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
摘 要:基層文物的保護是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些年來所做的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對國家的整體文物保護有很大程度的幫助。但是,在現如今的文物保護過程中依然還留有很多的問題。文章通過對目前我國基層文物保護事業(yè)的狀況進行了分析,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深入了解并提出了相應的合理的對策。
關鍵詞: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問題及對策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是我國文物保護事業(yè)的基礎,也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重點,但在文物保護的層面上還有很多潛在的影響因素導致無法將工作落實到實處,在認知以及規(guī)章制度上仍然存在著不足,通過對現狀的研究得出以下幾點應對措施。
1 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力度,如逐步將文物保護的工作落實到省級、縣級等下級各地區(qū)部門。并且在國家的推動下,省縣級的文物保護部門也逐步趨于完善[1];還建立了發(fā)揮實效的文物保護工作點及縣級的小型博物館。另一方面,在文物發(fā)掘的過程中,國家提出了第一時間進行搶救,集中所有力量進行保護的政策。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各級政府也提高了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在人力、資金方面都給予了支持?;谠诨鶎游奈锏谋Wo上所做出的努力,我國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豐厚文物遺產將會得到很好的傳承和保護[2]。
2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1 對文物的價值認知不足
現如今,處于基層的各級政府還存在著對文物價值認知不足的問題。有一部分基層政府的領導干部基于現在社會的經濟發(fā)展,以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只想加速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文物的保護和遺跡的保存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金錢,并且這些投入無法在短期內看到任何經濟利益的回報,所以在部分領導干部看來,文物的保護是阻礙當地經濟發(fā)展的項目,故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文物的保護,以至于將遺跡拆除,改為商業(yè)用地[3]。這樣一來,就會對文物本身以及文物保護工作產生一種不可挽回的傷害,即使通過現代的高科技手段也無法將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恢復到原始的樣子。這些基層政府領導沒有意識到文物本身的研究價值及文化價值,文物不僅具有極大的歷史教育意義,也會對未來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2 對文物保護意識的匱乏
雖然現在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多大的進步和改觀,可整體看來,文物保護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依然有很多由于保護意識不強而引發(fā)的問題。在國家政策的鞭策下,文物保護的概念逐漸被大家所熟知,人們了解了基層文物保護的意義所在。但是,由于很多基層領導覺得這與自己的政績、利益并不相關,便忽視了文物的保護工作[4],不關心文物的保護是否落實到位,隨便交付給某一個部門負責,沒有對這項工作提供實質上的支持。其實,保護文物不是某個部門或者某個人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不僅相關部門要提升文物保護的意識,身為社會一員的我們也都有責任去支持和維護。
2.3 缺乏可行性的法律規(guī)范
為了能讓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切實的保障,我國頒布過針對于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但其中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由于《文物保護法》尚未明確審批程序以及相應的執(zhí)法依據,因此導致了很多單位在進行建設時還沒得到相關文物保護部門的明確審批就已經開始動工,出現了文物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順暢、執(zhí)行不及時等各類問題。中間程序的延緩、不流暢會導致相關文物部門無法及時跟進、控制、監(jiān)督文物的挖掘等工作,造成文物的破損、流失等問題。
2.4 文物保護工作支持力度不足
基層文物的保護工作實施起來的難度較大,總體來看是一場長久戰(zhàn)。并且基層政府部門的文物保護工作單位在運作資金、人力、物力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支撐。同時,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也并不完善,造成一部分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空有虛名,實質上無法開展文物保護工作[5]。
3 對文物保護工作的建議
3.1 強化基層文物保護的教育
文物保護是我國在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發(fā)揚上的關鍵性因素,需要廣大社會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文物的保護工作不是某個部門或某個人的責任,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我國的基層文物,讓我國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研究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強化基層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6],將基層文物保護的社會價值以及歷史價值進行傳遞,擴散給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大眾,充分利用現如今科技時代的傳播媒介進行最大力度傳揚,激發(fā)人們的保護文物意識,并且適當給人們普及歷史文物的基礎知識與文化價值,讓大眾向文物的保護工作投入熱情,進而在最大程度上做出顯著的改變。
3.2 為文物保護投入大量的資金
眾所周知,文物保護是一項極其繁雜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力量為其保駕護航,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資金、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等?;鶎訂挝辉谫Y金上嚴重匱乏,這也是我國目前為止文物保護事業(yè)一直發(fā)展緩慢、止步不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資金不足就會導致文物無法得到真正的安置保護和恰當合理的管理。因此,加大資金上的投入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同時,現如今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越來越高,可以在社會上以獲取贊助的方式進行籌資,用以文物保護。
3.3 完善部門機構間的程序化機制
文物保護工作涉及到的機構層次非常多,不是依靠一個部門就可以獨立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的單位、機構進行合作互助才能達到文物保護的效果,尤其是城建部門、國土資源部、交通部門的大力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在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下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國的文物。所以,在各部門之間建立完善的程序化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3.4 完善文物保護的政績考核
很多基層政府部門的領導干部會覺得文物保護工作與自身的政績考核沒有實質性的聯系,所以主觀上不會去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將這項工作隨意交給其他部門便不再過問,導致很多遺跡由于保護不當被破壞。因此,將文物的保護工作加入到政府部門的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中去,會在很大程度上引起領導干部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就不會出現對其置之不理的情況,會把工作落實到實處,以保證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3.5 增強文物保護的可行性利用
現如今社會文化飛速發(fā)展,文物保護工作也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找到新的機遇,以此來讓文物保護工作進一步得到大眾的支持。例如,結合當地的生活習俗建立符合當地特色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利用當地的名勝古跡進一步開發(fā)新的旅游資源。這樣一來,不僅能讓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拉動當地經濟,在文物保護的基礎上適當地對文物加以利用,就會實現文化和經濟的一舉兩得[7]。同時也能緩解文物保護工作的資金狀況,可以實現以保護為基礎,同時推進經濟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3.6 調動社會群眾的積極性
文物保護、城市建設規(guī)劃等會有專業(yè)的規(guī)劃師、設計師等來進行操作,從專業(yè)度的角度來說是合情合理的,但對于文物保護的工作來說,還涉及到文化、哲學、歷史、藝術、文學、宗教等各方面的因素。歷史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是需要全民參與的,包括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以及社會群眾的參與。
4 結語
總體來說,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對于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y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基層的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實質上的落實和推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家的文物保護事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做出一定的貢獻。雖然目前還存在著一些阻礙性的問題,但通過研究、解決文物保護工作的問題,我國的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賈國民.淺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0(17):146+150.
[2]劉向陽.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及對策思考[N].中國文物報,2007-01-05(8).
[3]劉向陽.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及對策的思考[C].陜西省博物館學會,陜西省文物局.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西安:陜西省博物館學會,陜西省文物局,2005.
[4]楊順國.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8):86-87.
[5]李孜宣.淺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7):144-145.
[6]張利軍.淺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J].才智,2016(18):268.
[7]董薇.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史志,2014(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