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生活教育的開展,對提高物理教學效果,促進物理教育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積極開展生活化教育,構建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教育;意義;對策
物理知識博大精深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電學、力學、熱學、聲學等模塊的知識,都可以從生活中找到原型,且對生活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所以說:物理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社會實踐性,物理科學知識能夠有效指導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實踐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育的開展,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結合生活實例理解物理科學知識;另一方面,將物理科學知識與生活實例的融合,能夠促使學生利用物理理論知識指導生活實踐,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落實生活化教育,將生活案例、生活現(xiàn)象等融入高中物理教學中,為構建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奠定基礎。
一、 高中物理開展生活化教育的意義
“生活教育”并不是一種新潮的教育思想,早在90年代初,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就已經(jīng)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生活教育思想運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學,依然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是促進高中物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
(一) 降低知識難度,加深學生理解
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抽象性,無論是力學、熱學還是電學等,其中的概念、公式、原理等對高中學生來說,全面理解都是具有難度的。同時,物理知識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有效的運用,而抽象化的理論知識,即使學生充分理解了,也未必能夠科學有效運用。生活教育思想運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物理實例等,為學生營造物理生活教育情境,讓學生通過所熟悉的生活實例進行物理學習,有效地降低物理知識學習的難度,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彈力”的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把握“彈力”和“形變”的知識,改變學生對彈力的理解集中在彈簧上的現(xiàn)狀,筆者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壓在課桌上的書本、教師頭上的吊頂?shù)榷即嬖趶椓?。學生都感到很驚訝:明明看到是沒有任何形變的呀,怎么會有彈力?教師這才深入講解彈力和形變之間的關系,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
(二)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實踐能力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教師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方式,促使抽象化的物理知識直觀化和具體化,是提高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電學”的相關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筆者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聲控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探究生活中的聲控燈電路圖,分析其中的原理,并思考:聲控燈的設置,還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這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中物理現(xiàn)象的習慣,提高學生生活實踐能力。
(三) 豐富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相比較單調的、單一的物理理論教育而言,將生活現(xiàn)象、生活案例融入物理教學中的方式,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達到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自由落體”運用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由落體運動過程。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用粉筆、羽毛球等開展自由落體演示實驗,分析不同的物體在落下過程中的速度等,進而引出阻力的知識。類似的物理實驗,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二、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育的對策
高中物理教育與學生生活實踐的有機整合,對構建現(xiàn)代化的物理教學課堂,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開展生活化教育,促進物理教育改革。
(一) 結合生活實例、生活現(xiàn)象等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育情境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育的開展,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改變過去過于抽象化的物理教育現(xiàn)狀,力求取得好的物理教育效果。而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將生活實例、生活現(xiàn)象等融入物理教學中,通過生活現(xiàn)象導入,透過生活現(xiàn)象引出物理知識;或者通過生活案例等分析物理知識,都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使物理教學課堂通俗易懂。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為營造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情境奠定基礎。如前述我們所說的自由落體運用實驗中,對于一些高難度的自由落體運動,教師難以開展現(xiàn)實的實驗,而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則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取得好的效果。
(二) 將生活原理運用到物理教學中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的教育僅僅停留在抽象的理論知識層面,導致理論與實踐相互脫離,最終使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只能停留在片面的階段,且在物理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因為對知識的學習不夠深刻而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將生活原理融入物理教育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透鏡原理”中,教師可以結合班上同學戴的近視眼鏡,給學生分析近視眼鏡的透鏡原理;也可以結合學生看電影時的3D眼鏡進行分析,讓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三) 以生活現(xiàn)象為基礎開展物理實驗
物理離不開實驗。教師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中,可以結合生活現(xiàn)象開展物理實驗,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電學、力學、熱學、聲學等知識的學習之后,教師都可以結合物理知識,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如在講授電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繪制家中各種電器的電路圖,了解其中的原理,并分析最優(yōu)的電路圖。等等,類似的生活實驗,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結合生活教育的思想,積極將生活案例、生活現(xiàn)象等融入物理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高中物理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路龍昊.探析奇妙的生活物理現(xiàn)象[J].學周刊,2018(3).
作者簡介:
陳廷偉,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第二十一中學。