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麗 劉曉娜
(舞陽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漯河 462400)
腦梗塞作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主要是由患者腦組織局部區(qū)域血液流通異常,血氧供應不足導致的腦損傷疾病。由于腦梗塞的發(fā)病特征為起病急、發(fā)展迅速,且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較大[1]。因此,及時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于預防患者殘疾或死亡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常采用中、西藥或手術(shù)治療,但因手術(shù)治療的預后不佳,因此,在使用藥物治療時如何科學地選擇用藥方案是臨床研究關注的重點問題[2]。本研究以腦梗塞患者為對象,給予患者不同的藥物治療,通過觀察比較患者用藥后的神經(jīng)缺損功能狀況和臨床治療效果,探討適合用于臨床治療的有效用藥方案。
研究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74例腦梗塞患者為受試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甲、乙兩組,每組各37例。甲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49~76歲,平均(61.3±4.8)歲;病程2~9年,平均(5.4±1.6)年。乙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51~77歲,平均(61.7±4.6)歲;病程1.5~10年,平均(5.8±1.5)年。研究納入對象均經(jīng)CT檢查,確診為腦梗塞患者;所有患者都符合相關的醫(yī)學倫理要求標準,且都簽有知情同意書,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規(guī)的對癥處理和20%的甘露醇注射液(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61)進行靜脈滴注。甲組采用血塞通(國藥準字Z15020018,內(nèi)蒙古康源藥業(yè)有限公司)治療,將400mg的血塞通注射液溶于5%的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乙組采用血塞通結(jié)合脈絡寧(金陵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藥廠,國藥準字Z32021102)治療,血塞通的治療用法及用量同甲組,將20ml脈絡寧注射液與5%的250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進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相同,兩周1療程,每療程的治療間隔時間為1周。
此次研究以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周及2周的神經(jīng)缺損功能評分(NIHSS)及治療總有效率為臨床觀察指標。療效評定標準:(1)無效:患者治療后的NIHSS評分<50分,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2)有效:患者治療后的NIHSS評分>50分,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較差;(3)顯效:患者治療后的NIHSS評分>85分,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明顯改善,生活能自理;(4)治愈:患者治療后的NIHSS評分>96分,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疾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無任何不良影響。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NIHSS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乙組治療1周、2周后的NIHSS評分都明顯高于甲組,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1周及2周后的NIHSS評分對比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1周后治療2周后甲組3739.2±3.452.3±13.163.3±18.5乙組3739.1±3.365.4±13.977.8±20.5t0.1284.1723.194P>0.05<0.05<0.05
乙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甲組,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組別無效有效顯效治愈總有效率甲組68111231(83.8)乙組17121736(97.3)χ23.945P0.047
腦梗塞是腦血管疾病中的高發(fā)性常見病,導致患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腦動脈硬化引起的腦部缺血缺氧,造成血小板和紅細胞不斷集聚,導致腦組織血液供應不足,腦內(nèi)氧自由基大量增多,致使患者的腦部血液高度凝聚,出現(xiàn)腦組織軟化、壞死,最終引發(fā)腦梗塞[3]。由于腦梗塞會減少梗塞區(qū)域的局部血流量,損傷人體腦部神經(jīng)元組織,會導致神經(jīng)元活動障礙,進而造成腦細胞膜極化,最終引發(fā)腦細胞死亡[4]。同時,腦部產(chǎn)生大量自由基,會加劇患者的缺血性腦損傷,增強血小板黏度。因此,腦梗塞如不及時采取治療,不僅會錯過治療時機,還會導致患者的病情惡化,加大治療難度。
脈絡寧注射液是一種復方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牛膝、玄參等,有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增加腦部血流,有效擴張血管,清除自由基,增強血栓溶解,調(diào)節(jié)機體生理功能的作用。血塞通是一種中藥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三七和沉香,三七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沉香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將其用于腦梗塞治療,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舒張血管、溶解血栓,增加腦部血流量,改善腦部血氧匱乏的狀況[5]。此次研究給予腦梗塞患者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乙組治療1周及2周后的神經(jīng)缺損功能(NIHSS)評分都明顯高于甲組,表明采用血塞通與脈絡寧聯(lián)合治療腦梗塞,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腦神經(jīng)缺損功能,主要原因為血塞通中的三七總苷能修復患者缺血半暗帶區(qū)受損的腦細胞,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減輕患者腦梗塞的癥狀[6]。另外,乙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甲組,表明給予腦梗塞患者脈絡寧和血塞通靜脈滴注治療,能強化單一藥物的治療功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腦梗塞患者采用脈絡寧結(jié)合血塞通治療,能減輕患者的神經(jīng)缺損程度,改善患者的腦神經(jīng)功能,且治療安全有效,適合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