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南華鎮(zhèn)中心小學 范生偉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課堂教學中越發(fā)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基本前提是要有高質量和高效益的課堂教學,目前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重視起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有效把握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為學生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就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探索,希望可以為數學教師的有效教學提供一些經驗借鑒和思路啟發(fā)。所謂高效課堂是指在相同的教學時間內獲得更高的教學效益的一種課堂教學活動,目前小學數學教師都積極投入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促進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水準的提升,但是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的對此進行改進。本文將在探討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前提下,就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討論。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較大改進,但是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總結如下:
其一,在課堂教學中依然采用的是單一教師制,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基本數學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要對課堂的秩序進行維護、對突發(fā)事件進行處理、而且還要獨自進行備課等,這使教師不能將主要的精力用在數學知識內容的講授上,自然會影響到課堂的有效教學,需要數學教師努力地對這種情況進行改進。其二,互聯網或者說信息技術具有十分突出的優(yōu)勢,但是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需要教師積極改進。其三,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依然采用統(tǒng)一式的課堂教學,為學生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提出相同的要求,這種模式無法有效關注班級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最終導致班級兩極分化現象逐漸擴大化,需要數學教師對此進行有效改進。其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采用口授法+板書實施教學,這種教學手段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較差,自然不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能,需要教師積極改進課堂的教學方式,合理使用合作學習法開展教學。其五,第二課堂是延伸課堂教學、拓展學生學習視野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更好地鞏固課堂的學習效果等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們對第二課堂構建工作的重視程度顯然還不夠,需要我們進行積極的反思和改進。
以上就是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小學數學教師以問題為突破口,不斷探索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為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對現在的課堂教學進行有效改進,合理構建雙教師課堂,充分發(fā)揮主輔教師各自的優(yōu)勢,給予學生更針對性的輔導,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內容時,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主講教師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如對于該節(jié)課的具體教學模塊組成、教學重難點、教學易混淆點以及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等進行研究,而輔助教師則可以對學情進行分析,如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態(tài)、個人的數學知識儲備情況等,同時一起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如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實際遇到的問題等等,提升備課的精準性。在教學方面主講教師可以對具體的數學知識內容進行講解,而輔助教師可以對課堂的秩序進行維護,并通過課堂巡視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隨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提出,我們對信息化教學逐漸重視起來,也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益,有效激發(fā)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力,數學教師要進一步提升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力度,積極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教學水準。例如,在學習《正比例與反比例》內容時,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資源,同時可以為學生制作成PPT課件和思維導圖,讓學生進行形象化和趣味性的課前預習。另一方面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在展示上的優(yōu)勢,積極地將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有效展示,激發(fā)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興趣,有效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此外,還可以將這些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復習,不斷鞏固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果。
不同的小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特點,且在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的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有效的開展分層化教學,給予學生更加人性化的關懷。
例如,在學習《正比例與反比例》小節(jié)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學習能力、數學知識儲備量、個人發(fā)展?jié)摿Φ鹊牟煌?,有效地將學生進行學習層次的劃分。緊接著數學教師可以為不同的學生設計具有差異性的學習目標,如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要讓學生以學習基礎知識為重點,而對于提高層次的學生要鼓勵學生進行拓展學習,積極地開拓自己的學習思路,而在學習指導上教師要突出差異化指導,給予不同學生精準化與合理的指導,讓學生不斷破解學習中的瓶頸環(huán)節(jié),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交流、交往和交互是新課改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改進課堂教學,合理借助合作學習模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開放式、自由式的課堂中開展更為高效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分數混合運算》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互補性的小組劃分,并為學生的討論學習設計有效的問題,如什么是分數的混合運算?分數混合運算有什么算理和算法?分數混合運算和整數混合運算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等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學習,而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發(fā)言,勇敢地提出質疑,并帶領學生一起就討論中取得的收獲進行分享,遇到的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從而在這種有效的形式中不斷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
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重視起對第二課堂的構建工作,并讓學生在第二課堂開展更為有效的學習,不斷地開闊自己的學習視野。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位,利用課余時間就彼此在課堂學習中所取得收獲和遇到問題進行分享,一起對課堂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討論,并積極地開展一系列的學習研討活動,有效地鞏固在課堂的學習。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地讓學生以第二課堂為依托開展有效的課外拓展學習,從而不斷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具體的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有效構建雙師課堂、充分運用“互聯網+”、合理開展分層教學、組織進行合作學習、不斷拓展第二課堂等,全面改進和完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為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