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大禹小學 王菁菁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具有針對性強、短小精悍、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將微課用于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有效突破閱讀教學難點,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我對微課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設計制作和應用策略進行了探索,希望能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起到幫助作用。
1.教學目標分析。設計微課前,需要對課程閱讀教學目標進行分析。與普通閱讀教學一樣,需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特點來綜合制定教學目標。例如,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一是學習生字,同時了解簡單說明文的寫作方法;二是通過微課進行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掌握說明文的學習方法;三是通過微課的運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與動物的熱愛。
2.教學內容分析。通過對課文教學內容的分析,找出教學重點和學生不易理解的難點內容。由于微課時間較短,一般只針對幾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因此應選擇教學難點內容設計微課,幫助學生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3.學生情況分析。在四年級時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幾篇簡單的說明文,具備了一些基礎,在本課學習時可利用微課對說明文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說明文的閱讀方法,并了解說明文的寫作特點。
由于微課內容的設計是微課應用的基礎,其質量高低將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要加強對微課內容的設計,做好微課教學與課堂講授的銜接,可根據(jù)需要對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微課設計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選擇微課類型、設計微課課件、導學案(或學習任務單)等。例如,可按照表1的內容設計課件。
表1 課前預習微課課件
1.腳本設計。由于腳本文件是詳細記錄微課錄制過程中每個細節(jié)的文件,是微課制作的依據(jù),因此,教師在錄制微課前要編寫好腳本文件。腳本的編寫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畫面編號”“畫面內容”“動畫設置(效果)”“解說詞”“時長”等,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腳本編寫,這樣就能保證腳本文件有序、清晰,使微課錄制過程高效進行。
2.素材準備。教師在錄制微課前應準備好相關素材,既可以自己編寫或制作,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文獻資料等方式搜集,這些素材包括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字介紹、音頻資料、視頻資料、動畫與圖像資料等。
3.微視頻錄制。微課的錄制可以選擇多種視頻設備進行錄制,也可以運用PPT進行錄制,還可以選擇網(wǎng)絡視頻播放形式。
4.后期加工。為了使微課課件內容更豐富、形式更有吸引力,在錄制完微視頻后,教師需要對課件內容進行后期加工制作,增加片頭、片尾、字幕、背景聲音(或背景音樂),進行畫面與聲音的同步處理、美化處理,這樣就能增加微課的感染力。最后,教師還需要將錄制的微課課件變成AVI、MP3、FLV 等易于在網(wǎng)絡上播放的文件格式。
1.課前預習階段。微課課件及學習任務單制作完成后,教師要提前通知學生預習,將微課課件及學習任務單發(fā)送給學生或家長。讓學生在家長的監(jiān)督幫助下借助微課預習課程,以保證預習的效果,在正式講課前收集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困惑或建議。
2.課堂學習階段。(1)預習檢查,導入新課。在《鯨》這一課課堂學習時,首先對學生的微課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可以提問,或者檢查作業(yè)。由于學生提前進行了預習,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導課階段可直接讓學生回答微課預習課件中的問題,或者讓學生講解一下鯨魚的特點,引入新課內容。(2)學習字詞,初步感知。首先朗讀課文,并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生字、生詞,教師利用課件對重點生字、生詞進行講解,之后對課文進行分段。通過課文的初步感知,學生對鯨魚的特點就有了初步的認識。(3)深入閱讀,分段討論。此環(huán)節(jié)需要對課文進行深入的閱讀,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讓學生了解寫作方法,并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課文每個自然段進行交流討論總結每段的段落大意。(4)觀看微課,分組討論。教師通過為學生播放關于說明事物方法的微課,使學生掌握幾種常用說明方法,然后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從課文中找出幾種說明方法對應的例句,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交流學習成果,教師補充和總結事物的說明方法。(5)課堂練習,鞏固知識。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事物說明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可讓學生介紹說明自己所喜歡的動物或其他事物,進行課堂說明練習,并交流分享學習成果,教師對學生的練習進行指導和講評,這樣就能讓學生較好掌握事物的說明方法。(6)歸納總結,安排作業(yè)。最后,教師對本課學習的幾種說明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說明方法形成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并安排課后復習作業(yè)。
3.課后復習階段。課后作業(yè)可運用本課的第三個微課課件讓學生進行復習,這個微課的內容重點是:對如何閱讀說明文進行練習;完成課后復習任務單的內容;對課文學習進行反思。
利用微課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可創(chuàng)設和開展情境化教學,通過微課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語文閱讀興趣。教師應按照“感知——理解——強化”的原則,由淺入深,分層次地讓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感知和體驗,可讓學生從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信息中強化對文本內容的全方位立體感知,進一步加深閱讀體驗,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微課學習以任務單的形式進行,任務單就是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指南,通過完成規(guī)定的各項任務,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現(xiàn)有基礎進行設計,使學生能方便使用;設計問題時要具有較強的開放性,以適合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學習,通過對問題的探究與解決提高閱讀能力。
利用微課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主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為主,要想讓微課發(fā)揮其優(yōu)勢,必須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總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提高學生閱讀熱情,有效突破教學難點,較好地發(fā)展學生自學能力,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微課閱讀教學的研究,不斷提升微課的設計制作與應用能力,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