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使人們飲食結構、生活方式更具現(xiàn)代化特征,然而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亞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正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學習生活?;谶@種現(xiàn)實狀況,本文將針對功能性動作訓練對青少年體能促進展開具體研究,以求改變青少年體質健狀況狀。
關鍵詞:功能性動作訓練? 青少年? 體能促進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056-02
近年來,因青少年體質孱弱而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報道屢見不鮮,相關調查報告也顯示,截至2010年,我國青少年肥胖率已經超過13%。這些研究報告無不顯示著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嚴峻狀況,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及時出臺相關管理意見,希望有效遏制青少年體質健康下滑趨勢。經過各級教育、體育管理部門的長時間努力,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已經得到有效改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青少年體能促進工作已經達到理想狀態(tài),所以在青少年體能促進中應用功能性訓練動作依然很有必要。
1? 功能性動作訓練的青少年體能促進研究概述
青少年體能訓練匱乏直接導致青少年體質孱弱,深入分析后,可以認識到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身體訓練的形式單一、內容匱乏,難以有效推動青少年體質健康發(fā)展。實際上,我國絕大多數體能訓練的內容還局限于跑步、仰臥起坐等,體質健康測試的方式也停留在1000m跑上。青少年的身體發(fā)育處于關鍵時期,如果選擇不恰當的體能訓練方式,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功能性動作訓練方式在青少年體能促進中至關重要。功能性動作訓練在青少年體能促進上的應用早已有之,相關專家學者也對其效果表示充分認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關于青少年體能訓練的研究內容多局限于青少年運動訓練方面,針對普通青少年學生的體能訓練研究卻是寥寥無幾,而且多數研究是直接從國外體能訓練中直接引入,沒有根據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實際作出調整,所以應用到實際體能訓練中的可行性并不高。在體能訓練理論研究存在明顯局限性的情況下,青少年體能訓練中的核心問題“練什么”“怎么練”“練多少”也就難以得到有效答復。由此可見,要想切實有效地促進青少年體能發(fā)展,就必須直面體能訓練內容中存在的各項問題。
2? 功能性動作訓練的青少年體能促進目標分析
功能性動作訓練的青少年體能促進應當充分結合青少年體能整體狀況,只有準確的定位目標,才能確保青少年體能訓練工作的有序進行。根據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特征和青少年群體中常見的體質健康問題,可以將體能促進目標歸納為以下3個方面。首先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發(fā)育;其次是實現(xiàn)青少年體質健康和體能促進的平衡;最后是青少年體質健康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因此,以下將從這3個方面展開具體分析。
2.1 注意年齡和性別對體能訓練的影響
年齡和性別是青少年體能促進目標設置、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法選擇的導向性因素。因此,在體能訓練實際當中,要充分考慮青少年的身體發(fā)育狀況。結合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特征可以認識到,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fā)育高峰期,發(fā)育速度僅次于嬰兒時期,所以在這個時期進行體能訓練一定要謹慎分析,防止不當訓練方式給青少年的身體發(fā)育造成消極影響。據我國權威醫(yī)學研究顯示,青少年身體發(fā)育會因性別差異而不同,一般女生身體發(fā)育高峰期早于男生。即女生發(fā)育高峰期在12歲左右,男生發(fā)育高峰期則在12~15歲。由此可見,對于性別和年齡不同的學生,應該采用差異性的體能訓練方式,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
2.2 循序漸進,以青少年身體發(fā)展實情為導向
從生理角度來看,青少年骨骼狀況和成年人略有不同,骨骼水分和有機物比較多,質地更軟,骨骼比較有彈性,更難骨折。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的骨骼也會像成年人一樣硬化,所以青少年應當注意用正確的身體姿勢生活、學習。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功能性動作訓練不能負荷過大,還要避免沖擊性強的跳躍運動,否則就會對青少年的骨骼發(fā)育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可以認識到,青少年的體能訓練內容要隨年齡增長和身體發(fā)育作出調整,盡可能采用遞進式訓練方法,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當根據學生以往的體能訓練方式作出調整,從而選取最有利于學生身體發(fā)育的體能訓練方法。
2.3 關注身形體態(tài)方面的現(xiàn)實問題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我國青少年肥胖率在2010年已經超過13%,所以在青少年體能訓練當中,要適當關注其身體形態(tài)現(xiàn)狀。首先是青少年中的肥胖問題,這一類型的青少年體重和體脂率都遠超同齡人,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營養(yǎng)攝入不合理、營養(yǎng)攝入過量等。實際上,青少年身體形態(tài)相關的研究指出,肥胖是青少年形態(tài)方面的主要問題。除此以外,青少年肥胖還呈現(xiàn)出嚴重的城鄉(xiāng)分布差異和性別差異,即城市青少年肥胖率高于鄉(xiāng)村青少年,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肥胖率。經過分析后,可以基本得出差異產生的根源在于經濟發(fā)展和生活習慣。因此,在針對肥胖體形展開體能訓練時,應當根據不同的對象特征選擇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法。除此以外,不良身姿也是青少年體能促進中必須關注的話題,“蝦米腰”“小鑼鍋”都是長期不合理靜坐的產物,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整,就可能導致青少年肢體肌肉力量不平衡,從而對青少年的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出現(xiàn)高低肩、八字腳等形態(tài)問題。
3? 基于功能性動作訓練的青少年體能促進具體要求
3.1 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結合
促進青少年體能發(fā)展應當注重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盡管大多數青少年的發(fā)育時間和理論相符合,但是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具有特殊性,某些青少年的發(fā)育周期有異于常人,所以直接按照一般性的體能訓練方法顯然不利于此類學生群體的身體發(fā)育。所以在利用功能性動作促進學生體能發(fā)育時,務必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做出調整,區(qū)別應用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法。
3.2 易用性與普適性相結合
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法的實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設備基礎上,然而地方經濟發(fā)展差異短時間無法消除,所以功能性動作訓練方法應當具備易用性和普適性特征,如此才能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促進青少年體能發(fā)展。正如在應對城鄉(xiāng)同時存在的訓練場地問題時,城市受大氣污染限制,鄉(xiāng)村則受教育經費限制難以提供有效訓練場地,此時就可以利用多人輔助訓練手段,讓青少年在無設備、無場地的情況下完成功能性動作訓練,得到體質、體能方面的發(fā)展。
3.3 訓練手段的適宜性與樂趣性相結合
在提倡素質化教學的當今現(xiàn)代,功能性訓練的應用也要與時俱進。青少年對新鮮事物的存在往往會表現(xiàn)出高度興趣,為了體現(xiàn)出訓練手段的趣味性,相關管理人員要借助合理的手段刺激學生的訓練熱情。正如絕大多數青少年不愛單調的耐力跑,所以在體能訓練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入趣味性內容,如適當增加腿部負重跑步、“兩人三足”跑步等。必須注意的是,訓練手段適宜性上的考量也不可或缺,各種趣味性訓練手段都應當符合青少年身體發(fā)育實情。
4? 結語
功能性動作訓練對青少年體能促進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功能性動作訓練的青少年體能促進是一個全面的過程,任何動作訓練都應當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實施,否則就會因為與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狀況不符合而危害青少年身體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雪鋒.關于功能性訓練的幾點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4):63-66.
[2] 劉震,韋雪梅.功能性體能訓練及其在運動健康中的應用[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4(2):95-99.
[3] 廖婷,李丹陽,閆琪.青少年身體功能整體性發(fā)展與功能性力量訓練[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2):146-150.
[4] 趙丹.功能性訓練對青少年身體素質影響的實證研究[J].運動,2015(18):8-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