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
摘 要:針對于目前日益復雜的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是當前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從學生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和學生的心理訴求、學生的精神追求這幾個層面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提出了幾點具體建議和實施措施。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小學生的性格習慣養(yǎng)成以及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從班級管理的意義上來說,可以有效的維持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從學生的成長意義上來講,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發(fā)展與提高。因此,小學教師特別是小學班主任老師要充分認識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在教學工作中要充分學習與應用。
一、小學班級管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首先,因為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許多小學生面臨著家庭和社會的困擾,使得他們的心理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的與他們進行溝通,消除他們的心里障礙以及這些障礙因素形成的原因,教師積極的幫助學生去解決與應對。同時教師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對班級內(nèi)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形成具體的判斷和客觀的評價,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次,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人們對素質(zhì)教育的錯誤理解,學生們普遍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對學生的心理消極影響越來越嚴重。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融入健康心理教學,可以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心里教育,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幫助學生建立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再者,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積極彌補自己的缺陷,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小學班級管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構建優(yōu)良班級文化,優(yōu)化學生心理環(huán)境。
優(yōu)良班級文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日常行為和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地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情緒,增強他們的人文關懷和情感體驗。學生能夠無障礙的和同學老師之間進行心靈溝通,積極展示自我,以飽滿的情緒和自信的狀態(tài)他們?nèi)谌氚嗉w中。學生在這樣和諧、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與生活,可以使心理得到及時的調(diào)節(jié)和糾偏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首先要注重班級優(yōu)良文化建設,通過班內(nèi)的墻報、宣傳欄、和班內(nèi)的標語對學生形成耳濡目染的優(yōu)良文化浸潤。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積極構建班級微信互動平臺,教師以公知形象引領學生積極宣傳好人好事,大力弘揚正能量。
2.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與疏導。
班主任利用班會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主題對班級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在活動中班主任要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融入班級活動的機會與條件,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充滿自信的表現(xiàn)自我。在班會活動中,教師要提出一些班內(nèi)普遍存在的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大家積極的進行討論,通過討論解決學生在生活、學習、以及在家庭社會環(huán)境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困擾問題,幫助他們疏導情緒,幫助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班會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訴求,積極的糾正學生不良心理萌芽,通過疏導與教育幫助學生把心里障礙消除在初始狀態(tài)。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你生活得快樂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勇敢的剖析自己的心里。此時教師要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對生活有充分的認識,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到生活不是一帆風順,也不是溫室中的花草,我們每一個必將面臨許多坎坷與挫折,從而改變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增強他們的抗壓意識。
3.教師要主動走進學生的心里。
班主任要走下講臺積極地走進學生中去,主動的去和每一個學生做朋友,用愛心和耐心接納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面臨著不同的境遇,也必將有一些不愿意在集體活動中傾訴的話題,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要用愛心去接近這些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困擾和成因,要敞開心扉認真的接納這些學生的心理訴求,幫助他們積極尋求解決這些心理問題的路徑,積極的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心理教育。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與鼓勵他們,讓他們重新構建充滿陽光的內(nèi)心世界。
4.融入賞識教育,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個性差異,在他們的身上同時聚集著優(yōu)點與缺點。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用賞識的眼光盯著學生的優(yōu)點,要從他們的閃光點上挖掘積極意義,要贊賞與鼓勵它們的每一點成績與進步,幫助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自信心。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白通過努力每一個人都會成功,都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同時,每一位老師也應該為學生指出他們的缺點與錯誤,幫助他們消除產(chǎn)生這些錯誤的心理因素,使他們能夠積極的面對生活與學習。
三、結語
少年兒童是他們一生中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面對著目前日益復雜的社會和學習環(huán)境,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我國學校教育的重點,更是每一個教師的重要任務。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穆成軍.活動教學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3(35):152-154.
[2]莫華敏.對話教學法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2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