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林
喜歡一座城,極可能從認識一個人開始;喜歡一個人,必然喜愛這座城市。
平樂鎮(zhèn)———古稱昭州。多年前,我在區(qū)滑石礦工作,認識一位來自北方的姑娘,年方十六歲的她,模樣兒有些像黃蓉,性情也有些像黃蓉。不久,我因故離開滑石礦,之后,聽說她嫁來平樂。數(shù)十年過去,她一切還好嗎?又若干年之后,我?guī)е鴱N師前往桂林各縣搜集名菜,平樂留給我深刻印象的不是十八大碗名菜,而是油茶。那時,恭城油茶已經小有名氣,平樂油茶將有怎樣表現(xiàn)。
這天晚上,我攜妻和廚師一起逛夜市。幾分悠閑,幾分好奇地在戶戶炊煙的江堤平臺上無拘無束自由放縱,深切感受到古昭州的火熱刺激。
一種味兒,能長時間留在記憶深處,確屬奇跡。至今,雖已難還原當晚品嘗油茶過程,但油茶中的那份獨特味道,是我品嘗過的所有油茶從來沒有體驗到的喜悅,賣油茶的大嫂溫和目光,眼簾深處透著精明,那雙秀美的手,讓人感覺仿佛修飾過。而油茶的清冽、甘醇,以及微微的姜辣味,在舌尖上纏繞與流淌的感覺,與我后來在湖南靖州吃到的魚子酸湯好有一比,不由令我回味一生。
今夏,我赴恭城拍攝油茶小鎮(zhèn)開工儀式,假道平樂,我魚兒一般地在平樂街道上游弋逍遙,在頗具現(xiàn)代化氣息的三江口虹橋上,眺望漓江,茶江,荔江三江聚合,眺望金字山,眺望令公廟,眺望落日霞光。城廓倒映江中,落日余輝在江面上熊熊燃燒。燃燒歲月,燃燒生命,燃燒盡最后一絲余熱,為此,我微波蕩漾的心顫抖不已。
不深入昭州,不知昭州是個出名人的地方,更不知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來此做過官,梅績來此做過官。梅績來,他的師友親朋,曾竭力勸阻,說昭州不僅毒蛇猛獸橫行,外有瘴氣肆虐。比瘴氣更可怕的是無官不貪,無貪不官。梅績對昭州的貢獻,主在著述五瘴說。五瘴說,字字含血,字字如芒刺背,字字直戳與鞭撻封建專制及地方官員貪污,墮落,強征暴斂,欺凌百姓,無正義可伸張等惡跡。
做官一定要貪么,不貪過不了日子,家境到了俸祿保不了家人吃飯,供應不了兒女上學,父母親患病無錢延醫(yī)治病,自身日子捉襟見肘……或許有這種情況,有的官員家庭生活確實困難。然而,更多的還是貪欲之心膨脹。梅公上任,大刀闊斧進行懲貪腐,除惡跡?,F(xiàn)今桂林龍隱巖內存有關五瘴說碑刻,平樂縣城中山公園內,也刻有五瘴說。據(jù)說,馬來西亞政府亦曾借鑒梅績五瘴說,用以懲治規(guī)范官員行為。
無論古、今,世人大概通曉極淺顯的一個道理,當貪欲之心,腐化墮落行為重于生命,重于道義,重于友情,重于社會責任時,這個社會就非常危險了,這不僅僅指官僚,同時指所有行業(yè),包括以賺錢為生的人之行為。一切事物都需講平衡,國家戰(zhàn)略需講平衡,社會結構,分配制度需講平衡。家庭需講平衡,個人需要,包括身體狀況亦需講平衡。假使平衡失調,災禍不遠矣;不能因為想賺取更多的錢,就行奸取巧,弄虛造假,干出不顧他人身家性命等罪惡之事,這種行為屬蓄意制造不平衡;行侵略他國,殺擄他國人民,謀奪他國財富,這是惡意制造最大的不平衡,最終導致世界大亂,比如八國聯(lián)軍視中國內政紊亂,國力衰弱,即行侵略之事,繼之而來的是日本侵略中國,燒、殺、擄掠,行天人共憤之強盜行徑,制造天下逆天理不平衡。強亦抑之,弱予扶之,此自然平衡法則矣,良知者當謹記之。
李商隱來昭州做官,遭遇亦如梅績,遙遠的歷史蠻荒之地,倉涼,荒蕪,傳說經常遇老虎擋路,猴子爬窗戶等等,恐怕也少不了瘴氣漫延。李商隱到此,究竟遭遇了怎樣的艱難困苦,以及心靈之痛,可想見一二。
那天,天氣特別異常,又或吃錯了食物,導致惡心,身體發(fā)虛,懶于動彈,李商隱倒下了。恰于此時,一個離署地不遠的一戶人家因暴雨引發(fā)泥石流,卷走了這戶人家房屋及家中一切。當時,要不是老爺爺半夜起床小解,發(fā)現(xiàn)情況異常,驚慌失措地把熟睡中的家人一個個拽起,剛帶離到安全地帶,泥石流瞬間將房屋吞噬。沒有了家,沒有了一粒糧食,也沒有了一只碗筷,就連衣褲也沒多搶出一套……李商隱不顧病魔纏身,頂著暴風雨前往查看。當看到遭遇困境的老爺爺一家站在風雨中凍得瑟瑟發(fā)抖時,李商隱濕著眼睛,上前把自身衣服脫下,欲給老爺爺穿上,老爺爺死活不受,李商隱一把將老爺爺攏入懷里,抱頭而泣。李商隱說自己沒把官當好,你們受苦了……遇難人家連連否定說,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李商隱立即拿出錢糧解決亟待解決之事。
又一次,李商隱下鄉(xiāng)巡視,遇見幾個孩子,全都光著腳丫,漆黑著身子,粗糙的手腳上,滿是傷痕,卻一個個都閃亮著大眼睛。有個孩子,不僅眼神發(fā)光,尤顯機靈。李商隱知道,孩子要能上學讀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孩子有出息,就會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起作用。李商隱蹲下身子微笑問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家里都有幾口人,為何不上學?孩子一一作了回答。李商隱又問,能否上他家看看。
孩子小鳥般在前邊引路。
孩子家徒四壁,破敗不堪。父母雙親躺在破床上,見生人到來,欲起身,李商隱連忙制止,說,別,別。
貴客登門,家里連茶水也拿不出,急得病人抓臉撓腮,幾乎要哭了,李商隱又忙安撫說不要緊的,自己只是來看看。其實,早該來了。
孩子父母忙問,什么叫早該來了?
我未盡好責啊。一句暖心話,讓兩位病人熱淚滾落,他們想握一下李商隱的手,卻又不敢。李商隱會意,連忙伸出手。于是,幾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握到大家都能聽到對方的心跳。兩位病人還是激動得不行,欲跪下表示感謝。李商隱又忙制止說,再這樣我可生氣了。說著,拍了拍孩子父親的肩膀說,我還有事,先走了。卻突然想起什么,忙轉身把攜帶在身上不多的錢塞給孩子父母,讓他們拿去請醫(yī)看病,隨即匆匆揮手道別。出門后,再也忍不住淚水默默地涌出?;氐窖脙?,叫衙役給孩子家送了些米去,還為其請了郎中。隨后孩子父母病情好轉,背上小半袋紅薯上門叩謝,李商隱執(zhí)著孩子一家說了許多話,隨后,禁不住又都濕了雙眼。
詩人悲憫情懷在此獲詮譯。為百姓急,為百姓的苦難揪心,為百姓不惜慷慨解囊,為失學兒童捐資,讓百姓獲休養(yǎng)生息,復耕荒蕪田園,為此留下著名詩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是何等嘔心瀝血心境,何等樣的品格風范,何等樣的付出。可以想見,那時的自然生存條件,交通條件,穿衣吃飯,夜間照明……啊,“春蠶到死絲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切的一切,李商隱遭遇了,體驗了,細微而博大的愛,綿綿如蠶絲般愛付出了。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寫的是大胸襟與大情懷,及大奉獻;李商隱之悲憫情懷,則讓人有痛徹肺腑之感。一個為政者,為天下蒼生,為他人做到春蠶到死,蠟炬成灰,聯(lián)想到如今平樂官員,為提高百姓生活質量,走街躥巷,爬山涉水,訪寒問苦,亦讓人有讀到李商隱身影的感覺。
隔日清晨,我再次來到虹橋下,靜靜地走在寬闊的江堤上。清晨的江風刮過臉龐,有一種楊柳拂面的感覺。雖已入夏,仍然感到絲絲涼意。再度遠眺金字塔,敞開胸襟,心底升起一股振臂高呼的感覺。我看到了城的框架,看到了城的結構,看到了城的胸襟氣魄與力量,觸覺到了城的靈魂與心跳。我在思考,城亦在思考,在增容,增量,發(fā)揮其應有的熱能。
今年,市攝影家協(xié)會年會在此聚會,因為下雨,有霧。雨后,城周邊的山巒,水域,若隱若現(xiàn),城廓朦朧。霧能造境,造神境,仙境。什么叫美,有赤裸裸的美,還是偶露冰山一角,欲藏還露。美的高境界在朦朧,在意象里,在心靈深處。由此,我發(fā)現(xiàn)平樂霧中之仙姿。
江堤上,熙熙攘攘的市民,或騎單車,或推著童車,或散漫地在江堤上慢步,說天氣,說物價,說兒女婚事……男人們則好關注時事,比如,特朗普和朝鮮正在醞釀著解凍數(shù)十年來結下的梁子等。還有牽著狗遛彎者。以狗為伴,也屬一種美好情境。我素來喜愛狗,便湊上前去問上一聲好。那狗莫名其妙地怔了一下,見我善意,于是,上前親近我,舔我。
江上,漁船,竹排,微波蕩漾,一派寧靜氣象。
經人引薦,我走進彭先生迎客廳,書藉,書法,茶藝,等諸多玩藝琳瑯滿目。我不知道彭先生所沏叫什么茶,色澤紅潤透明,細品之有一股淡淡的普洱茶味道。彭先生不屬搞藝術出生,卻深含藝術家稟賦,一派讀書人氣象。廳里物件龐雜,卻讓人于零亂中看出條理性,看出文人思維中的邏輯性。彭先生樸素的臉上,展現(xiàn)出一派寬慰笑容。這份寬容,是對生活有著深切感受的那種,是對世事有獨特領會的那種。是讀懂,讀透了人生的那種。
了解一個地方歷史,可直接上圖書館查資料,亦可網絡上查找。這些都屬資料性的,一個寫點東西的人,更多需要的是感性,來自真誠的感性材料能更好地直抵人性,人心。
彭先生健談,他的哥哥彭匈,為廣西文化名人,弟弟定然弱不到哪去。古昭州豐厚的人文歷史,豐富的水運資源,豐富的名特產,包括名菜十八大碗,筍子釀,豆腐釀,辣椒釀;包括九井十三橋,七榕八桂。這些,大躍進時期毀得十分厲害,至今已難覓蹤影。其實,百姓大多不懂珍愛文物,即愛我們的祖先血脈根基,一個缺失文化血脈基因的民族,很可怕的,現(xiàn)在國家重提文化回歸,是好事情。飲食方面,平樂還有油茶宴,油茶宴,僅制作時即需要數(shù)十種配料等;還有十二道茶品,以及三道茶,比如石崖茶,野生茶等;又比如飲食陣容,十分亮眼,僅水上街同時就可擺40桌。這些均為平樂飲食之特色,為豐富百姓飲食文化,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風彩歷史,一座城有一座城的困苦掙扎。城如人生,風俗亦如人生,歷史更迭亦如人生。彭先生的腦海里,不時浮現(xiàn)出過去的時光。有時,他會抬眼望望門外天空,望望街道一角。
廳里如此安靜,就我倆,能聽見對方的呼吸聲。
茶水氤氳,香煙繚繞,廳里飄逸著書香氣息。談話似在霧里,在朦朧里,在詩境里,我們間的話題不停地轉換,現(xiàn)實與歷史交替出現(xiàn),或定格于某一特定時代。彭先生說,古時候,凡體面些人家姑娘出嫁,是要坐八抬大驕的,那場面可謂隆重。出嫁前天晚上,嫁娘家親朋好友齊聚,湊熱鬧的路人以及前來幫襯喜酒的街坊鄰居,臉上全洋溢著幸福微笑。這會,反而隱去了嫁娘的身影,這是一種喜悅中略帶傷痛的事,嫁娘坐在床上,心思重重。終于長大,終于要出嫁,隔天即嫁入夫家,組成屬于自己的家庭,生兒育女,伺候公婆,丈夫及一家老小,心里難抑激動。但一想到即將離開朝夕依傍的父母親,及兄妹親情。想起即將離開所熟識的一切,就禁不住熱淚涌流。姑娘于出嫁前天晚上,就開始哭泣,哭娘,哭爺,哭兄弟,曰:兄弟還小我不愿嫁,我掛念他,我舍不得他,我也舍不得爹,舍不得娘,我舍不得生我養(yǎng)我的這個家,但是,我就要離開了……
圍繞在姑娘身旁的親人忙勸慰說,身為女人,都會有這一天,這是好事情啊,你好歹吃些東西呀,否則身體怎么支撐得住。
不勸還好,一勸,嫁娘竟然嚎啕大哭,當真馬上就要上花轎離開一般。
這會,小弟會前往看望她,弟弟也讓姐姐吃些東西。嫁娘一把抓住小弟的手,眼里滿含淚水哭訴說,弟弟,你還小啊。
弟弟回答,是的,我還小,可是我很快長大的。
姐姐說,你果真很快長大,姐姐也放心了。可你知道嗎,你的雞雞還這般小,或許姑娘說話口誤,讓別人聽見,全笑了起來,因雞雞指的是生植器。嫁娘卻自顧自地哭訴,她管不了這許多啦……隔日清晨,嫁娘頭扎鳳冠,穿戴大紅色簇新嫁衣,手死死抓住床頭不放,哭得暈天黑地。長輩一面勸慰,一面說,家還是你的,隨時可以回來的,不要這般傷心哦———越勸,嫁娘哭的越難受……出嫁時刻終于到來,嫂嫂彎下腰身,把嫁娘背上,姑娘一步三回頭地不舍離開,夫家迎親的轎子,早已候在門口。新娘不肯進轎,姑娘母親出門硬把姑娘塞進轎里……解放后這種娶親方式有了改變,即由坐轎子改為坐大型貨運汽車,街頭街尾鞭炮熏天,遍地都是人潮。許久,彭先生還沉浸那份享受般的記憶氛圍里……
彭先生通曉平衡術,對于眼下近乎于清貧的日子,保持一份知足心境。彭先生說,樂極生悲,欲望過頭也會生悲。何等高潔,透徹人生世故之語。
彭先生給人以溫和中見剛韌,深沉中見開朗,健談中見審慎。說世外高人,或許夸張,說他心靈屬世外高人,當不為過。一個地方有如此之人,想來,在位其間,一定做了不少好事,因其動則談五瘴說,顯而易見,其深知五瘴說之要義。
彭先生又燒了一壺茶,沏一杯給我,自己端了一杯意猶未盡地繼續(xù)說。
唐朝年間,昭州為州府,三國時期建縣,當時孫權轄江南大部,劉備署理巴蜀,曹操雄據(jù)北地。公元265年周瑜遣使者,沿長江,轉湘江,漓江,來到此地,發(fā)現(xiàn)昭州地理位置突出,即于此設置管理機構。后來,唐朝李靖大將軍前往昭州建功立業(yè),百姓獲安居,李將軍逝世,百姓筑令公廟記念他,至今已千年歷史。令公廟又稱求子廟,每年5月間,昭州均會舉行廟會,舉行搶花炮,劃龍船活動。這天,李靖將軍神像被抬出來,沿街游行,供人瞻仰,祭拜。周邊縣份的人蜂擁趕來,其熱鬧場面,據(jù)說恭城孔廟石刻均有記載。搶花炮活動,旨在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生意興隆,早生貴子?;ㄅ谥杏薪信诘牵谕?,五子登科,此項活動先在縣城搞,后來發(fā)展到鄉(xiāng)下,鄉(xiāng)下搞得與縣城一樣隆重。
彭先生持續(xù)說,平樂鎮(zhèn)因水運條件便利,自古即為貨物集散地,以至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若干省份商賈人士云集到此,善耐勞吃苦的湖南人以補鍋打鐵,做木匠搶占先機;江西人以經營藥材,木材,雜貨,包括祭祀用的炮掌陰紙為主;福建人則主刺繡;廣東人也以做生意為主,比如販賣苧麻之類。臨江老街,廣東,福建,湖南,均在此設立有會館,廣東會館叫新會會館,現(xiàn)存的還有粵東會館。古時商貿集市從凌晨兩三點鐘開始,便已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到了八月初一,昭州城會舉行另一場商業(yè)活動,四方百姓涌入各會館聚餐議事,只是女人限進入。我頗感驚訝問,為什么。
彭先生說,不說大家也明白什么道理,這樣做很不公平,但是風俗就這樣。
昭州之奇,奇在印山亭。印山亭宋朝時期修建。印山地理位置,地質條件非常奇特,背倚金字山,于三江合流地突出一座小山,形狀極似印鑒,故稱印山,任潮漲潮落,千萬年巍然傲立,從未被洪水淹沒過。傳說女媧神看到昭州人勤勞樸實,當初,曾考慮在印山———令公廟前筑煉丹灶,后發(fā)現(xiàn)有對寶鴨在印山上居住,于是,逐將煉丹灶改至黑山腳下。印山上竹木蔥蔥,花草繁茂,寶鴨于此神仙地,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人們驚奇發(fā)現(xiàn),至晚,印山上會發(fā)出光亮,漁民借光打魚,行人借光亮行路。
傳說八國聯(lián)軍侵占中國,英國傳教士來到平樂傳教,聽說有如此活寶,逐生歹念,某個夜黑天高之夜,悄然駕舟駛往印山,躡手躡腳摸上山去。那時,寶鴨夫婦正處在幸福甜夢當中。寶鴨夫婦相親相敬,生兒育女,幸福美滿,十分愜意,每年都會生一雙蛋,孵化養(yǎng)大,然后飛向遠方,組建自己的家庭,過著如父母一樣甜心的日子……要命的是,這對寶鴨,不知這天晚上禍從天降?;蛟S頭天太過勞累,因而睡意太深,當黑手一步步逼近時,一點都沒察覺。黑手興奮得心都要跳出來了,直到黑手之手觸及公寶鴨身體,寶鴨才發(fā)覺,已經遲了,公鴨甚至來不及驚叫,已被黑手逮住,敏感的母鴨于驚恐中騰空而起,逃脫黑手。但丈夫被捉住了,丈夫雖死命掙扎,徒勞無功,母鴨見狀心如刀絞,數(shù)度撲下,欲搭救丈夫,終至不敵黑手,假使不是閃避及時,自身也已遭殃,母鴨無助地看著自己的丈夫被黑手塞入黑色袋子,而無計可施,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半空中哀叫嘶鳴。
世界沉寂了,睡著了,母鴨的呼救聲或許有人聽見,但無力前往搭救,母鴨眼睜睜地看著丈夫被英國強盜擄出國去,自身萬般無奈地朝上游飛去,降落在上游一個名叫寶沙的村子,該村為記念寶鴨于此落戶,將村子改名為野鴨村。
寶鴨離開印山,怪事發(fā)生了,只要漲洪水,印山即遭遇淹沒。后人在印山上建立亭子,名曰印山亭,立碑曰:“中立不倚”。告誡為官者,要守中立,不要欺壓百姓,也不要盲從跟風。
寶鴨被竊走的悲痛故事暗含某種啟迪,即國人心靈麻木。按理,寶鴨應當不會也不可能被人竊走的,但是不幸的事情卻發(fā)生了,國寶為何總被外國人竊走,是因為太過善良,太過相信他人,太過粗心大意,等等,如此教訓難道不值得深思?再說,我等國民為何如此喜歡炫耀寶物,為何不內斂一些,為何總不知道保護自己?英國傳教士是怎樣獲得印山上有這樣一對寶鴨的,如果我們自己不說,他人又何以得知?再說,此前我曾造訪過陽朔楊堤,楊堤雞公山下的石雞嘴里含著的那塊神奇寶石,也被一位善于巧裝忠厚老實的日本人竊走?這是國人之不幸,江山之不幸,這種不幸,是否亦含瘴氣內容?或有意制造不平衡?
印山是古昭州的心臟,亦為今日平樂之心臟與心跳,一生經歷了多少酸甜苦辣,多少難言之忍?
漓江是條歡快的江,是條頗含哲思的江,也是條充滿人情味的江。漓江一路歡歌,途中用過的逗號,分號,破解號,引號,走到這,已畫上完美句號。漓江,茶江,荔江三江合流,漓江的使命將擠身另一番境界,而非落下幃幕。我的有關巍巍漓江的寫作,到此也告一段落。
三江合縱,三江匯流,三江潮涌,三江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匯聚奔流,于世間留下若許佳話,留下多少至情至性生動畫面與故事,城市的活力亦因此獲極大發(fā)揮。
———選自《廣西文學》2019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