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平,周冰清,蔣蓓莉
有研究指出,肝纖維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合并HBV感染、遺傳因素、過量飲酒、年齡、合并HIV感染和慢性代謝性疾病等[1-4]。但是,不同區(qū)域內(nèi)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發(fā)生肝纖維化的影響因素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異[5-9]。本研究對既往有有償獻血史感染的CHC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診治的CHC患者248例,男性152例,女性96例;平均年齡為(59.8±11.3)歲。符合《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年版)》的診斷標準[10]。納入患者血清抗HCV陽性,HCV RNA陽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28例,高中及以上者120例。排除標準:(1)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2)孕婦或哺乳期婦女;(3)合并HIV感染患者?;颊吆炇鹬橥鈺?,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臨床檢測與肝纖維化診斷 使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商貿(mào)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生化指標;采用RT-PCR法檢測HCV RNA(美國應用生物系統(tǒng)公司提供的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分析儀);采用FIB-4指數(shù)評估肝纖維化分期。FIB-4指數(shù)為史特林在2006年提出的,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評估肝臟疾病患者肝纖維化的方法,將FIB-4指數(shù)>3.25定義為重度肝纖維化,F(xiàn)IB-4指數(shù)≤3.25定義為非重度肝纖維化[7]。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將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計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區(qū)間(CI),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HC患者肝纖維化發(fā)生情況 經(jīng)FIB-4指數(shù)評估,在本組248例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CHC患者中,發(fā)現(xiàn)重度肝纖維化86例(34.7%),非重度肝纖維化162例(65.3%)。兩組人群文化程度、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糖尿病、吸煙量、飲酒量、抗病毒治療(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9個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年齡、性別、合并高血壓、合并HBV感染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血液、生化和病毒學指標比較 兩組血清HCV RNA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重度肝纖維化患者空腹血糖、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和白細胞水平與非重度肝纖維化患者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 2)。
2.3 CHC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糖尿?。∣R=1.982,P=0.002)、飲酒量≥50 g/d(OR=3.422,P=0.019)、病程長(OR=2.648,P=0.006)、家庭人均月收入 <3000 元(OR=2.413,P=0.029)、未進行抗病毒治療(OR=4.733,P=0.030)為影響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表3)。
本研究針對既往有有償獻血史引發(f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該類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相關危險因素。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之間文化程度、病程、合并糖尿病、吸煙量、飲酒量、家庭人均月收入、抗病毒治療(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9個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之間年齡、性別、合并高血壓、合并HBV感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糖尿?。∣R=1.982,P=0.002)、飲酒量≥50 g/d(OR=3.422,P=0.019)、病程長(OR=2.648,P=0.006)、家庭人均月收入 <3000 元(OR=2.413,P=0.029)、未進行抗病毒治療(OR=4.733,P=0.030)為影響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重度肝纖維化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非重度肝纖維化患者。由于患者經(jīng)濟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患者可能在癥狀較嚴重時才去醫(yī)院治療,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因而重度肝纖維化發(fā)生率較高[11-15]。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糖尿病是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血糖偏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的發(fā)生風險明顯高于血糖正常的患者,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5,16]。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常存在糖耐量異?,F(xiàn)象,有些會導致胰島損傷,形成胰島素抵抗,引發(fā)糖、脂代謝紊亂,促進肝硬化的發(fā)展[17]。有研究顯示,酒精對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具有促進作用,而長期飲酒還會降低α-干擾素治療的效果,因而飲酒量≥50 g/d為影響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獨立危險因素。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2 兩組血液、生化和病毒學指標(±s)比較
表2 兩組血液、生化和病毒學指標(±s)比較
白細胞(×109/l)重度肝纖維化 86 86250.4±673.7 6.8±1.3 47.3±10.4 48.1±10.7 3.8±1.0非重度纖維化 162 86193.1±702.5 5.9±1.1 36.9±9.6 35.6±10.1 5.0±1.2 t 0.832 4.036 6.745 7.502 5.184 P 0.247 0.000 0.000 0.000 0.000例數(shù) HCV RNA(IU/ml) 空腹血糖(mmol/L) 谷丙轉氨酶(U/L)谷草轉氨酶(U/L)
表3 影響CHC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是肝細胞內(nèi)重要的轉氨酶。當肝臟發(fā)生嚴重損傷時,可引發(fā)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水平上升。本組存在重度肝纖維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水平顯著高于非重度肝纖維化患者,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8,19]。本研究結果顯示抗病毒治療是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發(fā)生重度肝纖維化的獨立保護因素。該結果表明,及時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有助于延緩肝纖維化的發(fā)展進程,或防止肝硬化的發(fā)生,因而對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應積極采取抗病毒治療,延緩疾病的發(fā)展進程。有報道顯示[20],伴隨著病毒性肝炎病情的不斷加重,外周血白細胞水平會逐漸下降,預示著肝硬化的發(fā)生,與本研究結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