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俏玲
摘 要:美術是一門藝術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時還可以通過藝術來提升自己,讓學生有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所需將美術教學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提高學生對美術教學的認識,學生可以在學習知識時提升審美能力,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大千世界。鑒于此,文章主要針對小學美術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整合策略來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資源整合 策略
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主體作用,給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教學時,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講解方式,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到美術課堂上,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好美術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華,還可以通過藝術的眼光來審視外界的事物,這樣不但讓學生多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也可以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提高綜合素養(yǎng)的過程中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就有所提高。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打造高效課堂
杜威曾說過:“不以兒童的生活為出發(fā)點,教育就會造成浪費?!蓖ㄟ^這句話我們就能知道,生活中充滿了藝術,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打造高效的美術課堂。藝術來源于生活,小學美術教學更不能脫離生活實際。例如:在教學《巧救小昆蟲》一課時,教師先問學生:“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小昆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激發(fā)了。這就證實了,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課堂上是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關鍵,學生可以從被動的學習知識到主動探究,語文的學習能力很快就能提升。所以設計生活情境教學對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是非常關鍵的,學生不在是單純的依靠書本上的知識點來學習,而是從生活中接觸到更多的知識,擴充學生的視野。
二、在評價中體驗,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教學評價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體現(xiàn),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評價的重要性和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只有體驗到成功的真諦才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還可以通過評價標準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全面滿足學生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新穎的名片》一課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課下結合所學的知識,自己動手做名片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換,學生的興趣很快就能被激發(fā)出來,不但有了動手實操的機會,還能讓學生之間對做的名片進行評價,學生在學習中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說出星星的制作過程,并且還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制作更多的藝術品,豐富學生的知識閱歷。在自我評價中弱化了評價的甄別于選拔,激勵了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從意義上真正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三、設計有效的教學模式,達成教學目標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學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善于給學生設計,但是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方向。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所需,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制定教學計劃,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有限的,而美術作為藝術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時要給學生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明確自己的目標,從知識的學習中提升自己。例如:教授《風箏》一課時,我首先帶領學生調查風箏的來源。用文字,圖像的形式記錄調查結果,在了解了風箏的歷史及現(xiàn)狀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并請身邊的扎風箏藝人來學校進行指導。課堂上,學生們有模有樣地扎骨架、裱糊。糊好后,學生來到操場放飛手中的“希望。”可這時,問題來了: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風箏都飛不上天。于是,大多數(shù)學生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耷拉著腦袋,但還有一部分學生仍然興致勃勃。于是,我鼓勵學生細細推敲其中的奧秘,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又開始忙了。最后他們總結出兩點:制作風箏的材料不能過重;扎風箏骨架時要考慮平衡與對稱。他們在失敗中不斷吸取經(jīng)驗教訓,在看到自己制作的風箏飛上藍天的那一刻,孩子們激動得手舞足蹈。這樣通過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的方式,使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并樹立生活處處皆美術的思想,使美術成為學生與人進行溝通的一扇門。
四、開展豐富的美術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美術教學也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一門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實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體驗的機會。還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開展美術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動手實操中就有了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學習水平和質量很快就能提升。教師要引導小組之間進行有意義的集體活動,讓小組之間進行互動,學生就有了交流和探討的機會,在體驗中能夠增進知識技能,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因此有所提高。例如,在制作新年賀卡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刮色、壓印等形式,學習豐富的美術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一些自然景觀,學生在學習中有了更多的體驗,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五彩繽紛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習美術,感受生活中多樣的色彩。這樣,學生可以大膽體驗,不斷豐富對色彩的感受,用彩筆繪出一幅幅富有童真的色彩畫。
結語
作為藝術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豐富知識視野,這樣就能實現(xiàn)學生的品學兼優(yōu)。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比較生動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豐富自己,還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與美術相關的例子,學生的學習水平就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敏敏.新課標下小學美術教學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7(01):125-126.
[2]張鋒.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評價的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2018(11):551-552.
[3]杜思佳.新課標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J].小學時代:教師,2016(12):456-457.
[4]蘇端鳳.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教育,2017(32):78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