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信憑借巨大的用戶群和功能優(yōu)勢,轉變了圖書館推廣工作的方式。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重視并嘗試開通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議,以促進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發(fā)展。SWOT分析法幫助高校圖書館更好的認識微信服務優(yōu)勢、劣勢、機會、威脅,更好的制定服務策略。
關鍵詞:SWOT;高校圖書館;微信;策略
1 引言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個為免費即時通訊服務的APP。2012年增加了微信公眾號功能,具有自動回復、一對一交流、二維碼訂閱,推廣內容等功能。微信自發(fā)布以來就深受年輕一族的喜愛,數(shù)據(jù)顯示微信用戶平均年齡僅僅為26歲,學生是特別重要的用戶群體,占比高達19.7%,高校圖書館讀者群體主要集中于該年齡范圍內,所以微信的出現(xiàn)無疑為圖書館信息服務推廣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平臺選擇。
目前,大量高校的圖書館已經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平臺,相關研究者也從不同角度對高校圖書館微信運營、推廣進行了研究。黃浩波在《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現(xiàn)狀及建議》中通過調研部分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現(xiàn)狀,對其微信開通、推送信息、功能等情況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高校圖書館微信運營提出合理的建議;而關于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的微信服務SWOT分析研究比較少,本文就此開展相關探討,以期為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的運營、推廣、服務工作提供合理建議。
SWOT方法是管理學中綜合考慮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tǒng)的評價,將內部資源與外部環(huán)境有機結合,以此來制定未來發(fā)展最佳戰(zhàn)略的一種分析方法。因此,筆者以微信公眾平臺為研究對象,采用SWOT分析法來對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適宜的發(fā)展策略。
2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發(fā)展現(xiàn)狀
微信APP是亞洲地區(qū)擁有最大用戶量的免費即時通信軟件,自從問世以來就受到了許多用戶的深愛,非常受年輕人歡迎。據(jù)調查,微信在在校大學生中的普及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高校圖書館要抓住微信服務發(fā)展的機遇,大力推行微信公眾號服務,讓微信服務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工具,深化圖書館在信息傳遞中的作用,加強推廣模式,促進高校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有三種類型,分為訂閱號、服務號和企業(yè)號。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是訂閱號和服務號這兩種。二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訂閱號大約一天推一條,而服務號大約一月推四條。訂閱號能夠提供各種各樣服務,提供各種各樣的信息,而服務號的推廣權限比訂閱號好,二者構成了圖書館微信的主要服務模式,讓微信服務體系變得更加多元化,以上海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為例,屬于服務號,功能主要有圖書檢索,查看閱覽室空余座位,研究空間預約,以及借閱信息等等。
圖書館的微信服務方式主要有:信息推送、查詢等。查詢多采用命令式查詢方式,用戶可以在微信推廣平臺上查詢任何相關信息,如上海大學圖書光微信公眾號支持查詢書籍信息,空余座位信息等等;圖書館微信服務的主要內容有:圖書館收藏書籍信息,最新圖書館入庫,熱點信息推薦,新聞資訊查詢,關于圖書館事務的公告等等,如上海大學圖書館微信服務內容包括圖書檢索,新書通報,閱覽室空余座位,研究空間預約,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借閱信息,預約請求,現(xiàn)金事務,超期列表等等。一些本來必須前往圖書館才能查詢的內容或者辦理的業(yè)務,現(xiàn)在通過手機就能及時了解,提高了時效性,豐富了服務的內容主題,是未來發(fā)展的大趨勢。當然,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也存在很多缺點,如內容不完善,宣傳力度不夠,與讀者缺乏溝通,資源整合不及時等等。
3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SWOT分析
3.1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優(yōu)勢(S)
1)潛在用戶數(shù)量多。2018年3月,微信活躍用戶達到10億人。而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年人則是微信用戶的主力軍。所以微信的出現(xiàn)無疑為圖書館信息服務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平臺。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微信平臺潛在用戶范圍廣這一天然優(yōu)勢,擴大服務工作的覆蓋面,使得更多的潛在用戶變?yōu)檎嬲脩簟?/p>
2)用戶群體比較固定。高校圖書館微信用戶群體主要是本校老師與學生。對于這類讀者來講,圖書館利用黏性較高。當然隨著學生學業(yè)結束、教師工作的轉換,會流失掉一部分;但是從總體發(fā)展趨勢來看,用戶群仍然是隨著服務年限不斷擴大的,這也是高校圖書館微信運營得以持續(xù)的有利保障。
3.2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劣勢(W)
1)推送信息質量不高。高校館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信息大多根據(jù)主題需求,采用文字、圖像的展現(xiàn)形式,模式比較固定,往往無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在內容方面,大多為通知公告、活動宣傳等傳統(tǒng)內容,范圍過于狹窄,缺乏創(chuàng)新性,容易喪失讀者興趣,進而流失用戶群體。
2)用戶粘性低。由于高校圖書館服務局限性,師生離校后對于圖書館微信的關注度降低,并有可能取消關注。同時很多讀者是為參加某個活動或者某種需求關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一旦活動或需求滿足結束,用戶就很少繼續(xù)瀏覽相關內容。
3.3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機會(O)
1)讀者閱讀習慣的轉變?!八槠喿x”、“移動閱讀”等閱讀模式正在逐閱讀的主流方式。當前的閱讀包含了視、聽、讀,是一種立體的獲取信息的方式。據(jù)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數(shù)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58.1%。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閱讀推廣工作契合了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讀者可以從微信公眾平臺上方便獲取書目信息,提高了時效性。
2)潛在用戶群體固定。大量微信師生用戶為圖書館微信運營提供了大量潛在用戶。從上海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運行來看,關注用戶是逐漸增加的,尤其是當推出新的服務活動時,便會出現(xiàn)一個增長高峰,表明高校內這些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亟待開發(fā)。
3.4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威脅(T)
1)自主權利較小。微信屬于騰訊公司而非圖書館,導致圖書館自主權小、服務有限。比如公眾訂閱號在一天內只能推出1條消息,公眾服務號1個月僅可推出4條消息,且用戶在選定公眾號類型后不能再進行更改。利用微信開展工作,一旦微信的政策作出調整,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處于被動的地位。
2)新媒體技術層出不窮。當今,各種產品被迅速替代,用戶的興趣和喜好隨時在發(fā)生著改變,一旦新的產品取代微信,圖書館將不得不重新適應新產品。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不斷有新型社交媒體出現(xiàn),這些都有可能對高校圖書館微信運營造成威脅。
4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戰(zhàn)略矩陣與分析結論
通過以上對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的優(yōu)勢、劣勢、機會、威脅的詳細分析,并對優(yōu)勢、劣勢、機會、威脅進行組合,形成了SO、ST、WO、WT戰(zhàn)略得到如下的好未來的SWOT戰(zhàn)略矩陣,如表1所示。
4.1 SO戰(zhàn)略
SO戰(zhàn)略,依靠內部優(yōu)勢,利用外部機會,也稱增長性戰(zhàn)略。
抓住發(fā)展機遇。微信目前正處于成長期,用戶量不斷增加。高校圖書館應抓住微信發(fā)展機遇,將微信公眾平臺打造成一個綜合平臺。同時,要將閱讀推廣工作與學校職業(yè)教育緊密結合,提高粘性,打造特色欄目,形成自身的品牌形象。
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提高關注度用戶量直接關系到閱讀推廣工作的成效,因此圖書館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加強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宣傳與推廣:1)在圖書館網站、微博、論壇上宣傳并且加強互動;2)在圖書館入口或其他醒目位置以張貼海報的方式宣傳;3)利用圖書館舉辦活動時宣傳,例如抽獎送書;4)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宣傳。
4.2 WO戰(zhàn)略
WO戰(zhàn)略,利用外部機會,彌補內部劣勢,也稱為扭轉性戰(zhàn)略。
充分利用挖掘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現(xiàn)有的功能來豐富圖書館服務內容和形式。如利用“微信投票”功能進行圖書評選活動、利用“微答題”功能舉行有獎知識競賽活動、抽獎送書等等。
迎合讀者需求。微信公眾號工作應以讀者的需求為根本出發(fā)點,可以通過問卷調研、微博及微信公眾平臺多途徑征集讀者需求,以便推出更具針對性、更受讀者歡迎的閱讀內容。內容才是移動閱讀的王道。只有高質量的閱讀內容才能促使讀者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關注度的提升,粘性增強。
4.3 ST戰(zhàn)略
ST戰(zhàn)略,利用內部優(yōu)勢,規(guī)避外部風險,也稱多種經營戰(zhàn)略。
1)開發(fā)自主的圖書館平臺。圖書館在利用微信等現(xiàn)有媒體平臺進行服務的同時,還應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開發(fā)自主的圖書館平臺,如圖書館 APP等。用戶在手機上安裝圖書館APP后,即可使用館藏目錄查詢、圖書信息查新、個人信息查詢等多種服務。開發(fā)自主的圖書館平臺可以使功能更適合本館館情,還可以使圖書館擁有較高主動權。
2)及時關注其他新媒體技術。新的媒體技術層出不窮,大學生對于新媒體有較強的感知力和敏感性。高校圖書館要充分了解把握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及時關注其他新媒體技術。適時利用這些新媒體技術開展服務,形成全方位、多途徑的宣傳氛圍。
4.4 WT戰(zhàn)略
WT戰(zhàn)略,減少內部劣勢,規(guī)避外部風險,也稱為防御性戰(zhàn)略。
1)建立專業(yè)信息技術團隊。目前高校圖書館人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強,可以通過專業(yè)培訓、人才引進等方式,打造一支技術能力強、充滿創(chuàng)意的專業(yè)團隊。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打造品牌欄目,使圖書館工作更貼近學生、更具時代感和新鮮感。
2)創(chuàng)新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工作。互聯(lián)網時代新媒體平臺更多的是對閱讀方式的變革,內容還是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而“內容”才恰恰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高校圖書館應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內容,積累成功經驗,以此尋求在微信等新媒體上的突破。
4.5 結論
圖書館微信閱讀服務工作的風靡源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誕生和發(fā)展,這種新媒體技術受到了圖書館界的青睞。中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準備利用或則已經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閱讀服務工作。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進行swot分析,使高校圖書館能夠結合本館實際,更好的制定服務策略,使微信公眾平臺獨特的傳播優(yōu)勢和巨大的潛能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使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成為一種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連朝曦.微信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刊,2014,(12):78~82
[2]黃浩波.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現(xiàn)狀及建議[J].圖書館學研究,2014(03):60-63+93.
[3]騰訊發(fā)布2015微信用戶數(shù)據(jù)報告[EB/OL].
[4]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EB/OL]
[5]楊永生,初景利.國外對圖書館員能力與核心能力的研究評述[J].國外社會科學,2008,(3):79~84.
[6]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shù)據(jù)在京發(fā)布[EB/OL].
[7]馬振貴.移動閱讀:內容才是王道[J].上海信息化,2013,(9):42~44.
[8]李白楊,白廣思.面向知識咨詢的圖書館移動服務設計與實現(xiàn)———以微信公共平臺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3,(199):69~72.
[9]陸瑤.微信對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影響之SWOT分析[J].貴圖學刊,2014(3):27-29.
[10]宋秀蘭.利用微信平臺進行讀者服務的SWOT分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6):38-40.
作者簡介
劉龍江(1993-),男,漢,山東濟寧市,碩士,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研究方向:情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