快樂地融入課堂中。相應的可以結合一些數學游戲,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更好地互動和交流。同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多多鼓勵,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這樣學生才能快樂學習,不會感覺到學習的負擔和壓抑。
3.課堂教學體現思維可視化
在全面建設思維可視化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體會到思維可視化。在日常教學中應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認識”時,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學具,比如小木塊、杯子等讓學生從感官上走進數學。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通過動手操作,將三角形的頂角沿高的中點向底邊平行折疊,再從折痕處剪開,把剪到的小三角形從中間對折再剪開,分別拼貼在剩下圖形的兩邊,這樣就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的底邊沒變,高縮小了一半,所以得出結論,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二。這樣不僅提高了數學的趣味性,更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
再比如講三角形時,可以將生活實例穿插進去,比如自行車車架就是三角形,以此來說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帶橡皮泥,先把橡皮泥做成一個正方形,然后用小刀切去一個角,再讓學生觀察有幾個角。通過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世界的奇妙性。
4.建立數學糾錯本
對于作業(yè)中做錯的習題,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不同的題型建立一個糾錯本,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匯總和整理。方便學生在后面復習時能夠有一個主體的框架。每次測試后,教師評講結束,可以讓學生將試卷中的錯題整理出來,分析主客觀原因,對照錯題舉一反三,這樣可以更好地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養(yǎng)成更為嚴謹科學的學習品質。
思維可視化是學生學習數學非常有效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更能直觀地展現其知識重點,會讓學生產生興趣,避免枯燥乏味。小學數學教師還應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不斷革新教學方式,將思維可視化的積極性發(fā)揮到極致,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循序漸進、持續(xù)不斷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趙瑞軍.基于未來課堂的思維可視化教與學策略設計[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7(2):19-22.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