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關鍵詞〕固化思維;寓言;龜兔賽跑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05-0078-03
揚揚最近被“龜兔賽跑”搞暈了,腦袋都要罷工了。
打小就被啟發(fā)此故事的寓意是,驕傲使人落后;做事要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最近又看到英國版的“龜兔賽跑”視頻,見證這一比賽的觀眾特別興奮,表示“童話沒騙人”;像我這樣看視頻的讀者也好興奮,貌似從這通俗易懂的故事中獲益良多。
龜和兔從伊索寓言時到現(xiàn)在,也跑了2000多年了,卻還跑得如此起勁,真是讓人費神。不由得使人去思考,它們千年馬拉松的意義在哪里?
歷史從古羅馬帝國到拿破侖,從秦漢王朝到成吉思汗,從來都烙滿了強者的印記,弱者大多只是隱而不現(xiàn)的背景和道具。于是,人類總是艷羨強者,更想成為強者。而對于我們大多先天不足、后天不全,卻又不甘于平庸的屌絲而言,怎樣憑一己之力,“以柔勝剛”“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扭轉(zhuǎn)乾坤,逆襲而上?這就需要足夠的精神食糧來滋養(yǎng)和激勵。
“龜兔賽跑”的故事,足以讓我們看到弱小者的強大,這是古今中外吃瓜群眾最著迷的地方。因此烏龜必須在這場比賽中獲得勝利,哪怕是千場比賽一朝奪魁,歷史要的就是這一刻。兔子能獲勝是預料中的,應該的,正常的,沒什么值得挖掘和興奮的;可是,真沒想到烏龜還有機會獲勝,縱使是千分之一的機會,那也是機會啊。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何況一只兔子?養(yǎng)精蓄銳、韜光養(yǎng)晦、蓄勢待發(fā),只等對手打盹這一刻。如此說來,這個寓言對弱者的激勵,對強者的警告也就不言而喻了。
這些都是這個寓言故事想要給予的啟示。只是不幸發(fā)生在后來的后來,寓意被固態(tài)化、單一化的今天。
龜兔賽跑·家長篇
故事被用來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甚至教條般地運用在學習成績方面。只要好好學習、堅持不懈就能取得好成績;成績不好,那就是努力不夠?!翱纯慈思覟觚敹寄芘苓^兔子,你有什么理由考不出好成績,又沒要求你回回第一?!焙⒆涌己昧?,流露出高興或得意,萌萌地等待家長的表揚和贊許,卻又常常被家長吝嗇的表揚和溫柔的勸諫所壓抑?!班?,這次考得還可以,要加油哦,下次要比這次更好?!币驗榧议L深深地明白“堅持才能成功”“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人為地壓抑孩子天性中的喜、怒、悲、憂、恐,讓自然的情緒無處釋放,滋生或強化了青少年的許多問題。
家長最擅長講道理,但你可知道,這場“龜兔比賽”的具體路線、終點以及相應的規(guī)則,是誰說了算?這場比賽的發(fā)起者是誰?道理又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道理呢?這諸多的因素,可有考慮過?
而自家的孩子到底是龜還是兔呢?
很多先天遺傳和后天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不可一味過分強調(diào)后天的努力,而忽略孩子本來的特質(zhì)。
烏龜性慢,喜食肉,且冬眠,壽命在50年左右;兔子性急,喜食草,不冬眠,壽命在10年左右。可比性幾乎沒有。可是就有這些腦洞大開的發(fā)起者,不知是為了娛樂,還是為了自己某種特殊的心理嗜好,非要把他們集合起來,來一場為了一紙獎狀的較量。
當發(fā)起者在房間里設計這場比賽的具體路線(水路、陸路還是水陸兼有)、比賽終點以及相關規(guī)則的時候,是否專門考慮過你家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寶貝的特質(zhì)呢?
發(fā)起者面對的是群體,或許無可厚非;而家長卻是孩子的天空,孩子是家長的唯一。但孩子卻常常承受以己之短比人之長的遭遇,美其名曰“都是為他(她)好”!有的父母把“別人家的孩子”直接掛在嘴上;有的父母相對智慧些,學會了表揚和鼓勵:“我孩子這么聰明,肯定能超過×××”“×××算什么,你好好學,一定能勝過他”,等等。孩子何等敏銳,從小觀察父母的顏色,琢磨父母的心意,早就對家長的言行了如指掌。前者的指責可能變成推力,推自家孩子真的成為不如別人家孩子的叛逆問題少年;后者的鼓勵可能會變成壓力,壓自家孩子到焦慮、抑郁、崩潰的懸崖。
比較心常有,生活在競爭的現(xiàn)實中,誰也不可能完全超脫。只是作為家長要時時反思,自己的比較是否建立在合情、合理、合人性、合自己孩子特點的基礎上。
孩子因父母而生,卻又不同于父母。無論是先天的基因,還是后天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都已大不同。靜下心來想想,有多少道理和規(guī)則,是來自于家長自身成長的束縛和教條;有多少是適合當下孩子真正需要建構(gòu)的思維和規(guī)則。
換句刺耳的話問家長:
“你現(xiàn)在生活得怎么樣?”
“你現(xiàn)在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嗎?”
“你活明白了嗎?”
如果……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你作為家長的說教和指導,是不是太缺乏事實依據(jù)了?孩子會怎么看你?會從內(nèi)心真正接受這樣的道理嗎?
或許會有人說“我就是不想讓他(她)將來成我的樣子,所以才如此這般管教他(她)的?。 ?/p>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誰也不比誰少一毫。只是還需明白,既然自己非“龍”非“鳳”,為何還要用自己非“龍”非“鳳”的經(jīng)驗去限制將來可能的“龍”“鳳”呢?從另一個角度看,又為何不讓孩子做個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非要讓孩子變“龍”變“鳳”呢?
做家長不易,最難在于——行大于言,少說多做。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會什么是愛,什么是生活應有的態(tài)度,什么是人生該有的方向。
其實,人一生下來,終點就在那里等候了?!褒斖觅惻堋钡慕K點并非人生的終點,充其量不過是個“結(jié)點”。孩子們從小就被家庭和學校設置了很多賽場:“外貌”“禮儀”“品行”“才藝”“成績”“夢想”,等等。很多父母假想中的終點太多:“中考”“高考”“考研”“工作”“擇偶”……不管哪一環(huán)失控,好像都是世界末日,神經(jīng)緊張到發(fā)梢。
人生有太多的賽場,場場皆贏,豈不累死。
好父母全然接納自己孩子的現(xiàn)狀,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陪伴、指引并輔助。至于人生的各個賽場,比不比,如何比,由他們自己決定就好。盡可能不要抱著自身習得的、固化的思維去限制孩子的人生,更不要強行要求孩子按自己的規(guī)則出牌,這應該也算是下策吧。
好父母還需始終對孩子有一種美好的期待。要相信,花開有期,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縱使不開花,也必有其安然的姿態(tài)、迷人的綠意。
龜兔賽跑·學生篇
作為學生,也需明白自己是龜還是兔。否則盲目的攀比和較量,只會體驗更多的失敗,挫傷自信,從而不斷地否定自己,進入惡性循環(huán),建構(gòu)出低自尊的自我認同——“我就不是學習的料”“我干啥都不行”“我不行”。自卑的情緒溢滿整個毛孔—窒息—讓自己無處藏身。
所以,“龜兔賽跑”之寓意,還在于搞清楚、弄明白,自己是龜還是兔,自己的特質(zhì)是什么。
兔有兔的敏捷,龜有龜?shù)姆€(wěn)健,各取所長,各美其美,才是青年人的樣貌和朝氣。
然而,萬事萬物不會總以我們想要的面貌呈現(xiàn),變是永恒的,不變是相對的?!褒斖觅惻堋保?shù)膭俪?、兔的失落,或許,只是偶然,然而這讓我們相信了“偶然”的存在?;蛟S,我們的“必然”總是以一種“偶然”的方式顯現(xiàn)的!
在這瞬息萬變、眼花繚亂、紛繁復雜的現(xiàn)實世界里,專注就成為做自己的必需。專注做自己,心無旁念,無論周圍多么喧鬧繁華,無論觀眾的吆喝聲多么響亮,無論他人的嘲諷多么刺耳,無論身邊有無支持和鼓勵的人,低下頭,一步一步邁向自己的方向。在這個貌似固態(tài)化的現(xiàn)實世界中,常常會在角落里堆砌著讓人驚喜的“偶然”。王立群說:“忽視必然性,看不清歷史發(fā)展的大勢;忽視偶然性,看不到歷史發(fā)展的曲折?!迸既恍允谴嬖诘?,否則羋月的兒子嬴稷怎么可能成為秦昭襄王,沒有了秦昭襄王這個曾祖父,也就沒有了后來的秦始皇嬴政,那這兩千多年的歷史就要變換模樣啰。你能說沒有偶然嗎?
專注做自己,成為當下自己想成為的自己,你自然會在不經(jīng)意間遇見更好更驚艷的自己。至于那個較期待的“偶然”出不出現(xiàn),何時出現(xiàn),就不那么重要了。
正如華語世界首席心靈作家張德芬所說:“親愛的,窗外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又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比欢?,“專注”與“堅持”不同:“堅持”,強調(diào)的是在忍不下的時候再忍一忍;“專注”強調(diào)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充實且痛快。專注的前提是尋覓到屬于自己的方向,然后通過各種合理的方法(可以查閱相關書籍或?qū)で笮睦碜稍儙煹膸椭粩嗷獾糇约弘S時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之后,專注才會來到你身邊,陪你一起攻克難關。
龜兔賽跑·生命篇
“龜兔賽跑”中烏龜?shù)木従徟佬?,兔子的打盹休憩,都如此順從自己的心意。兔子就算是輸了,也好生讓人羨慕它的隨意、任性和驕傲。
兩千多年來,烏龜一直這樣想:我以我的速度爬行,并沒有想過哪里是勝利的終點,當時只是想活動活動筋骨。我慢悠悠地散步,卻沒曾想取得了他人所說的成功。兔子也認為:用盡力氣,跑了一段路后,實在是又累又困了。如果不睡會兒,感覺比賽的終點真的就成了我兔生的終點了,要留得青山在嘛!
從心理學層面分析,人們對烏龜悠然前行的勝利和對兔子身處比賽險境,仍能安心地睡覺,是有一種向往和期待的。從潛意識層面分析,人們也希望自己能夠“隨心所欲”地“慢”。也許生命真的是一場緩抵達,太匆忙的腳步,大多是來自頭腦的催促和逼迫,并非內(nèi)心真正的渴求和生命本該有的樣貌。
“生命是一場緩抵達?!边@是有著“敘事王子”美譽的,臺灣心理治療大師周志建老師的箴言。
高速飛轉(zhuǎn)的社會,有太多的催促和競爭。交通越來越快,通訊越來越快,購物越來越快,飲食越來越快……“快點!快點!再快點!”凡事都在追求快速和高效,“貪快”會迷失自己,甚或無端地損耗生命。有時大都忘了此生到底為何而來。是為了享受生而為人的過程,還是為了積攢權(quán)利、財富和名聲?忙忙碌碌中,你可還能看到心的面貌,聽到心的呼喚,感受到心的溫度和跳動。如果可以,請現(xiàn)在把雙手放在心上,閉上雙眼,均勻呼吸,靜靜感受屬于你的節(jié)奏。試著和心對話,聽心的回復:
“心,你最近好嗎?謝謝你一直陪著我!”
“好久都沒聆聽你的聲音了,你是怎么看我的呢?”
“最近遇到一些事讓我有些困擾,還好有你每天都跟我在一起,我特別想知道你的看法?”
……
一個人敢于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這不是自私,這是自愛,是對自己的認可和尊重,是對自己的一種允許和慈悲。
請允許我以我的方式活著,我也允許你以你的方式存在,畢竟,生命是一場孤獨的單程旅行,誰也沒有重新嘗試的機會。
關于“龜兔賽跑”的故事就寫到這里了,姑妄言之。
故事都是好故事,只是被這一葉單一建構(gòu)的寓意障目了。原地踏步的教育、權(quán)威馴化的教育,或許也可以說是另一種桎梏。多元化的今天,我們身邊的故事也該被重新解讀了。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臨猗中學校,運城,044100)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肖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